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座寺廟正殿不供佛,被日本4500萬信徒奉為祖庭

2020-12-14 鄭姐看電影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

文章字數|1126,閱讀約3分鐘

有道是"五百年風光看北京,五千年風光看山西",山西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佛教文化令人目不暇接,擁有一批在歷史上有影響的千年古剎。其中,位於呂梁市交城縣石壁山的玄中寺,是中國佛教淨土宗的發祥地之一,在佛教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玄中寺創建於北魏延興二年(472年),因寺院四周石壁陡峭,又稱"石壁寺"。自北魏至隋唐,玄中寺先後入駐了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三大祖師:曇鸞、道綽、善導,使淨土信仰從士人階層迅速傳播到民間,玄中寺建立的"甘露義壇"與長安的靈威壇、洛陽的惠山壇並稱"全國三大戒壇"

唐朝時,日本僧人圓仁到中國學習淨土宗教義,從此佛教傳遍日本。後來,日本僧人玄空開創了日本淨土宗,他的弟子玄心開創了淨土真宗,這兩個宗派的4500萬信徒都把玄中寺當作自己的祖庭。信眾來中國訪問時,也會到玄中寺參拜

歷史上,北魏孝文帝、唐太宗、唐德宗、憲宗和蒙古世祖曾多次賜封玄中寺。唐貞觀九年,太宗李世民重修該寺,並賜名"石壁永寧寺"。元太宗高闊臺十年(1238年),賜名"龍山護國永寧十方大軒忠禪寺"。在元朝皇帝的支持下,玄中寺的下院多達40座,遍布華北各省。

玄中寺建築依山而建,除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的天王殿和明代牌坊外,其餘建築均為近代重建。天王殿也是寺廟的大門,對佛教感興趣的遊客會發現,天王殿中明代泥塑的四大天王手持法器,與其他寺廟完全不同,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大雄寶殿是玄中寺的主殿,殿內正中供奉著阿彌陀佛的木像。作為淨土宗的主要信仰對象,西方終極世界的開創者阿彌陀佛被認為能夠引領佛教徒走向"西方淨土",因此玄中寺的大雄寶殿並不像其他寺廟一樣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而是單獨供奉阿彌陀佛

玄中寺最值得一遊的文物,是40多尊歷代石刻造像和碑刻。除北魏造像殘片、唐代戒壇碑、寺莊山林四碑、石壁寺鐵彌勒造像頌碑外,還有一塊刻於元元八年(1271年)八思巴文的碑刻極為罕見,該碑正面為八思巴文,背面為漢文,堪稱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

沿著石階繼續向上攀登,就到了玄中寺的最高點——千佛閣。這座建於元元三年(1266年)的建築,因亭內供奉著600多尊小坐佛而得名。令人遺憾的是,原建築於1949年7月被毀,現存建築於1955年由國家投資重建,登閣俯瞰石壁山美景

玄中寺於1920年被日本僧人發現於呂梁山,每年都有大批日本佛教信徒前往朝拜。日本佛教淨土宗建元長老一生八次拜謁玄中寺祖庭,並以"玄中寺"二字分別為自己的三個孫女命名。1983年菅原長老去世後,他的部分遺骨也被安放在玄中寺,書寫了中日友好的又一段佳話。

我背上背包,帶上相機,自己一個人去旅行,走過那些沒有你的城市。很久以後才真的懂得,原來一個人也可以很好,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

