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將線上雲展列為藏品!它為何能被貴州省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2020-12-16 黔訊網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 應騰)從歷史悠遠的鎮館之寶,到精美絕倫的瓷器、古籍、書畫,在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數萬件文物中,如今又有了一種特殊的藏品——線上雲展。

近日,由多彩貴州網捐贈,雲展專題『「疫」中人·「疫」中情』中,548件(套)文藝作品,作為首批戰疫見證物入藏貴州省博物館,成為館藏「最年輕」文物。

「疫」中人·「疫」中情 線上雲展收藏證書

不是古董珍玩,也不是名家的絕世佳作,甚至「看得見卻摸不著」,這個從「雲端」而來的線上雲展,為何能被省級博物館永久性收藏?

史上首次

貴博將線上雲展列為藏品

11月17日,貴州省博物館「上新」館藏文物。其中包含戰疫見證物、脫貧攻堅見證物和民間傳世物,共計實物171件(套)、影像資料等1651件(套),捐贈單位及個人共19組。

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首場捐贈儀式

在這份收藏名單中,來自貴州省將軍山醫院548件(套)文藝作品,顯得既「年輕」又「特立獨行」。

「這是貴州省博物館歷史上,首次將線上雲展的配套資料列為藏品。」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李甫告訴記者,經過60餘年的發展,貴博館藏文物總數已有數萬件,而這次被收入的548件(套)文藝作品,是貴博歷史上首次收藏「線上雲展」。

點擊圖片即可觀看線上雲展

「在貴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的第二天,我們攜手貴州省將軍山醫院發起『「疫」中人·「疫」中情』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徵集到的千餘件文藝作品中,96%的音視頻、圖片、文字資料都是首次公布於眾。」多彩貴州網文體藝術事業部主任張超表示,在39天的徵集及展示中,多彩貴州網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臺、場景和技術優勢,搭建融媒體專題,持續擴大線上雲展影響力,通過戰疫主場的文藝作品,回顧歷程,獨家揭秘貴州戰疫主戰場不為人知的一面。

貴博收藏作品《塗鴉》

「在線上展出期間,吸引省內外網友的關注。其中,一位來自武漢的網友留言說『看到貴州戰疫者的這些文藝作品,又一次回望看過去的這兩個多月,我不是在咀嚼艱辛,而是從中汲取到更多的力量。』而這,或許就是線上雲展作為首批戰疫見證物,被博物館收藏的意義。」張超說。

貴博收藏作品《Tony老師復工了》

在入藏的548件(套)文藝作品中,既有一線戰疫者們不畏艱險的工作照,也有病患「笑對戰疫」的生活娛樂音、視頻片段;

既有醫護人員在閒暇時創作的戰疫詩詞、畫作,也有一篇篇讓人淚下的散文、歌曲;

既有60歲的戰疫者獨家揭秘院區內的「治癒」時光,也有「90後」戰疫者變身「託尼老師」給患者洗頭的暖心片段;

更引人注目的,還有在舉國抗疫的緊張氣氛下,貴州隔離區內也有保持淡定的「讀書哥」,也有擁有心態樂觀的廣場舞「一霸」。

貴博收藏作品《特殊的合影》

「一件件文藝作品,就是一幕幕生動史實。論收藏價值,這批作品是當之無愧的,它們是貴州在戰疫最艱難的55天,最真實、鮮活、震撼人心的見證。」對此,貴州省博物館館長李飛認為,文物不僅是博物館裡陳列的展品,也是一份活著的文化遺產和精神寶藏,「網際網路+代表新時代的新形態,而線上雲展既是貴州戰疫的見證,也是貴州大數據發展的重要物證。」

為明天收藏今天

文物定義和類型正在被豐富

今天的見證,就是未來的文物。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不斷強調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文物到見證物,在新時代的文物保護和利用中,「數位化、雲化、AI化」促使博物館建設進入「自動更新」階段。

貴州省博物館開設線上導覽功能

「在國家文物局組織起草修訂的《文物保護法》中,首先提到的就是完善立法目的,豐富文物定義和類型。」對此,貴州省文物局局長張勇表示,過去,博物館主要承擔文物的收藏、保管、研究、展示、教育等職能;而在新時代,博物館要與時代同步伐,不斷增加和轉變社會職能。

「將線上雲展列為藏品,恰好說明貴州在豐富文物定義和類型上走在前列。同時,以數字形式傳播文物,為展示與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張勇認為,從面向廣大群眾徵集戰疫見證物,到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年,徵集脫貧攻堅見證物,貴州省博物館在關注當下命題的同時,更強調觀眾的主動性、互動性和參與感。

