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女入宮,三次為乾隆懷上龍胎,死後乾隆親自寫詩悼念

2020-12-24 騰訊網

古代社會,受醫療水平限制,女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不僅嬰兒成活率較低,就連生育的女人都有很大危險,即便是在太醫雲集的後宮,妃嬪因生育而丟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數,比如說康熙原配孝誠仁皇后,就在生育皇子胤礽時,死於難產。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乾隆後宮,一位死於難產的妃子,她就是忻貴妃。

忻貴妃戴佳氏是一名來自滿洲鑲黃旗的女子,祖父為長史道禪,康熙年間,忻貴妃一家原本屬於包衣奴才,因家族有一女子被康熙納入後宮,並生下皇子,全家才獲得了抬旗的榮耀,這位被康熙納入後宮的戴佳氏女子是成妃,成妃所生的是皇七子胤祐,成妃便是忻貴妃的堂曾姑祖母。

到了忻貴妃父親那蘇圖這一代,戴佳氏一家的門第愈發提升了,那蘇圖歷任多省總督,官至兵部尚書,乾隆十四年,那蘇圖署理河道總督,不久便死於任上。

當時忻貴妃實際上已經到了選秀的年紀,因父親那蘇圖去世,只得暫緩,一直到乾隆十八年,18歲的忻貴妃才迎來了選秀入宮的機會,她毫無意外地被乾隆選中,乾隆一看是功臣之後,便將其封為忻嬪,賜居鍾粹宮。

忻貴妃入宮後,便迅速地獲得了乾隆的寵愛,在短短的三年內,生下了兩名公主,即皇六女與皇八女,然而,不知為何,忻貴妃所生的兩個女兒,都沒能成活。

乾隆二十八年對忻貴妃來說,是很走運的一年。

這一年的八月,乾隆先是下旨將忻貴妃詔封為妃,隨後在十二月,太醫又診斷出忻貴妃再次懷上了龍胎,這真是讓忻貴妃大感意外。乾隆也非常高興,早早地便派接生的嬤嬤姥姥前去伺候,然而,就在轉過年的四月,宮中卻突然傳出忻貴妃去世的消息,這令乾隆十分傷心,忻貴妃甚至還沒來得及接受妃位的冊寶與冊印,便匆匆的離開了人世。

乾隆下令為忻貴妃輟朝五日,這是很高的禮制了,此外,還下令以貴妃禮制為其準備喪禮,乾隆親自來到忻貴妃棺前祭奠,並賦詩一首:「午日承歡寧可缺,西宮新戚祇宜忘。(註:時有忻貴妃仙逝甫過輟朝五日之期)無悰未免猶些子,懶看椒塗進艾囊。」

死因推測:關於忻貴妃的死因,史料中並沒有記載,不過從忻貴妃去世的時間來看,基本上與她臨產的時間相吻合,因此推測忻貴妃大概是死於難產,抑或是流產。

不管怎樣,忻貴妃是乾隆後宮佔據重要席位的一名妃嬪,她不僅出身名門,還得到了乾隆的寵愛,三次懷上龍胎,可惜的是,這個女人名不太好,年紀輕輕,便因生育丟掉了性命,真是讓人十分惋惜。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