相關焦點

  • 國內最良心的寺廟,不收門票齋飯還免費,是日本佛教的祖庭所在地
    對於寺廟,我想大家都非常的熟悉,雖然佛教對於我國來說是一個從國外傳入我國的宗教,但是自從來到中華大地上,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迅速,以至於現在發展到成為了我國的第一宗教,有著無數的信徒,而且佛教的道場也就是寺廟數量也是越來越多,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會有至少一座寺廟的存在,有的地方,一座山上就有幾十座寺廟的存在,可以說寺廟發展的真的非常好。
  • 浙江「最被忽視」的寺廟,李白在此留下墨寶,被日本僧人尊為祖庭
    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再繼續呆在家裡,他們有時間更願意出去玩一玩,也不願意當個家裡蹲。但是,旅遊二字就意味著花錢,你出去一趟就會產生一大筆的花銷,這時的你就會感慨錢是真的不經花。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家寺廟,還是一家能夠免費的寺廟。
  • 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天台宗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宗派,並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天台宗創始人智覬(538—597年),俗姓陳,18歲出家,聰明好學,23歲拜慧思為師。公元567年到金陵(今南京)。不久,開始講《法華經》。智覬認為大乘佛教《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眾經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法華經》認為人人都具有佛的本性,這是與生俱來的。
  • 佛教八大宗派祖庭:雖很多已成為旅遊景區,但仍是教眾心中聖地!
    佛,意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慈恩宗又名法相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
  • 陝西佛教寺廟系列遊之——遊覽大興善寺(密宗祖庭)
    東為鐘樓,上懸「天聲」牌匾。大興善寺的鐘、鼓樓是本寺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好像是明代的,它們位於大雄寶殿前廣場東西兩側。西為鼓樓,上懸「地音」牌匾。大興善寺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五方佛造像,東西兩側供奉二十四諸天,後側供奉海島觀音、善財童子和龍女。殿內梁柱懸掛五副楹聯。大興善寺為中國漢傳佛教密宗祖庭,在密宗裡,供奉的主尊佛是「五方佛」。
  • 【原創】山西文水則天廟正殿年代的存疑
    山西文水縣南徐村傳說為武則天故裡,村中有一座紀念武則天的則天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正殿官方斷代為金代,在正殿的門板上有金皇統五年(1145年)題記,或為斷為金代的主要原因
  • 西安這座寺廟 供奉世界上唯一「舌舍利」 古井煙霧升騰實屬罕見!
    由於「中觀三論」為佛教三論宗的創立提供了經典,所以鳩摩羅什被尊為該宗初祖,草堂寺也被奉為三論宗祖庭。此外,鳩摩羅什還譯出佛教論書《成實論》,草堂寺又被視為「成實宗」的祖庭。數百年後,唐代高僧、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圭峰宗密禪師(780—841)在草堂寺著書講學,草堂寺又被視為華嚴宗祖庭。
  • 中國最貴寺廟,造價28億,供奉868座佛像,秒殺日本金閣寺
    搜圖編輯日本金閣寺又稱鹿苑寺,位於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京都,寺廟以貼滿了金箔的舍利殿為代表,所以又被叫做金閣寺,這座渾身金光的寺廟同樣顯露著土豪的氣質。那麼同樣豪氣的逼人的兩座寺廟,上海靜安寺和日本金閣寺,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 西安一寺廟,和《妖貓傳》一僧人有關,是日本人非常仰慕的寺廟
    在我國,外來宗教,經過幾千年來不斷的融合發展,逐漸的本土化,現如今,在我國,佛教的寺廟數不勝數,今天我們就去一個寺廟,這裡和陳凱歌的《妖貓傳》有關,這裡和日本有關,這裡和日本高僧有關,這裡就是青龍寺。尤其是空海(號弘法大師)拜密宗大師惠果為師,學習密宗真諦。回到日本後創立真言宗,成為開創「東密」的祖師。因此青龍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聖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所以日本人非常的仰慕。
  • 京都現存最古老的寺廟,卻不如清水寺有名,內有日本第一高的古塔
