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歷史記載被盜或遺失的文物無數,無記載也不計其數

2020-12-15 文化歷史大綜合

中國的近代史充滿了屈辱,自鴉片戰爭以來,多次遭遇劫掠,無數老祖宗留下的珍寶丟失海外。這些承載著中華文化積澱的文物,有的被搶劫,有的被盜掘販賣,也有著各自的滄桑故事。從中國文物協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中國近代以來,丟失的文物數量超過1000萬件,其中國寶級的一、二級文物,就有100萬件之多,精品更是難以數計。

就拿北京來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皇宮裡收藏有大量的奇珍異寶,城內的達官顯貴,也收有一些稀罕文物、玉器或者名人字畫,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全部的出土文物,幾乎都匯聚於北京城內。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後,開始進行肆無忌憚的搶奪。還燒毀了我國標誌性建築——圓明園。緊接著八國聯軍侵華,又在皇城內肆意搜尋戰利品,這樣一來,中國大量的文物就流落海外,成為外國收藏家和博物館的珍貴展品。

在大城市是這樣,一些小地方也如此。這不甘肅天水市就在國外尋找到了多件從敦煌藏經洞流失海外的文物,並將這些文物進行複製,於10月1日——11月2日,在天水市博物館臨時展廳展出。敦煌藏經洞流失在國外的珍品複製品,從南北朝到宋朝,包括絹本畫、紙本畫、雕版印刷佛經、書法作品等共計58件。

展品複製了現藏於英國不列顛博物館、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集美亞洲藝術博物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美國弗利爾藝術博物館等館的文物。製作過程中基於原作無損掃描,採用礦物質顏料,手工織絹和手工造紙,最大限度復原了文物的原貌。

敦煌,自西漢以來成為東西客商往來雲集的絲路重鎮,是中西文明的交匯點,是古代宗教的匯合交流之地。莫高窟始建於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圓籙在16窟甬道發現了震驚中外的敦煌藏經洞(即後來的17窟),諸多珍寶重見天日。

洞內藏有公元4至11世紀初的文獻、絹畫、紙畫、法器等各類文物,共計五萬餘件,所涉領域之廣、學科之博、信息量之大,令人嘆為觀止,被稱為20世紀中國四大考古發現之一。

這給敦煌帶來了盛譽,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劫難。盜寶者紛至沓來,使藏經洞的諸多珍寶流散國外,至今難以聚首,有的甚至已經佚失,難覓蹤跡,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藏經洞」寶藏,作為物質文本雖已流失海外,但是其中蘊含的文明和精神,永遠不會被奪走。天水市博物館聯合陝西省油畫藝術研究會中大藝術館舉辦此次展覽,讓這些收藏在國外的藏經洞文物,以這種方式魂歸故裡。

