殲-7:中國航空史上出口銷量最好的戰鬥機,國外武器市場的見證者

2020-12-17 烽火望瞭臺

殲-7:中國航空史上出口銷量最好的戰鬥機,國外武器市場的見證者

飛行國際近日發布了《2021年世界空軍》報告,在現役戰鬥機TOP10榜單中,除了F-16、蘇-27、"颱風 "等知名機型外,還有一款經典機型也榜上有名--那就是中國的殲-7(J-7)戰鬥機,憑藉其出色的性能,遠銷世界各國,目前有400多架在全球服役,名聲享譽全世界。

據《飛行國際》統計,目前世界各國現役的殲-7戰鬥機共有418架,這個數字比同時期的另一款經典戰鬥機--殲-5還要多一些。據軍機圖統計,這400多架殲-7戰鬥機目前分布在10個國家,分別是納米比亞、蘇丹、坦尚尼亞、奈及利亞、斯裡蘭卡、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等國,其中僅巴基斯坦和另一個鄰國兩支空軍裝備的數量就接近260架,殲-7的數量比米格-21原型機還要多。

據粗略統計,殲-7戰鬥機出口總量超過500架,美國、伊朗、伊拉克、埃及、阿爾巴尼亞、辛巴威、莫三比克等國的殲-7戰鬥機已經陸續退役,而其他資金不足的國家仍在使用殲-7.仍在使用殲-7戰鬥機進行訓練等用途。

FTC-2000/JL-9也是殲-7的衍生機型,但其出口銷售情況比前者差很多,至今只有蘇丹空軍購買了6架,基本處於無人問津的地步。

但與其他外貿機型相比,殲-7卻相當成功。目前在售的外貿戰鬥機(無人機除外),除了中巴聯合研製的K-8噴氣式教練機和JF-17戰鬥機外,其他機型的出口銷量還是0,殲-7的500多架出口數量越看越高。

展望未來,在四代半甚至五代機成為國際軍火市場主流戰鬥機產品的背景下,外貿在售型號的戰鬥機想要打破殲-7的出口記錄,難度不亞於當初國產噴氣式戰鬥機開拓國外市場。但在無人機領域,國產無人機已形成 "高低搭配 "的出口格局,成為國際軍火市場無人機細分市場的主力軍,有望刷新殲-7戰鬥機的出口紀錄。