    京都是我個人很喜歡的旅行目的地,作為日本的古都城,布局上完全仿唐長安城為藍本,留存千年,至今成為處處充滿東方神韻的城市。漫步在這座千年古都,即使沒有固定行程,隨意遊走,也總會在不經意間遇到一些充滿文化氣息或歷史記憶的地方。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京都17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東寺」。
  • 日本寺廟耗資200億重修「極樂淨土」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位於日本京都的東本願寺的正殿「阿彌陀堂」已經完成了全部內部修復工程,將於11月21日起重新面向公眾開放。
  • 成都寺廟火了,香火曾中斷30年,靈驗不輸山西五臺山,門票僅2元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跟我們國家的傳承有很大的關係,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同樣也是一座寺廟,它的靈驗程度不輸五臺山。02這座寺廟就是位於四川成都龍泉驛區的石經寺,依山而建的它,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對於當地人來說,這座寺廟是非常的靈驗的,他們認為在這座寺廟許下的願望都會有所實現
  • 盤點日本十大古老寺廟
    日本佛教屬於北傳佛教之一,經唐朝傳入日本,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據不完全統計,日本約有7萬5千座寺院、30萬尊以上的佛像。世界最古老的木造寺院法隆寺,以及最古老的佛典古文書都保留在日本。佛教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日本的文學、音樂、美術和日常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去日本旅遊,寺廟是必選的目的地之一。
  • 全世界「最變態」的寺廟,不供佛像供女性內衣,不愧是日本人
    每年來中國遊玩的國外遊客,人數正在逐年增加,與此同時,中國遊客意識到出國遊的樂趣,喜歡去一些東南亞國家旅行,東南亞國家主要有日本、韓國、泰國、緬甸和越南,但是在日本有一座全世界「最變態」的寺廟,不供佛像供內衣,如今成網紅景點,不愧是日本人。
  • 蘭州有座寺廟爆紅,被稱為西北的「優秀宮殿」,而且門票居然免費
    總是談論佛教寺廟和建築,中國有許多佛教建築,今天我想談談伊斯蘭的一座寺廟,這類建築的主要特點是純淨而充滿活力,大部分是白色或綠色,至少給人一種舒適的印象,此外,伊斯蘭教信徒眾多,約有10億人,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亞洲,今天我們就聊一下蘭州有座寺廟爆紅,被稱為西北的
  • 山西大佛寺,其中大佛曆經十數次地震仍毫髮無損,真是令人震驚!
    每當人們談起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陝西、河南等地,但其實山西才是發源地的真正代表,那裡的文化歷史內涵極其豐富,而且近年來山西的經濟實力增長越來越快,旅遊業發展趨勢也比較好。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有一座大佛寺,建於金代皇統二年。
  • 龍山寺:難得一見的千年古剎,臺灣省400多座分院的祖庭
    鎮內,有龍山、鳳山兩山對峙,這樣的風水寶地之下,自然少不了一座千年古剎,因其坐落於龍山山麓,便被人稱之為「龍山寺」。傳說,寺廟最早建於東漢年間,一位古天竺高僧一粒沙來到安海,看見當地一顆亭亭如蓋的巨大樟樹,枝繁葉茂的樟樹白日裡濃蔭遍地,為過往的人們遮陽擋雨。
  • 日本神道文化:全國8萬餘座神社 深刻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
    說起日本的「神社」,大家可能腦海裡第一個閃現的恐怕就是「靖國神社」了,因為經常在新聞裡看到,沒錯靖國神社也是日本的神社之一,只不過供奉的是二戰時的戰犯。但是,日本其實還有眾多的神社,這些神社所發展出的神道文化也在深深地影響著日本國民的生活,據說日本境內大大小小的神社就有8萬多座,信奉神道教的人多達九千多萬。
  • 蒙古國第一座寺廟:充滿濃濃的中國味道,曾因蘇聯遭到巨大破壞
    最初的蒙古族主要以信奉薩滿為主要信仰,但後來在皇室的影響下,藏傳佛教引入蒙古並被列入為國教,額爾德尼昭便是這個時期蒙古出現的第一座古寺廟。蒙古的佛文化,就是從額爾德尼昭寺流傳出去。經過數百年的傳教,這裡不僅是信徒的信仰聖地,也是蒙古的佛學院。
  • 此廟供奉著15尊「肉身佛像」,專家鑑定為真身佛,腳骨清晰可見
    佛祖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文化影響深遠,並且在我國取得了長期的發展,直到今天,佛家的影響仍然深入人心,很多家庭會供奉各種佛像,鄉村城市也會建佛家寺廟,在這些寺廟中,我們看到的佛像一般是用黃金、石頭和稀有木材人工製作的,都是佛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