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兩岸關係從經貿、「外交」領域又延伸到網絡,「維基百科」的編輯內容近來成為另類角逐戰場。
臺灣「中央社」7日援引英國廣播公司(BBC)此前的報導稱,如果詢問谷歌或蘋果智能助手Siri「臺灣是什麼?」它們之前會回答稱:「位於東亞的一個國家。」但從9月開始這個問題的答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份」。原因在於這類搜尋引擎或對數字語音助理的答案都會先導向「維基百科」,而目前「維基百科」內容成為兩岸的編輯角力場。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維基百科」的中文詞條僅從文字上分為簡體與繁體,內容則完全一致,說明使用中文的地區都是對同一個詞條修改,並且看到的內容也是相同的。臺灣聯合新聞網評論稱,「維基百科」被視為一種社會運動。目前,全世界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維基人」協助維護及貢獻內容,「這只是維基百科編輯戰爭其中一場戰事而已」。香港政治風波爆發後,「維基百科」相關內容一天內就被反覆更改高達65次,爭議點主要聚焦於語言用詞,包括在「示威者」與「暴徒」之間的反覆修改。BBC表示,「維基百科」有22篇政治性敏感的條目,在近段時間遭到所謂「傾向性編輯」高達1600次。
對於這種現象,島內外有不少解讀。臺「中央社」稱,「當地緣政治的戰場延伸到如同維基百科的網絡空間,這股網絡編輯角力已然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現象」。(餘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