殲-7的大銷證明中國的戰機絲毫不弱於其他國家,在未來,有望成為世界武器市場的熱銷產品。

相關焦點

  • 別了,航空老兵「殲六」!
    看著眼前情景,我不由得想起了2010年6月12日,新華社發布的一則消息,國產殲—6戰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從此,殲—6戰鬥機結束了在我軍服役46年的輝煌歷史。46年,如果是人已到中年。作為戰機在世界戰機史上,也堪稱老齡。
  • 梟龍賣不掉、殲20不能賣,殲10沒人買,中國戰機出口何去何從?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美國的王牌是F15和F16,俄羅斯有蘇27和米格29,法國有陣風,歐洲有颱風和鷹獅,但作為航空實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的中國,在戰鬥機外貿領域卻沒有屬於自己的王牌這又是為什麼?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中國殲31戰機國際軍火市場無人問津,沒實戰經驗和國產發動機?
    最突出的代表莫過於殲-20隱形戰機,該機不僅是全球研製時間最短的一款五代隱形戰鬥機,並且也是全球第一個採用鴨翼設計的五代隱形戰鬥機,同時也是形成初始戰鬥力時間最短的五代機。目前,除了殲-20隱形戰機以外,中國還研發了另外一款隱形戰機殲-31。
  • 俄羅斯蘇57出口北非,單價超過1億美元,中國殲31還有機會?
    如今,阿爾及利亞空軍作為非洲第一個裝備五代隱形戰機的國家,顯然已經具備了同埃及空軍叫板的實力了,而蘇57隱形戰機的成功出口也從側面證實了俄羅斯已經開始在五代隱形戰機的市場開始發力。作為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獨立研發的一款高性能隱形戰鬥機,蘇57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期望。
  • 僅次美俄,中國佔據世界戰機市場第三,但這方面卻還不如第四名
    最能說明這個問題的戰鬥機就是殲-7,從殲-7戰鬥機出口型殲-7M的研製,中國就考慮到了眾口難調的國際戰鬥機市場。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機載設備,殲7M飛機具備了平視顯示及高精度快速射擊功能,雷達探測距離遠、抗幹擾能力強,通信設備較先進,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壽命也有了增加,提高了飛機的作戰能力,推動力中國戰鬥機的外貿出口競爭力。1980s年代先後出口到了約旦、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等傳統西方優勢戰鬥機客戶國家。
  • 回顧國產殲系列戰鬥機發展
    殲-7 殲-7型戰鬥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鬥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鬥機裝備系統中一直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殲-7已於2006年停產。
  • 殲-20隱形戰鬥機服役:空軍仍然保有殲-7,以及殲-8第二代戰鬥機
    軍隊是用來打仗、保家衛國的,當然,武器裝備是越來越先進了,也是越先進越好,最好能保持住技術優勢,在戰時不僅官兵少流血,而且能取得更大的戰績,對敵對勢力形成碾壓狀態。 即便在殲-10B/C、殲-11系列、殲-16等高性能的第3代戰鬥機,以及殲-20第4代隱形戰鬥機服役的前提下,我空軍保留了數百架殲-7和殲-8等第2代高空高速戰鬥機,仍然是一支不可小覷的空中力量
  • 它是中國明星武器,服役50多年成全球銷量冠軍,至今活躍世界各地
    其實也是有的,我國的殲7戰鬥機就是其中一員,1966年,殲7戰鬥機開始服役,一直到今天還活躍在歷史的舞臺上。並且在我國出口的戰鬥機中,殲7是出口數量最多的機型之一,除了我國的海軍和空軍裝備了殲7之外,我國的殲7戰鬥機及其衍生機型先後被十七個國家的空軍採用,在國際市場上,殲6的綜合性能和性價比也是廣受認可的,殲7這種輕巧靈活、物美價廉,維護也不需要太高成本的戰鬥機,至今仍然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空軍部隊中繼續發光發熱。
  • 中國隱身戰機殲31傳來好消息!定為出口型戰,與美F35相比如何?
    近年來我國致力於開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並初獲成效殲20已經實際投入軍隊服役。而跟他同屬第五代戰機沈飛研發的FC-31戰鬥機,雖然經常被稱為殲31,但實際既未獲得軍方訂單也不是軍方獨立研究製造的,這麼稱呼是不準確的。
  • 殲-6叫「六爺」,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
