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變50億 達州財政資金小投入撬動產業發展大資金

2020-12-12 瀟湘晨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城霖 袁敏

12月3日清晨,達州萬源市固軍鎮三清廟村,薄霧縈繞的半山腰上,千畝茶園綠得誘人。「今年財政(資金)支持了483萬元,比去年幾乎翻了一倍。」茶園主人、萬源市蜀韻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胡云海說。

有了產業扶持資金鋪底,胡云海乾得更起勁,又自籌600餘萬元投進茶園:安裝噴灌設施、建好產業便道,添置2套嘗試茶葉酒的釀製設備。

變化,不只發生在萬源的茶山。變面面俱到為精準發力,變單一投入為多元撬動。今年以來,達州通過推動財政支持方式的不斷創新,以2.5億元的市級財政資金「小投入」,撬動縣級財政、金融機構等約50億元的「大資金」投向重點產業發展。

「面面俱到,反而面面不到。」達州市財政局局長李敏介紹,在以往運行模式中,達州三次產業扶持資金支持範圍大、扶持產業多,致使支持力量不集中,難以培育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支柱產業。今年,達州摒棄「大水漫灌」,圍繞重點推動的「6+3」產業集群發展,遴選出一批財政資金重點支持的產業。最終,共有5種產業及5個園區,進入達州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名單。

重點對象精準鎖定,錢從哪裡來?達州有配套「組合拳」。

市縣兩級資金緊密捆綁。按照「縣級多投入、市級多獎補」方式,達州市級對縣級產業扶持資金投入進行動態績效管理,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實現「市級統籌、市縣聯動」。在傳統工業強縣大竹,縣級財政今年已投入工業產業扶持資金1.5億元,比去年增加0.2億元,資金重點投向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該縣獲得來自市裡3300萬元二產業獎補資金,比去年增加800萬元。

花錢必問效。對資金運用績效評價結果不好的縣(市、區),獎補資金則回收注入市級「產業資金池」,另做統籌安排。

強化財金互動。「企業貸款難,先要邁過銀行風險控制這一關。」李敏介紹,達州通過整合政府性風險基金,做大市內中小擔保企業和金融機構,採用「撥改貼、撥改擔」新方式緩解銀行「不敢貸、不願貸」的焦慮。今年以來,達州用投向政府擔保機構和貸款貼息的1500餘萬元財政資金,撬動金融機構向三次產業11.21億元的貸款投放。