不堪回首的往昔已然逝去,中華文明千載永續、生生不息;我們對傳統藝術的敬畏之心恆久不變,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 7.7螞蟻莊園...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支付寶最新資訊 > 正文 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 7.7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 中國歷史,有準確連續的記載,原來起始於公元前的這一年
    我國是一個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但是為何國際上只承認我國3000年的文明史,商朝以前的概不承認?為此我們的公眾有些憤憤不平。其實,這怨不得別人。按照一般的國際慣例,都承認信史時代以後的歷史,其他的就稱之為傳疑時代或是傳說時代,這個時代一般是不予承認的。
  • 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 螞蟻莊園7.7...
    2020年7月7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有關於咱們國家歷史的,今天的問題是「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記載的王朝是哪裡?」這個很多人還不清楚答案是什麼,畢竟算是比較冷門的知識了,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無償捐贈文物給我國,馬未都為其稱讚
    中國地大物博,文化種類、藝術品等不計其數,同時,中國古代每隔一段時間因為朝代的替換就會有戰事興起,到了近代英法聯軍侵華、日本侵華事件更是導致了中國的第一園林世界的明珠圓明園被毀。漫長的苦難時期中國遺失了眾多的文化財產,幾十萬件甚至更多的文物遺失海外從此以後下落不明。
  • 最新文物表明司馬遷的記載或有隱情
    在《史記》裡,最匪夷所思、最香豔、最不像真實歷史的篇章應該是《呂不韋列傳》了。因為這篇列傳裡記載了一個從古至今讓人苦思不得其解卻又為民間所津津樂道的人:嫪毐。嫪毐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了,他身上很可能暗藏了非常多歷史信息,極有可能是司馬遷刻意留下來的讀解《史記》的線索。
  • 三國時期將軍古墓被發現,出土一件文物,讓日本人卻忐忑不已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動亂時期,軍閥們為了軍費,紛紛把黑手伸向了祖宗們的墳墓。三國墓在期間被盜所剩無幾,朱然墓在猖獗的盜墓活動中卻保存完好。朱然去世後,孫權傷心不已,下令予以厚葬,並在墓中放入了巨額的陪葬品。
  • 匈奴墓出土「怪獸」,與《山海經》記載一致,史前文明真的存在?
    這座博物館內一共珍藏了171.795萬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每一件文物的價值都不一樣,身上所帶有的歷史故事也千差萬別。在眾多珍貴的文物中,有一件"金怪獸"極為特殊,這件文物不僅造型奇特,而且背後的淵源故事讓人極為驚嘆。
  • 匈奴墓出土「金怪獸」,與《山海經》記載異獸一致,傳說是真的?
    這座博物館內一共珍藏了171.795萬件文物,其中一級文物762件,國寶級文物18件,每一件文物的價值都不一樣,身上所帶有的歷史故事也千差萬別。在眾多珍貴的文物中,有一件「金怪獸」極為特殊,這件文物不僅造型奇特,而且背後的淵源故事讓人極為驚嘆。這隻「金怪獸」出自匈奴墓中,與《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完全一致,它的出現讓很多人極為疑惑,難道《山海經》中記載的難道是真的?
  • 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距今有幾千年的歷史,記載著人類的歷史故事
    1、《蘇魯巴克箴言》《蘇魯巴克箴言》是一本古老的書籍,可追朔到公元前3000年,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已知文獻之一,書中記載了一位神秘人物――蘇魯巴克,最後成為蘇美爾國王的故事,但這位國王除了在《蘇魯巴克箴言》中有記載外,在別的文獻中幾乎沒有關於蘇魯巴克的任何記述,所以很多學者甚至懷疑,這位蘇美爾國王是否真的在世界上存在過
  • 江西出土神秘印章,史籍對其主僅8字記載,專家嘆息:本有皇帝命
    引言漢無名氏著的《春秋運鬥樞》中記載說:「黃帝時,黃龍負圖,中有璽章,文曰『天王符璽』。」印章是表示鑑定和籤署的工具。在原始社會末期,從黃帝、堯舜禹時,就已經開始出現印章了。2018年1月,一枚從未有過記載的金屬質地印章在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園的5號墓中被發掘。該印章上刻有四個文字來標示著主人的身份。
  •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文物失傳了?隨便一件都是無價之寶
    歷史上至今未找到的文物太多了,一提起來就是我中華民族的痛。現在如果找到隨隨便便一件都是無價之寶,只可惜這些文物都沒有了蹤跡。傳國玉璽傳國玉璽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鐫刻而成,為中國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