在親子遊的線路中,博物館成為最熱門的「打卡地」

「利用豐富的館藏資源講好中國故事,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作為收藏文物的主要場所,責無旁貸。」對此,李飛表示,貴博在廣泛探索讓文物發揮更大作用的方式方法同時,希望更多的人能走近歷史,主動加入到捐贈文物、見證物的光榮行列中來,為當下留存印記,為城市珍藏歷史,為後人樹立坐標。

記者:應騰

相關焦點

  • 首批戰疫見證物入藏貴州省博物館
    2020年3月19日,在貴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的第二天,多彩貴州網文體藝術事業部攜手貴州省將軍山醫院共同發起『「疫」中人·「疫」中情』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在39天的時間裡,徵集並採用「雲展」形式,對1000餘件文藝作品進行展出,其中,96%的音視頻、圖片、文字資料都是首次公布於眾。
  • 首批戰疫見證物入藏貴州省博物館
    2020年3月19日,在貴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清零」的第二天,多彩貴州網文體藝術事業部攜手貴州省將軍山醫院共同發起『「疫」中人 ·「疫」中情 』文藝作品徵集活動。在39天的時間裡,徵集並採用「雲展」形式,對1000餘件文藝作品進行展出,其中,96%的音視頻、圖片、文字資料都是首次公布於眾。
  • 線上線下結合 業內業外合作 貴州省博物館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1月1日,時隔18年的兵馬俑主題展將再次走進貴州省博物館,「平天下——秦的統一」展覽的展出,是迎新,亦是2020年貴州省博物館收官之作。據了解,該館在12月22日的全國博物館級別評定工作中成功晉升「國家一級博物館」。在此辭舊迎新之際,和記者一起,看看貴州省博物館這一年!
  • 收藏東方: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亞洲藏品的建立
    20世紀初,岡倉天心、早崎稉吉等人以「日本眼光」為博物館建立中國藝術收藏,以漢唐雕塑和宋元繪畫見長;而新近入藏的「翁氏家藏」體現出江南文人欣賞趣味,使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序列更趨完善。1917年以後,羅斯和庫馬拉斯瓦米聯手打造南亞藝術收藏,最終使波士頓成為世界上頂級亞洲藝術收藏地。
  • 線上博物館來啦!在家也能「逛」遍全國博物館~
    考慮到這點,為大家整理了國內博物館的線上參觀連結,我們可以在雲端逛博物館啦!其實很多博物館都會有數字展廳、文物掃描、建模等,如果有未搜集到的歡迎大家在評論裡補充!我國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共達到855家,其中,一級博物館130家,二級博物館286家,三級博物館439家(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登記註冊的博物館共有5354家)。以下為整理的國內部分博物館線上資源。掃碼查看,部分博物館的全景展覽暫不支持移動端,需在電腦端打開,可複製連結到電腦瀏覽。
  • 中國動漫博物館全球徵集藏品再出發 添重量級收藏!
    十餘位來自國內外著名動漫作品收藏家、資深動漫研究專家、漫畫創作者在儀式上向中國動漫博物館捐獻出自己摯愛的動漫收藏品和親身創作的作品,令這座即將在杭州白馬湖問世的博物館更添重量級收藏。自3月24日發布全球藏品徵集公告以來,近一個月的時間,中國動漫博物館已經收到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經典藏品捐贈。
  • 世界博物館日,逛逛貴州省博物館,了解貴州發展歷程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要了解貴州歷史,貴州省博物館便是一重要去處。貴州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1958年正式開館,老館位於貴陽市雲巖區北京路。於2013年6月28日遷址建設,新館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中段北側,與貴陽國際會展中心、貴陽城鄉規劃展覽館隔路相望。
  • 來自億萬年前的它們將在貴州省博物館「住」三個月
    來自億萬年前的它們將在貴州省博物館「住」三個月 2020-08-28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看展也能直播「帶貨」「雲觀展」激活博物館運營新思路
    春節期間,作為公共文化機構的全國各大博物館一度閉館,但其後推出的2000餘項豐富多樣的線上展覽,架起了大眾和博物館之間的橋梁,實現了身臨其境的觀賞效果。如今,隨著各大博物館的重新開放,疫情中火爆的「雲觀展」能否延續?如何將線上流量「導流」至線下?博物館行業面臨新一輪的發展和變革,其間的問題值得業內人士思考。
  • 尋槍:解密貴州省博物館收藏的十二支原型手槍,部分槍枝跨越百年時空
    2017年5月的一天,貴州省博物館突然接到貴州省體育局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原省軍體校)的一個電話,稱他們那裡有一批由貴州駐軍移交給省軍體校保管的一批老舊軍(警)用制式手槍,現已報備貴陽市公安局,按照公安部的規定,將進行統一銷毀,詢問可否由博物館徵集作為文物收藏。
