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家裡條件有限沒穿過啥好看的鞋子,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穿新運動鞋好是羨慕,時常都想自己要是能穿上一雙嶄新的運動鞋有多開心;可能是童年的影響,長大後可以少吃點也得買一雙自己喜歡的鞋。正如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也是有關一雙鞋的故事。
《小鞋子》是由馬基德·馬基迪於1997年執導的伊朗劇情電影,一對兄妹與一雙小鞋子的故事,是獻給成人的童話,喚醒人們對童年遙遠的記憶,進而想到貧窮生活與單純、天真、善良、快樂之間的關係。
故事開篇男主小阿里在修鞋店取回妹妹的鞋路過一家商店買土豆時,把妹妹唯一的鞋弄丟了;為了不被父母責備,向妹妹保證一定會找回丟失的鞋子,要妹妹先不要告訴父母。
但事與願違始終沒能找到,第二天妹妹要去上學沒有鞋穿,小阿里只能叫妹妹先穿自己的鞋子去上學,在妹妹放學的路上再換自己穿(註:當時伊朗由於宗教原因男女分開上學只上半天);就只有兩兄妹同穿一雙鞋上學在彼此上學放學的途中更換。
雖然妹妹百般的不樂意還是只能如此,每天穿著哥哥又大又髒的鞋子上學,妹妹為了哥哥不遲到時常放學後就一路奔跑到換鞋的地方;因為鞋太大不慎跑丟了,掉進水溝雖最終遇人相助撿起,但被阿里責備跑得慢還把鞋弄溼了而留下傷心的淚水。
一雙鞋兩個人穿兄妹倆在此期間遇到不少讓人心酸的故事,在此期間學校宣布由省裡舉辦的長跑比賽時,原本想參賽的阿里看著自己唯一的一雙破鞋只能無奈放棄。
在初選賽發榜時阿里看到季軍的獎品是一雙嶄新的運動鞋,為了妹妹能夠有一雙自己的鞋阿里鼓起勇氣找到老師想要參加比賽。阿里未參加預選賽老師自然不同意,老師看著阿里流下傷心的淚水最終還是決定給阿里一次單獨測試的機會。
在賽場上阿里拼命的奔跑,不時回頭,在落後時想起妹妹就奮力跑,跑太快又放慢腳步因為他要的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他只有第三名,第三名有妹妹的新鞋。
可能是跑得太久已精疲力竭,當跑完終點時摔倒的阿里被老師扶起時,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跑了第三名嗎? 老師」老師卻說「為什麼是第三名 好孩子 你拿了第一」聽到自己得了第一阿里沒有獲勝的喜悅而是沮喪。因為拿不到新鞋就不能兌現對妹妹的承諾。多純真的少年,多可愛的哥哥。
故事終時阿里將受傷的腳浸泡在水中魚兒環繞著遊,一種和諧與寧靜與小男孩生活的貧窮困窘呈反差。
故事沒有太華麗的詮釋,導演通過平鋪直敘的常規線性敘事手法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看著小阿里的成長。以一個極其簡單樸素的故事將觀眾帶回到純真的童年世界。小阿里一家的淳樸善良、對妹妹的愛和對貧窮家庭的小孩對父母的理解敘述得恰到好處。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