  • 山海經的記載可能不只是神話,羅布泊的乾屍中找到一絲痕跡
    首先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言交流哦《山海經》是一部成冊於春秋時期的神話志怪地理學經典著作,此書以極其浮誇的技巧敘述了不計其數的很多靈獸及其不計其數的名川江河。實際上,這部奇書仍未徹底神話神幻,伴隨著當代考古學業的發展趨勢,出土文物的很多古物和舊址,許多都能與山海經裡的記載相匹配,換句話說,山海經裡的記載,不僅僅神話傳說。羅布泊這一地區素來都和神奇兩字緊密聯繫,由於在中國歷史上羅布泊地域曾有一個神奇的國家——樓蘭古國。這一古國從什麼時候問世,也是何時忽然亡國,迄今依然沒有結論。
  • 法國搶走我國遠古文物,價值超380萬,拒不歸還後一夜被盜
    確實,中國作為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國家,其悠久的歷史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時至今日,我們也敢說自己是一個文化大國。但這數量龐大的古代文物,也引發了很多人的嫉妒和眼紅,也導致了我國文物的流失。在我國的歷史上,盜墓現象屢禁不止,而文物的流失也是常有的,只不過要說到文物遭遇的浩劫,在歷史上一共發生了三次,一次是近代列強的搶奪,二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掠奪;三則是八九十年代,大量盜墓賊的出現,使得文物一次次流失。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我國學者施昕更在良渚進行了三次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由此引出了我國一個古代大型遺址——良渚遺址。
  • 我國海域發現4艘英國沉船,船上皆為圓明園文物,英媒:馬上歸還
    我國地廣物博,又歷經五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自然留下了不少非物質文化和物質文化遺產。比如非物質文化的古詩詞、傳統手藝、民俗、表演藝術等,而物質文化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古建築故宮、長城、陵墓、文物等。
  • 真相:不計其數!
    真相:不計其數! 一,兩萬一千噸黃金 據有關方面記載,整個抗戰期間,小日本就從我們國家掠奪黃金高達21000噸,僅在南京就搜颳了6000噸。小鬼子在攻陷了一座城市以後就開始把銀行,當鋪,有錢人的房屋全部搶光,甚至連死人的金牙也要搜刮完。
  • 古墓中挖出「怪獸」,與《山海經》記載一致,西方學家稱不可能!
    ,讓我們也見識到中國歷史的文明,以前都是從文獻記載中了解,但這些文獻早都不是原版了,所以和真實歷史有些差距,所以要想更準確更直觀的了解歷史,文物是一種不錯選擇,有空可以多去博物館看看,你會驚嘆古人的智慧!
  • 為什麼要規定有些文物禁止出國展覽,我國首批被禁文物有多逆天?
    ——《馮驥才賀蘭山下感慨之言》 文物,是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見證者,他們身上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記載著千年前的故事。 現代人通過高科技,利用這些文物溝通古今,將千百年前的故事講給現代人聽。這些文物,對現代研究歷史文化有著極大的價值。
  • 歷史中記載的「小人國」,以及「巨人國」,他們真的存在過嗎?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軌跡跌宕起伏,那些曾發生過,存在過的奇奇怪怪的人和事,在薪火相傳下得到或完整或零星的記載使得後人能夠從歷史中追尋那些令人驚訝的蛛絲馬跡,比如在我國許多古籍中提到的小人國,以及巨人國,這些都是讓諸多學者專家,不懈追尋和研究的課題。
  • 羅漢果編年史:羅漢果探源歷史文獻記載
    羅漢果編年史:羅漢果探源歷史文獻記載416年,義熙十二年。《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歷遊天竺記》)成書,書中有「……斷已成阿羅漢果般泥洹….」此書為東晉法顯(約334-420,是我國東晉時代的捨身求法高僧)所撰,全部記述法顯從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經歷。416年,義熙十二年。《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歷遊天竺記》)成書,書中有「……斷已成阿羅漢果般泥洹….」 記述, 「阿羅漢果」一詞開始出現在歷朝文獻中,也是後來「羅漢果」與佛有緣、證悟禪機之始。
  • 上古十二兇獸中,其中八大兇獸記載失傳,剩下四大兇獸有明確記載
    都說《山海經》是各種上古獸的通訊錄或者「食譜」,但是呢,也有很多獸並沒有被記載在《山海經》中,例如祖龍,上古神話分為創世神話和造物神話,造物神話有女媧,伏羲,創世神話中則有盤古。按照創世神話,盤古之後出現的第一個生物,是祖龍,但是祖龍在混世大戰中戰死了,所以《山海經》中並沒有祖龍的記載,所記載的燭龍和應龍雖然實力強大,但本質上不是實力更加強大的祖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