  • 收藏世界動漫名作 中國動漫博物館發布全球藏品徵集令
    2018-03-26 14: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天然 通訊員 杜靜宜杭州即將誕生一座收藏著中國乃至全球珍貴動漫藏品的博物館,在這裡可以看到來自歐美、日本和中國等動漫大師與原畫和史料。這會不會很讓漫迷們很興奮?
  • 大英博物館|從小倉庫到800萬件藏品
    1759年,大英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在此之前,博物館一直都是貴族與精英階層的特權,而大英博物館的宗旨是:所有好學求知的人都可免費進入。 著名的管理員帕尼茲曾說過:「我希望一個窮學生能和這個國家中最富有的人一樣,享有同樣的路徑去滿足他學習上的好奇心,追求真理,參閱同樣的權威著作」。
  • 大學生把博物館搬到「雲上」 業內人士評價:這是很有意義的嘗試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博物館活動呈現出與往年不同的特色。為了讓尚未回校復學的師生能夠享受到博物館的文化盛宴,也為了讓更多觀眾感受走進博物館、感受博物館文化。5月8日—18日,電子科技博物館啟動了6場「雲活動」,邀請大家「雲上觀展」。據了解,6場活動包括四場雲直播、一場雲開展和一場雲課堂。
  • 博物館日有哪些線上活動不容錯過,另附北京地區博物館活動大全
    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將5月18日為定為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直至今年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而今年的主題是:多元和包容。作為博物館們的節日,即使是周一(大部分博物館例行休館日),許多博物館都將繼續開放,或舉辦特色展覽,或有優惠特價活動。文末有北京地區那麼有哪些優秀的展覽和活動值得大家關注呢。
  • 我省開展地縣級博物館藏品主動預防性保護在全國文博行業尚屬首次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趙爭耀)12月3日,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工作人員赴商洛市商州區博物館,會同商洛市文物局對該館藏品日常保養項目進行評估和驗收,並提交了項目報告,圓滿完成省文物局首次基層博物館藏品日常保養的試點工作。
  • 福州各級博物館開展線上「雲逛展」 市民在家賞館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我市各級博物館紛紛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直播間等平臺,在線開啟「雲展覽」「雲看展」「網上博物館」等「雲遊」模式,讓廣大受眾足不出戶便能暢享文化大餐。當下,博物館數位化進程加快,線上線下融合互補,逐漸成為未來趨勢。
  • 樂山大佛首次上雲,騰訊雲助力打造雲上數字博物館
    1.樂山大佛首次上雲,騰訊雲助力打造雲上數字博物館9月24日,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與騰訊雲達成戰略合作,推動樂山大佛首次上「雲」,雙方將共建數位化景區,通過數字博物館、智慧景區的融合落地,打造「數字大佛」全域旅遊示範區,探索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可持續發展的數位化之路。
  • 對話|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將推「莫奈與波士頓」,線上更多內容
    館內相關負責人,智慧財產權與業務發展高級總監黛布拉·拉金德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談及了150周年慶祝活動的基石——特展「莫奈與波士頓:永恆的印象」,也談及了疫情之下觀展模式的改變,「MFA將提供更多的在線內容,因為線上已經成為我們博物館與全球觀眾建立更好聯繫的戰略及不可或缺的部分。」
  • 遊玩到貴州省博物館,感受不一樣的多彩文化
    貴州因獨特多彩的喀斯特景觀而受到遊客的青睞,貴州這片神奇的土地生活漢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創造了多彩的貴州文化。許多來貴州旅遊的朋友如果想認識貴州、了解貴州,那麼今天我給大家介紹深刻了解貴州的好地方(貴州省博物館),走進(貴州省博物館),你會真正感受到不一樣的多彩貴州文化。貴州省博物館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林城東路中段北側,與貴陽國際會展中心隔路相望,建築風格現代,融合貴州多彩文化建造。
  • 閔行驚現寶藏博物館,萬件藏品包括恐龍化石、青銅器……
    近日,上海漢實文化青銅器科普基地還被授牌閔行區科普教育特色場館,它也是上海市唯一的中小學生青銅器科普研學基地。為何一家民營企業會捨得重金興辦藝術博物館?這還要從集團董事長張憲德的收藏愛好說起從小生活在東北老家的張憲德,上小學時就喜歡中國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