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站在武功縣的電商路上時,除了牆上的標語和路名本身,這條路和其他縣城周邊的工業園區也沒什麼差別。
標語上寫著「做強做優電子商務產業鏈,打造西北電子商務第一縣」。
電商路就在武功縣的工業園區裡,距離武功縣政府不遠,2.6公裡。當地人說這條路以前就叫園區一路,再往南的一條東西向路是園區二路,橫穿它們的南北向路叫「創業路」。從這兩個名字就能看出,面對電商浪潮的衝擊,武功縣已經在做萬全準備,發誓要奪得西北第一電商縣的名號。
我也實在是沒想到,陝西第一個進入全面電商化的地方竟然是武功縣。
我去武功的理由很簡單,8月份的時候,一條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阿里巴巴西北的村播基地落戶武功。
在眾多新聞網站上,村播基地的前綴是「西北首家」,重點則在於培養「果農網紅」。仔細查詢這條新聞,可以追溯到武功縣政府在6月22日時發布的文章,文章內容與武功本地網紅直播基地啟動儀式有關。
在網上寥寥數語的新聞介紹裡,武功縣關於電商的大體樣貌已經浮出水面。
武功要打造「西北農村電子商務第一縣」,成為西北農村電商領頭羊。他們用了七年時間,從零到有,成功的在縣域農產品電商排行中排名全國第五、西北第一。全縣的年銷售額達到41.22億元,微商也被計入電子商務的範疇內,有3200餘人。
去武功之前,我對這裡唯一印象就是出產獼猴桃,還有高中時經常用到蘇武牧羊典故。除此之外,武功和陝西的其他普通縣城一樣,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甚至還不如秦鎮出名。秦鎮米皮馳名陝西,每個有車的陝西家庭必然會在某天下午,只為一口涼皮,開車去秦鎮全家一日遊。
從武功縣客運站出發,村播基地就在武功縣的工業園區的電商路上。
電商路的路西邊盡頭有一座正在籌建的大樓。站在路邊的武功司機說,這棟大樓已經在建三年,至今還沒有建好。雖然不知道大樓具體是幹什麼的,但他自豪地指著電商路告訴我,這條路上有很多電商公司,「武功是西北電商最好的地方。」
得知我是從西安來的後,他用一種含混了羨慕和不屑兩種態度的表情對我說,「西安啊,還是武功電商做得好,全國有名氣。」
這條幾乎沒人的路上,實在很難看出武功縣的電商事業已經熱火朝天。
武功的村播基地就在電商路上,除了村播基地,這條路上還有武功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以及一個名為淘寶大學的地方。在我的設想裡,村播基地在雙十一之前,應該聚集了大量主播在一個個格子間裡,全天上線。畢竟現在隨意點開一家網店,正在直播的標識就飄浮在頁面右邊。一個電商行業的朋友說,每年雙十一他們都極度忙碌,指著在這一段時間可以收穫全年最高的銷售額。
直播是武功和當地電商的新方向,一切都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在我去的那天,武功的村播基地只有兩個直播廳在開燈直播。
其中一間直播廳,坐著村播基地的首推主播,阿遠。在基地直播的介紹裡,阿遠之前是一個小廠廠長的女兒,難得有網際網路意識,得知基地招攬主播的時候,主動報名。從六月份開始到現在,她已經是基地裡第一號主播人物。爆單來自於一次偶然,阿遠的直播間帶貨紅薯,那次直播賣出了8000單,「我們還在培養的階段,目標不是讓每個主播都能帶出很多貨,而是讓他們成為網店的標配。」
村播基地的大廳也沒有熱火朝天的雙十一氣質。偶爾有當地人溜達進大門,在大廳一角買一包紅棗。在電商基地的計劃裡,他們不光做線上,線下也可以將基地做成附近的批發超市,「武功人可以拿到底價。」
▲ 村播基地裡正在開播的主播間
從6月份開幕到現在,村播基地一直在招聘主播,門口還一直擺著招聘主播的宣傳海報。和城市裡一茬一茬躍躍欲試想做主播的年輕人不同,雖然來諮詢主播工作的人不少,但真選擇這一行的農民,「還不太多。」
村播基地看起來,更像一個帶展示間的直播公司。直播基地裡的員工向我介紹他們的村播事業,現在還在剛剛興起的階段,他們可以為主播提供供應鏈,也可以和有供應鏈資質的商家合作,同時也在招募有天賦的主播。聽到有天賦的主播這幾個字,我實在感到好奇。工作人員告訴我,有天賦指的是一能忍受的了一天上播8小時不停閒聊,二要冷靜面對沒有觀眾的尷尬。
而對於工作人員所說的供應鏈優勢,讓我想起8月份時辛巴的大手筆,他在廣州白雲區開設了自己的選貨直播基地。開業那天,辛巴的主會場門前擺放著一排排品牌方們送來的花籃。品牌方們擔心的是如何才能在辛巴的直播間存有一席之地,誰能把自己的商品放進他的直播基地。在直播基地開幕演講時,辛巴也認為,他的基地核心競爭力在於提供供應鏈。
離開直播基地後,我打開快手和抖音找他們的主播帳號,在海量用戶的視頻片段裡,並沒找到阿遠的視頻和直播入口。
離村播基地不遠的地方,同在電商路上,還有武功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基地和淘寶大學。2014年央視網的報導裡,武功提出了實現「三地」目標,即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地、農產品線上企業聚集地、西北農產品物流集散地。手段之一是加強和淘寶大學的合作。