「今年1000多萬元的新增投入,有一半來自政府的獎補和銀行貸款。」堅守茶園,胡云海信心滿滿,「下一步把旅遊搞起來,不僅賣茶,還要把茶園風景賣成錢。」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5億變50億 達州財政小投入撬動發展大資金
    有了產業扶持資金鋪底,胡云海乾得更起勁,又自籌600餘萬元投進茶園:安裝噴灌設施、建好產業便道,添置2套嘗試茶葉酒的釀製設備。變化,不只發生在萬源的茶山。變面面俱到為精準發力,變單一投入為多元撬動。今年以來,達州通過推動財政支持方式的不斷創新,以2.5億元的市級財政資金「小投入」,撬動縣級財政、金融機構等約50億元的「大資金」投向重點產業發展。
  • 達州市「四破四變」 創新財政支持方式
    如何用財政「小資金」撬動產業「大發展」,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當前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關鍵舉措。然而,隨著產業的發展,部分政策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三次產業扶持資金存在「統籌拉動能力不夠明顯、撬動引領效果不夠突出、分配使用不夠及時、績效管理不夠到位」等問題。
  • 重慶衛視|3.25億政府補助 撬動企業研發投入55億元
    市財政局表示,去年以來,我市已下達重大新產品研發成本補助資金3.25億元,撬動了企業增加研發投入55億元,帶動產品市場銷售額超過630億元。在位於南岸區的中科芯億達公司,研發人員正在對新一代智能電機驅動晶片進行優化升級。與傳統晶片相比,這款晶片融入了智能化故障檢測等新技術,功耗降低了一半,銷售額已超過8000萬元。
  • 瞭望|鄉村振興資金投入短缺、土地浪費突出、產業發展受限怎麼辦...
    作為全國33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之一,河南長垣市先行先試,近年來統籌推進「三塊地」改革,建立城鄉統一土地市場,著力破解鄉村振興資金投入短缺、土地浪費突出、產業發展受限等三個「老大難」,構建起一套以土地制度改革引領鄉村建設行動的支撐體系,成為中部農業縣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生動樣本。
  • 財政部:投入資金超972億 全力保障小型水庫安全運行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在會上表示,從1998年以來,支持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到現在累計安排了資金超過了972億元,支持大概6.9萬座小型水庫實施了除險加固。吳奇修介紹稱,「十三五」期間,財政部持續加大了對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的補助力度。在維修養護方面,從2019年起,財政部從中央水利發展資金中補助資金14.5億元提高到今年的18億元,增長了24%。
  • 海南日報數字報-3億資金:黎村苗寨致富「催化劑」
    「我們累計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和興邊富民行動資金611萬元,給便文村修路、改廁、拉水等,逐步完善基礎設施。另外,培育了種桑養蠶、蜜蜂養殖等一批特色產業項目。」省民宗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  便文村的變遷是興邊富民行動資金髮揮撬動作用的一個縮影。
  • 財政助脫貧 資金效益高(財經眼)
    野三關鎮常務副鎮長田向東告訴記者,2017年這裡成立農業開發公司,帶動了整村農業產業發展,而財政資金正是借力產業開發的增值效應,以資產收益扶貧的形式,讓貧困戶持續獲得分紅。湖北省財政廳副廳長劉輝文解釋,所謂資產收益扶貧,就是縣級財政資金管理部門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財政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鄉村旅遊等項目,把以此形成的資產折股量化給村集體,建立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脫貧、固富效應。「那幾座大棚就是財政扶貧資金投入建設的,資產屬於村集體。農業開發公司必須按照6%的年收益給村集體回報。
  • 最高50萬資金扶持!2019年度建德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項目申報...
    (二)申報範圍:1.園區(集聚區)、平臺項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類項目。對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文創小鎮以及文創公共服務平臺等,單個項目根據項目投入的1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資金扶持。
  • 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精打細算使用財政資金
    50%以上」……《政府工作報告》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不過項目投入大,籌措資金有難度,多虧了減稅降費措施極大地緩解了公司的現金流壓力,讓我們有餘力對設備進行升級換代。」公司董事長劉錦蘭介紹,2019年度公司節能節水項目投資享受了所得稅優惠137.8萬元,減少的各類汙染物排放又讓企業年節約環保稅資金60多萬元。「今年,我們公司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就新增減免稅近200萬元,獲得感實打實。」
  • 「筆電之都」重慶加快回血:400多億中央直達資金已分配99.8%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塗興永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汽車是重慶工業的重要支柱,上半年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2.2%,較一季度有明顯回升,5、6月份當月增速都在20%以上,7月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方面,重慶將推出一系列促進產業發展舉措,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是重點工作。
  • 估值百億飛貸:撬動建行數億資金放貸 中興創始人侯為貴曾是大股東
    這正是飛貸從成立以來就引以為傲的「普惠金融業務模式」,從銀行和持牌金融機構獲得資金,然後基於收集的數據對貸款人進行評估,快速放貸。飛貸APP運營方為深圳中興飛貸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興飛貸),其100%持有網際網路小貸公司深圳市研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簡稱研信小貸)的股權。
  • 美國核電站退役資金空缺高達700億美元
    爆出的計劃是,英國核電退役將在120年內花費1770億美元去完成。英國的退役費用,從財務上看於相當於建設欣克利角核電站費用。新建核電站由於超預算及超期問題,需要在發電後35年內以150美元/MWh的價格出售。而同時期英國的陸上風能與太陽能發電售價低於50美元/MWh,海上風能低於100美元/MWh。
  • 滁州市四個突出推動「小果子」撬動富民「大產業」
    制定《滁州市創建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實施方案》,將薄殼山核桃納入林長制改革發展「三棵樹」戰略目標重要內容,以沿江、沿淮平原區和19個國有林場等為重點,規劃到2025年薄殼山核桃發展面積達50萬畝,重點打造3個「碧根果」特色小鎮。突出政策扶持。
  • 江蘇各級財政部門防控資金充裕保障 減稅降費雪中送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疫情防控需要,並出臺減稅降費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筆筆真金白銀投向抗疫一線,一項項惠企惠民政策護航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提供了有力支撐。
  • 前10月PPP投資已超1.2萬億元 多路萬億級資金加速湧入「兩新一重」
    2014年以來,累計在庫項目8500個,投資額13.3萬億元;其中,籤約落地項目5914個,投資額9.5萬億元,開工建設項目3609個,投資額5.6萬億元。  專項債資金也在加速落地。2020年,全國人大批准安排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75萬億元。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全國地方新增專項債券發行35466億元,已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資金已支出3.06萬億元。
  • 匈牙利政府投入4200億福林扶植經濟發展
    原標題:匈牙利政府投入4200億福林扶植經濟發展 來源:駐匈牙利大使館經濟商務處5月6日,匈財長瓦爾高表示,匈政府共向經濟保護措施及經濟發展和創新運營計劃(GINOP)投入4200億福林(約合12.95億美元)發展資金。
  • 一戰過後,德國發展經濟、發動二戰的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德國,喪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產地和一半以上的鋼鐵產業。 至於德國的海外殖民地,不好意思,全部都被戰勝國瓜分了。 除此之外,德國還需要賠償1320億馬克,相當於33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 《深圳市文化產業專項資金資助辦法》政策解讀
    為了適應文化產業創新發展需要,助力發展更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我市制定了《關於加快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深圳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資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 昭通市大關縣財政:整合涉農資金 「整」出大格局「放」出新活力
    按照《大關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使用方案》,明確要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的方法程序、組織保障等,在打消部門顧慮的同時,賦予部門施策和資金使用的自主權,切實增強統籌整合能力,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方案確定了統籌整合使用的資金範圍是各級財政安排用於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資金:一是中央層面18項資金和省級層面22項資金。
  • 四川「政擔銀企戶」聯動扶貧,撬動貸款13.7億,帶動3萬...
    2017年,他在當地銀行貸出扶貧小額信貸資金2萬元,發展了10畝茵紅李。今年,收入達到5.47萬元。從幾乎沒有收入,到年入5萬多元,黃安華向記者感嘆:「沒有小額信貸政策,我們想做事也沒有錢,發展產業只能空想。如今生活好了,住宿條件也好了,比以前安逸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