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和鵪鶉蛋差不多大,網友:不會就是鵪鶉吧?

2020-12-14 瀟湘晨報

位於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大學周二發布消息稱,一個研究團隊在日本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它長約4.5釐米,寬2釐米,重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相同。這枚蛋距今約1.1億年。

日本筑波大學和兵庫縣縣立人與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團隊分析這塊化石,認定它是新種獸腳類恐龍,估算它成年後體重大約2公斤。研究人員將這塊最小恐龍蛋化石命名為「Himeoolithus murakamii」

相比大型恐龍化石,體型較小的恐龍化石很難留存,有關小型恐龍形態和生活習性仍有許多未解之謎。

網友評論不少網友存疑,會不會真的是鳥類?

關於新獸腳類恐龍公開資料顯示,新獸腳類在當前許多有關恐龍系統關係的分支圖上,新獸腳類被作為一個節點(node based)類群單元,包括嵴鼻龍類(Ceratosauria)和僵尾龍類(Tetanurae)兩個次一級單元的基幹類群單元。

一些最原始的獸腳類,如始盜龍(Eoraptor)等屬種,被排除在了新獸腳類之外。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個研究團隊23日說,在日本西部發現新種恐龍蛋化石,長大約4.5釐米,寬2釐米,是全球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這塊化石在兵庫縣丹波市1.1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地層中發掘,重大約10克,與一顆鵪鶉蛋重量差不多。
  • 全球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蛋,被日本發現,只有鵪鶉蛋大小!
    全球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蛋,被日本發現,只有鵪鶉蛋大小!還記得在上學的時候,歷史課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的頭疼,因為需要記住各種年份和年份所對應發生的故事,大量的背誦內容讓很多人難以承受,其實拋開這些歷史,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學科。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時間:2020-06-25 12:56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約10克!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原來高大的恐龍群中也會有小矮子 位於日本茨城縣的筑波大學周二發布消息稱,一個研究團隊在日本發現了世界上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蛋化石。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重量僅有10克
    月23日,日本研究團隊宣布,發現最小的恐龍蛋化石,大小約4.5x2公分,比先前在西班牙、蒙古發現的恐龍蛋還小,這個發現將有助於世人了解不同種小恐龍的生活樣貌。
  • 日本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蛋化石,重量僅10克,看起來太可愛了
    日本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蛋化石,重量僅10克,看起來太可愛了提起恐龍,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都是龐然大物,畢竟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恐龍出場的畫面非常的令人震撼,人類在它們的面前,顯得非常弱小。日本發現世界最小恐龍蛋化石根據《新華社》6月24日的報導,在日本西部一處白堊紀早期的地層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世界上已知最小的恐龍蛋化石,它的寬度約為2釐米,長度不足5釐米,重量僅10顆。這是什麼概念呢?它看起來像是一顆鵪鶉蛋。
  • 超市裡的鵪鶉蛋能孵化出小鵪鶉?日本網友熱帖火到twitter
    用孵化器孵化出的小鵪鶉超市裡的「鵪鶉蛋」居然能孵化。Twitter上一位日本網友Yamato用購買的鵪鶉蛋孵化出鵪鶉的帖子已成為熱門話題。收到諸如「我們的孩子也是超市的雞蛋生產商」和「很可愛」之類的評論,並且有50000多個贊。(截至3月18日)超市裡的「鵪鶉蛋」居然能孵化。Twitter上一位日本網友Yamato用購買的鵪鶉蛋孵化出鵪鶉的帖子已成為熱門話題。收到諸如「我們的孩子也是超市的雞蛋生產商」和「很可愛」之類的評論,並且有50000多個贊。
  •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日本發現最小恐龍蛋化石 重僅10克估計是小獸腳類動物  Evelyn Zhang • 2020-06-25 10:49:53 來源:前瞻網
  • 想要養殖鵪鶉,知道這些可以事半功倍,成本小收益大
    導語:大部分人去燒烤店的時候都喜歡點一隻烤鵪鶉,但是基本都不知道或者記不住鵪鶉長什麼樣,總是容易把它和鴿子混淆。不過它們的蛋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吧。鵪鶉蛋外形很小巧,一口吞下去一點都不膩人,感覺比雞蛋、鵝蛋什麼的好吃多了,可能是鵪鶉蛋的蛋黃比較小並且滑膩吧,口感吃起來比較好。
  • 珠海鬥門發現恐龍蛋化石?是在外地運至珠海的渣土中發現的
    近日,家住中山坦洲的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省級溼地公園一處施工現場,意外從一堆泥土石頭中發現一堆紅褐色化石,其內還包裹著殼狀化石。作為一名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他推測這很可能是恐龍蛋化石,於是便搬回住處保存起來。
