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利爾·奧卡福因為外貌、低位進攻能力(大學時期)和鄧肯相似,被稱為「小鄧肯」;
布蘭登·英格拉姆因為身形、投射能力(大學時期)和杜蘭特相似,被稱為「小杜蘭特」;
朗佐·鮑爾因為技術特點(大學時期)和基德相似,被稱為「小基德」。
我要表達什麼呢?我的意思是:
一個球員在參加NBA選秀時,如果技術特點、籃球天賦等和已在聯盟證明自己的球星、巨星大部分吻合時,會更受各支球隊管理層的青睞,換言之選秀順位會相對靠前。
如英格拉姆,因為和頂級巨星杜蘭特很「像」,最終在16年選秀時被湖人在首輪第二順位選中。
當然這種依靠球星、巨星模板來潛在提高自身選秀順位的情況,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成功的像英格拉姆,雖然生涯前期表現平平,但轉投鵜鶘後開始突飛猛進,在先後入選全明星、籤下5年過億美元頂薪合同後,證明著一個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失敗的像奧卡福,貴為探花秀,自新秀賽季表現不俗後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甚至只能以底薪度日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淡出NBA了。
再說一個失敗的案例,他就是德拉甘·本德爾。
2016年參加NBA選秀時,雖然是一個外籍球員,但本德爾還是爆冷被太陽在首輪第四順位選中。要知道在他之後還有巴迪·希爾德、賈馬爾·穆雷、小薩博尼斯、西亞卡姆等明星球員。
本德爾之所以爆冷被太陽選中成為四號秀,在我看來很重要一點就是因為波爾津吉斯(以下簡稱波神)的成功。
2015年NBA選秀大會上,波神也是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被尼克斯用首輪四號籤爆冷選中。事實上尼克斯這把賭對了。
新秀賽季,波神場均就可以得到14.3分7.3籃板1.3助攻0.7搶斷1.9蓋帽的全面數據,並最終和唐斯、奧卡福、布克、約基奇一起入選了「年度新秀最佳陣容一隊」。
而我們來看,本德爾和波神有許多相似之處:
1.兩人同為歐洲球員;
2.兩人都是7英尺的大個球員;
3.兩人都有一手中遠投能力。
也就是說波神新秀賽季在NBA獲得的成功,讓太陽管理層有勇氣用四號籤去選本德爾。這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那樣,選秀模板的成功潛在的拔高了選秀順位。
那麼本德爾進入NBA後的發展歷程如何呢?
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先是選中他的太陽隊拒絕執行新秀第四年合同,導致過早成為完全自由球員;此後被雄鹿隊底薪籤下後僅僅半個賽季就被裁掉,再加盟勇士連籤兩個十天合同後也被放棄;最終今年9月離開NBA加盟了以色列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