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你我皆好。」
大家好,我是南北。
前幾天偶然在微博上看到歌手毛不易關於內向型性格的一段採訪,其中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一直覺得內向不是性格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種,我們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
1
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因此會對相關話題比較敏感。
也一直都知道,在大家的認知裡,內向其實就是一個貶義詞。
「悶」,這是一直以來大家對性格內向的人最直觀的印象和評價,也許現在用「宅」和「喪」來描述會更合適。
內向,是不被大多數人喜歡的。
落落大方、妙語連珠,才是普世價值觀的正解。
我聽過最惡毒的話是:「學習成績好有什麼用,不會說話以後長大了照樣沒出息。」
仿佛前途和未來僅由性格就可以決定,而內向是一種缺陷,是能被人任意嘲諷而無可反駁的原罪。
知乎上也有很多相關的問題——
性格內向的人到底有多累?
如何改變性格內向的自己?
你們如何看待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搞好人際關係?
性格內向的人到底有多累?
……
更多的話題則是「性格內向的男生/女生適合XX工作嗎?」
為什麼不會有「性格外向的人適合XX工作嗎?」這類的討論?
因為大家在潛移默化中都覺得內向不如外向,只有性格開朗外向才能在人際關係、職場工作、個人感情等各方面混得開。
2
我甚至覺得,內向的人其實是一個弱勢群體。
求職過程中,面試時侃侃而談的人永遠優越於侷促話少的人;
一個家庭中,開朗愛撒嬌的孩子永遠比一貫沉默的人更受寵。
2019年由柯佳嬿、許光漢主演的電視劇《想見你》熱播,除了男女主人公的愛情外,還有一個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陳韻如為什麼黑化」。
我想,是因為太壓抑、太難過了。
所有人都喜歡黃雨萱,媽媽、弟弟、同學和李子維,所有人都覺得陳韻如「超級討厭」,甚至包括她自己也這樣覺得。
明明兩個人有著一模一樣的臉,只是性格不同。
明明陳韻如也是一個那麼優秀的女孩。
而在現實中,由於性格內向被區別對待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又有多少個「陳韻如」活在痛苦中不為人所知呢?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坦然地欣賞和接受自己的性格。
很多人會為自己的內向感到自卑和怯懦,會努力想要改變自己的這種性格。
但結局往往適得其反。
用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形容非常貼切: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讓人心疼。
明明不想去聚餐、不想去KTV、不想團建,但為了讓自己顯得合群一點,拼命強迫自己去參與、去融入;
明明不是自己的事,但為了迎合別人,也硬著頭皮幫忙做。
最後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和精力,卻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3
因為假裝出來的合群和外向,終究不是真的。
正如陳韻如不可能成為真的黃雨萱一樣。
陳韻如黑化了,因為她既不能真正地像黃雨萱一樣開朗外向,又看到了明目張胆的偏愛,於是不甘心回到過去黑暗的世界,於是她想「借我一點你的時光,許為一點美好難忘」。
最後的最後,她陷入了抑鬱,從廢舊大樓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勉強來的外向,最後只會讓自己越來越不快樂。
就像人家說的:「你不快樂是沒有好好愛自己,且常常因為別人而消耗著自己。」
4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其實常常覺得不公平,因為大多數人都對我們的這種性格有著很深的偏見和誤解。
沉默寡言、孤僻、陰鬱、自卑……幾乎全是貶義的詞彙。
但關於外向和內向的科學定義是這樣的——
外向者:外向者的能量來源於外部世界(如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形形色色的人們、不同的場合和事物)。長時間的置身事外、沉思、獨處,或只與一人呆在一起難以使他們感覺興奮;他們愛社交、活躍、開朗、自信、勇於進取,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內向者:內向者的能量來源於自身內在世界(如思想、情緒和觀念)。他們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更容易體驗到不舒服的感覺,由此需要限制自己的社會交往,以免被過分小號。他們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
我喜歡這樣的定義。
因為它只是單純地把性格分類,並沒有否定哪一方,客觀、公正。
內向只是不善言辭、參與社交比較少,但並不意味有更多負面的東西,
相反,內向的人內心世界豐富,思想深邃細膩,能夠獨立工作、決策謹慎、富於想像、有智慧、有勇氣、有遠見、有創造力,更重要的是,不過分依賴外部世界。
三毛說:「不要依賴他人給你快樂。」
內向的人,不需要依賴他人來獲取能量和快樂,這一點,外向的人永遠做不到。
相反,就像上面提到的,「你努力合群的樣子真讓人心疼」,合群的團體活動只會消耗我們的能量。
所以,外向和內向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都只是性格的一種,而性格,不能成為一個人被否定的理由。
希望環境能夠越來越好,大家對內向的人都多一點理解和包容,少一點苛刻和偏見。
這是來自一個天生性格內向的人最大的希冀。
5
雖然目前看來這個世界更偏愛外向者,但內向的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
畢竟取悅自己,才是最高級、最適宜的活法。
希望大家都不要隨風雨破落,失去自己的樣子。
像東野圭吾一樣——
做一個有態度、有原則,又有自己性格的人,不去迎合,寧可沒人喜歡,但這樣是我自己。
別為難自己,活得像你自己就行了。
-END
作者 | 南北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