淘寶大學是阿里集團旗下教育部門,進行電商培訓。
現今的淘寶大學和電商孵化基地園區的氣質和武功縣高調的電商數據形成鮮明反差,園區內沒人打理的荒草,讓我錯以為武功的電商經濟和初冬的天氣一樣,進入了寒冷的時刻。
▲ 有淘寶大學牌匾的園區內部
在標有淘寶大學的園區裡,由於找不到淘寶大學的相關信息,我攔住了下午準備開工的當地人。當地人指著一片荒草告訴我,淘寶大學就在這裡,但她也不清楚具體是哪。她們是為新疆特產打包的流水線工人。
轉了一大圈,我仍然沒在園區裡找到淘寶大學,倒是找到了她所說的打包工廠,工廠是低矮的平房,和淘寶大學氣派的名稱形成了鮮明反差。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大部分是看起來三十五歲以上的女工。
▲ 工廠外部
雖然都是農村與電商結合,但武功的電商發展形式和2015年左右興起的淘寶村有很大不同。
2010年,阿里主辦了第七屆網商大會,沙集鎮得到了大會唯一的全球最佳網商沃土獎,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有了「淘寶第一村」的別名。東風村以生產家具出名,生產模式幾乎是前家後廠。而武功縣的售賣交易,最大宗交易仍然是堅果、柿餅之類的陝西及陝西以西地區的農副產品,大量的電商公司為武功低廉郵費和便捷的交通而來。實際上,武功更像是一個大型打包中轉站。
東風村因為前店後廠模式,當年將在外打工青壯年男性吸引了回來,如今的武功電商普通農戶家庭除了可以自己開網店以外,電商公司才是武功縣電商銷售額的大頭 。在這些電商公司的打包工廠裡,流水線上都是女工。
當地人告訴我,雖然這兩年縣裡大力發展電商經濟,但男人大部分仍然會選擇外出打工,女人留在縣城裡邊工作邊照顧孩子。為了讓女工們有更多時間兼顧家庭,武功的工廠中午午休時間有兩個小時,方便接送孩子和做飯,她們的工資普遍一個月4000左右。這個收入不足以吸引男人留在縣城,但對村子裡的女人來說,已經足夠覆蓋部分家用。
在武功有關電商的園區裡,總能看到他們對從2014年開始到今年的年銷售數據分享,一個節節升高的柱形圖。關鍵點在2014年,這是武功電商行業的開始,也是現在西北排的上名次電商西域美農落戶武功的開始。
2014年起,武功開始統計自己的電子商務年銷售額,在2014到2020 的七年時間內,年銷售額從3.6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41.2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年銷售額6.2億。
這家電商企業靠新疆堅果、水果起家,2011年年底從新疆來到西安。創始人在接受天下網商的採訪時說過自己為什麼選擇來西安,看中的是西安本地的物流成本比新疆低一半。2014年,隨著他們規模擴大,在西安的倉庫成本增加,繼而考慮將倉庫向西安周邊轉移。
武功在當時也有競爭對手,戶縣曾經也在西域美農產業轉移的考慮範圍之內。六年前,各縣雖然也提出要做電商經濟,但是對電子商務的看法仍然是順帶一做。武功縣的邀請對比其他縣更有誠意。在央視網2015年的一篇報導裡,武功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英哲說2014到2015年一年內,武功縣由縣長為組長,推進了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相比之下,戶縣和電商有關的最早新聞,得追溯到一年後,2016年戶縣成立電子商務產業園。
▲ 武功縣的電商打包裝備基地
▲ 武功縣的電商打包裝備基地
當我問這些武功電商從業者們,為什麼他們最終會選擇這裡時,從業者們的講述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
武功離西安和鹹陽機場較近,地理優勢成功吸引眾多電商落地。隨著這幾年電商的聚集,快遞物流公司也逐漸形成聚集效應,有陝西最划算的發貨費,非雙十一時期快遞費電商公司可以拿到三公斤三塊錢的。而低廉的快遞費也會吸引來更多電商的聚集,武功的一些打包配送中心,已經成為了發貨中轉站,可以為其他電商企業代發。在武功代發的成本包括,貨物從產地成批運送到武功,再從武功打包發出。
2015年時,隨著「淘寶村」的興起,學者將目光投向淘寶村的形成,認為「淘寶村」模式是當時既有城鎮化外的鄉村城鎮化新機遇。對電商的想法,武功還有過其他的手段,比如2016年,當地想打入獼猴桃市場,為獼猴桃設計了「武功小子」的形象,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如今在武功,不用打開淘寶,隨處都可以看到這座縣城的野心。
武功的電商從業者告訴我,去年雙十一,貨車開進電商路,在電商路上的物流轉運中心排隊等卸貨,來得晚的貨車司機得等兩三天才能輪到自己卸貨,把一條路都堵死,「今年不知道雙十一會怎麼樣。」
雙十一當天晚上九點多,武功縣的電商從業者們在朋友圈曬出了今天武功縣電商銷售額,「今日支付金額:11,511,535」。11月12日,武功縣人民政府發布今年「雙十一」戰績,累計銷售額突破3.26億元。
作者 | 鐺鐺 | 貞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