  • 「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在呼救
    陪同記者採訪的十堰市地礦局礦管科科長葉幼森動情地說:「這可是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保護區啊!是歷史和自然賦予我們十堰市,我們中國的寶貴財富!真讓人痛心……」鄖縣青龍山恐龍蛋化石1996年3月被發現,經中國地質大學殷洪福院士鑑定,後經國內外眾多地質專家考察驗證,確證為「世界第一恐龍蛋化石群」。初步認定其3平方公裡範圍內擁有恐龍蛋化石近2萬枚,核心區僅30畝,卻擁有1萬多枚恐龍蛋化石。
  • 河南發現最小恐龍化石 這個黑鍋背的冤
    你見過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嗎?發掘於洛陽欒川縣的它,全身骨架長只有60釐米,因為「袖珍」,所以才收穫了「迷你豫龍」的美名,並得到世界的公認。那麼,這個萌萌噠的「小傢伙」到底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關於竊蛋龍又有哪些好玩兒的故事?
  • 江西萍鄉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 專家鑑定距今約9000萬年
    在位於江西省萍鄉市上慄工業園區的一處工地,施工人員在使用挖掘機進行道路施工時,發現多枚橢圓形的「化石蛋」。 何凱 攝中新網江西萍鄉9月17日電 (記者 劉佔昆)連日來,江西萍鄉發現十餘枚恐龍蛋化石引起廣泛關注。
  • 小鵪鶉裡的大大夢想
    在漢唐街的柴門展館,有一款鹽焗鵪鶉蛋,是特色產品中的爆款,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想要嘗一嘗的市民每天還得早早排隊去買,不然還搶不到。究竟是一款怎樣的產品,如此受市民青睞呢,讓我們去一探究竟吧。
  • 恐龍蛋化石流失黑市調查:公司化收購 或流出海外
    勝利村一名雜貨店老闆告訴記者,在河源,普通人家裡有恐龍蛋化石並不稀奇,早年有些年輕人無所事事,到一些偏僻地尋找、盜挖恐龍蛋化石,也有一些人發現骨骼,「是有人靠這個發財,但是少數,多數人就是低價賣出去,賺得並不多。」
  • 福建首次發現恐龍足跡群化石 專家:相信還將發現恐龍骨骼、恐龍蛋...
    專家表示,福建在恐龍化石資源方面的潛力還很大,相信今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被發現,不僅恐龍足跡,還有恐龍骨骼,甚至恐龍蛋化石。恐龍化石的保存需要連續的陸相沉積巖。福建省東部由於燕山運動,被大量火山巖覆蓋,只有閩西和閩北有少量晚白堊世紅層。而且這些紅層零星分布在白堊紀華東南地區的大量斷裂帶之間,比較分散破碎,發現恐龍化石的難度很大。化石的探尋有時如同大海撈針,每次裡程碑式的發現之前可能是數年甚至數十年默默無聞的積累。「閩西紅層盆地中包含了大量植物化石和一些雙殼類化石,很多證據表明當時的古環境恐龍是可以生存的。
  • 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大多數恐龍迷,應該都看過《侏羅紀公園》吧?今天Abby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中華恐龍之鄉——河源。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這裡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是不是興奮的同時,有點自豪?畢竟這是在我們國家所擁有的。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探究下這個神奇的世界吧。來之前,我根據課本和電影裡的情節,想像過恐龍蛋化石的樣子。
  • 村民建牛圈挖出恐龍蛋化石 兩天挖出30多枚
    地質專家聞訊趕到該村,於27日又挖出一窩30枚恐龍蛋化石。據專家初步鑑定,該地恐龍蛋屬扁圓蛋類,賦存地層為距今約1億年的白堊系上統時期。昨日,記者來到西王村,採訪了恐龍蛋化石發現的經過和幕後故事。開山建牛圈 驚現恐龍蛋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地方叫寨溝。村民王彥峰介紹,他準備在自家屋後修建一個牛圈,但因場地有限,他決定開挖部分山體。
  • 這個地方,隨處可撿到恐龍蛋化石,是侏羅紀時代恐龍樂園!
    其中一隻被聲音和電控制的模擬霸王龍,抖著頭髮尖叫。它威力強大,栩栩如生,讓人懷疑它是幾億年前闖入侏羅紀公園的。展覽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恐龍產房》、《恐龍足跡》和《恐龍故鄉》。分別展出了17000多個不同大小、形狀和種類的恐龍蛋,以及許多恐龍骨骼化石個體和眾多恐龍足跡化石模型。
  • 廣東一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專家:確實是恐龍蛋化石
    廣東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一周之前,家住中山市坦洲鎮的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在該溼地公園附近的施工廢土中發現了一顆巨型橢圓石頭,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推測極有可能是恐龍蛋化石。目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強博士已趕往現場辨認,認為該化石為紅層,廣泛分布於廣東地區,一般有著7000萬年至9000萬年的歷史,其與「恐龍蛋」化石的形成有密切關係。此前一周,11月15日,市民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散步時,在查看附近工地的施工廢土時,意外發現了這塊石頭。「這確實是恐龍蛋化石。」
  • 趙宏亞小鵪鶉帶飛大夢想
    □本報記者馬丙宇通訊員崔興輝秦雨  見到趙宏亞,今年才32歲的他早已成了延津縣有名的鵪鶉養殖大戶。他通過科學養殖,年收益達百萬元,讓小鵪鶉帶飛起了致富夢想。  趙宏亞是延津縣塔鋪街道南孟灣村人,他致富不忘鄉親,帶動周邊村莊的養殖戶共同養殖鵪鶉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