    作者:席亞洲來源:瞭望智庫(zhczyj)1從無到有我國的航空工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最初是以裝備的定型、出廠日期或者驗收通過的年代來命名飛機。比如現在的殲-5,它作為我國生產的第一種噴氣式戰鬥機,於1956年7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6式戰鬥機。殲-6是1959年9月試飛成功,被命名為59式戰鬥機,等等。
  • 中國出口最多的反坦克飛彈,30年出口20萬枚,與美國搶佔市場
    《中國出口最多的反坦克飛彈,30年出口20萬發,與美國搶佔市場》 在此前的多期內容中,我們曾多次介紹我國那些出口創造歷史記錄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殲7戰鬥機,自裝備以來,累計出口超過500架,裝備10餘個國家使用,至今依舊是許多國家的主力機型。
  • 殲-7戰鬥機:強悍的第二代戰機,知名的軍機出口品牌
    但事實就是我空軍的殲-7仍然在承擔邊境巡邏、攔截外飄來的高空氣球,隨時準備遂行前線支援作戰任務等,殲-7戰機還在軍中發揮餘熱,與殲-10、殲-11、殲-16等第三代機,以及殲-20第四代機並行不悖。中國是61年從蘇聯獲得了米格-21的全套圖紙、戰機樣機、發動機散裝件,以及當時國內缺少的成品、原材料等基礎上,仿製成功了米格-21,66年首飛成功的原型機被空軍命名為「殲-7」,成為我空軍第二代噴氣式戰機的佼佼者。
  • 中國:不如買我的殲10C,米格單發隱身機,像殲10還是殲20
    米格1.42驗證機的想像圖  因為國外有部分觀點,認為中國的殲-20重型隱身戰鬥機,有借鑑米格1.44驗證機的地方。  和殲-10C反而更接近一點  這也是我不看好米高揚這款單發隱身米格機的最大原因,因為米高揚並不希望俄羅斯空軍裝備這款單發隱身米格機,而是希望將這款戰鬥機出口,在國際市場上和美國的F-35系列隱身戰鬥機爭奪市場
  • 俄羅斯將研發單發五代戰鬥機,包括無人駕駛型號,瞄準出口市場
    之前米格公司的五代機12月7日,俄羅斯技術公司負責人謝爾蓋·契梅佐夫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該公司正在研究發展輕型和中型未來戰鬥航空系統,探索研製一款第五代輕型單發戰鬥機。該五代機是俄羅斯技術公司是公司自主發起,自主投資研製,主要面向出口市場,並未得到俄羅斯國防部的支持,將考慮與國外客戶進行合作。
  • 米格15—殲31,回顧中國戰鬥機家族發展史
    是中國參考從烏克蘭獲得蘇-33戰鬥機原型機T-10K-3以國產殲-11戰鬥機為基礎進而研製和發展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是中國海軍的第一代艦載機。012年開始到遼寧號航空母艦服役,2016年,量產型號已經部署;2019年起部署於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航空母艦上,屬於中國航空母艦計劃的重要一環。
  • 中國戰機為什麼沒人買?黃金時間都已錯過,此後必須從技術入手
    這是中國第一款被大量生產的高亞音速噴氣式戰鬥機,這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大量生產噴氣式戰鬥機的國家之一。自那時開始,中國在戰機研發方面就迅猛發展了起來。到了2017年3月10日,中國自己研發製造的殲20戰機加入了中國武器現役行列。
  • 短板暴露,中國購進最先進航空機關炮,殲20也要裝火炮了!
    殲-20與三代機發生空戰時或許根本用不上機關炮,但是與隱形戰機對抗時飛彈用完就會被吊打,因此未來裝機關炮是必然的。 8月23日,有消息稱中國將籤署一項航空武器採購合同,意味著中國可能為殲-20配備的機關炮了。
  • 又一國看上國產戰鬥機,關鍵部位採用殲-20技術,一口氣要採購40架
    但是,錯過了60-80年代的航空工業大爆發時代,也使得我國錯失了進入國際市場的寶貴時機,現階段只有「梟龍」戰機擁有一定海外市場。 」軍用越野車、CS/VP3防雷反伏擊車等裝備,空軍武器主要是殲-7及改進型號,至今仍是空軍主力。
  • 「中國有否決權我們沒有」:印媒盤點印度LCA戰機出口不敵梟龍的...
    為驗證LCA在出口領域不敵「梟龍」,該報導的撰寫者尤尼斯·達爾(Younis Dar)還援引印巴兩國研究員的觀點列舉了後者在出口領域的十大優勢,其中包括「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擁有否決權,而印度沒有」。因此,如果迫使一些國家購買對他們不起作用的(與「光輝」配套的)印度武器,他們會問:「購買印度武器有什麼好處?」(2)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梟龍」戰鬥機實際上處在中國的供應鏈之中——中國擁有大量已經過測試驗證以及可進行演示的武器。因此,購買「梟龍」的用戶已有中國武器可供配對,或者可以放心購買中國的武器,無論如何,這些武器都有一個被證明(實力)的歷史記錄。
  • 航空工業沈飛歷史上的戰鬥機:難忘殲8
    1984年6月12日,殲8Ⅱ飛機實現首飛。殲8Ⅱ從1980年開始研製,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上世紀80年代至本世紀初主力戰鬥機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