相關焦點

  • 這個女人死後,一人上奏乾隆:皇上應該立皇后了,乾隆:拖出去斬
    乾隆知道皇后體弱,整日又處於悲痛之中,以目前的狀態,皇后是否還適合隨行東巡?這個問題使得乾隆陷入猶豫,正在這時,欽天監又奏陳:「客星見離宮,佔屬中宮有眚。」這裡所謂的「離宮」則是指夜空上的六顆星星,早年被命名為「離宮」。
  • 歷史上真實的香妃,27歲入宮牌子被翻掉漆死後乾隆罷朝三天嗎?
    歷史上真實的香妃,也就是乾隆的容妃和卓氏,和卓氏二婚,傳說身體有異香「玉容未近,芳香襲人」,和乾隆可謂恩愛一生,卻無子嗣,死因成謎。 和卓氏入宮時已經27歲,且是被前夫休妻,和卓氏家族斷然不敢將這樣的女子送給乾隆。也是「政治聯姻」開出了愛情的花朵,可是不能結出愛情的果實。
  • 她13歲被納入後宮,深受皇寵,與令妃相抗衡,死後乾隆親自祭奠!
    乾隆十八年,戴佳氏到了參加選秀的年齡了,估計差不多13歲左右,憑藉顯赫的家世和出眾的個人條件,戴佳氏毫無疑問地被選入後宮,初封便是忻嬪。像戴佳氏這種出身的八旗秀女一般初封為貴人,戴佳氏能夠初封為嬪,可見乾隆對她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戴佳氏入宮之後便迅速地獲得了皇帝的寵愛,筆者在此做了一個統計,從乾隆二十年開始,一直到乾隆三十一年,乾隆一共有四位皇子(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和四位公主(六、七、八、九、)共九個子女降生,其中六個是令妃所生,剩下的兩個便是戴佳氏所生。
  • 難怪後宮嬪妃大多數無身孕,甄嬛卻能屢次懷上龍胎?太后一語道破
    導語:女子的一生無外乎嫁個夫家,生兒育女罷了,後宮女子只是希望得了皇帝的寵幸,有個孩子相伴罷了,一入後宮深似海,後宮嬪妃本就很多,得皇帝寵幸就是一大難事,能懷上孩子的更是稀少,後宮嬪妃大多數無身孕,就是奉為貴妃的端妃和華妃也都無子嗣,甄嬛卻能屢次懷上龍胎?這是為何?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十年給乾隆生6個孩子,還有一位皇儲,為什麼乾隆始終不立她為後?
    公元1765年2月,35歲的乾隆帶著自己的嬪妃們,開始了第4次南巡,出發之前,一片其樂融融,結果到江南的第二天皇后烏拉那拉氏就被遣送回宮,究竟怎麼回事呢?
  • 乾隆一生女人眾多,那他最愛的是誰?看名單就知道了!
    說到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估計大家也就是看過了《延禧攻略》才開始了解這樣的一個人吧,作為有名的風流皇帝,乾隆的妃子自然是少不了啦。根據記載,乾隆一生有41個妃子,那麼他最愛的是誰呢?看死後陪葬名單才知道,最愛的只有這幾個。
  •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貴妃,未生一子,卻死於難產,乾隆親自祭奠!
    導讀:貴妃在清朝后妃制度中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等級,因皇后在世時一般不設皇貴妃,所以一般情況下,貴妃是後宮的第二主位,甚至有人以貴妃的身份統領過東西六宮,比如說康熙的溫僖貴妃,雍正的熹貴妃等。今天筆者要講的是乾隆最寵愛的一位貴妃,不過這位貴妃卻著實死得蹊蹺。
  • 令妃因懷孕不能服侍乾隆,把身邊宮女獻給乾隆,後宮女離奇去世
    就比如說赫赫有名的令妃她曾就是宮女,後來被乾隆所看中成為了統攝六宮的皇貴妃,甚至最後還被追封為孝儀純皇后,其實除了令妃之外,她身邊的一個宮女曾也被乾隆那如果後宮他就是瑞貴人。瑞貴人是索綽羅氏,來自內務府正白旗的一名包衣。不過她雖身為包衣,但並不出身下賤,因為在清朝有很多包衣世家,他們和那些八旗世家相比,更能得到天子的信任,擔任高官的人也不少。
  • 極盡巧思,件件都是乾隆時期玻璃胎畫琺瑯鼻煙壺中的精品!
    此件或為《活計檔》所記,雍正九年(1731) 燒成「黑地琺瑯五彩流雲畫玉兔秋香鼻煙壺」。清乾隆 金屬胎掐絲琺瑯與畫琺瑯西洋人物雙耳鼻煙壺銅胎鋪首雙耳圓瓶,瓶頸肩為掐絲琺瑯,上有如意紋及纏枝番蓮紋,瓶身畫琺瑯,雙面以西洋卷草開光,內彩繪西洋母子圖,餘以各類花卉為飾。
  • 她是乾隆最疼愛的女兒,五歲封固倫公主,死後享受皇帝待遇
    四年後,同敬老豆寶親王弘曆即位於太和殿,係為乾隆皇帝。隨後,同敬都跟隨阿媽富察氏搬入咗紫禁城,佢哋仔乸搖身一變,一個成為大清國嘅中宮皇后!,一個成為大清皇帝嘅嫡公主。由於同敬系中宮皇后!所出,又長公主,乾隆帝對佢自然千依百順,將其奉為掌上明珠。
  • 乾隆最討厭的女人:生前尊為皇后,死後無名無分
    這些都是戲劇性的演繹,但又能從中窺出些許歷史原貌的大概便是她與乾隆的感情深淺。 乾隆與富察皇后鶼鰈情深,有寵妃高氏時時取悅,與純妃論古說今,就連小小貴人都身懷龍裔。 唯獨與她不鹹不淡,客套間更見生疏。 歷史上不知是否有淑慎其人,但確實有輝發那拉氏。
  • 乾隆皇帝的最後一個妃子,看她的畫像,才知道什麼叫「美若天仙」
    這位公主叫伊爾根覺羅氏,她是乾隆後期最受寵愛的公主。實際上,她和乾隆的年齡差距還是很大的,當時進宮的時候,她還是個天真的19歲少女,和未出嫁的伊爾根氏相比,乾隆皇帝完全可以做她的外公——畢竟當時的乾隆是一個66歲的花甲老人。十九歲嫁給乾隆為貴妃,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有一副讓女人羨慕的花容,以致乾隆到了花甲之年,都不得不為之動容。事實上,她也是乾隆末年的后妃。
  • 被乾隆親封異姓王的福康安,真的是乾隆的私生子嗎?
    但在乾隆時期,卻有一位臣子死後被破格追封為「鐵帽子王」,他並非愛新覺羅的子嗣,但乾隆待他近乎親生兒子,此人便是福康安。 她不幸早逝後,乾隆還寫了許多悼念的詩,可惜的是他們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璉和皇七子永琮接連早夭,並未留下子嗣,因而身為富察皇后嫡侄的福康安,便深得乾隆愛護。乾隆還將福康安接入宮中親自教養,待他同親生兒子一般,並寄予厚望。但福康安如此深得乾隆的器重,卻沒有和兩個哥哥一樣娶公主為妻,令人費解。因而野史和民間傳說中常有福康安實為乾隆私生子一說,但是否屬實卻無從考究了。
  • 她是乾隆最後一個妃子,與乾隆相差幾十歲,卻因一個小事而逝
    這麼長的待機時間,乾隆的一生也過得十分瀟灑,他在位期間多次下江南遊山玩水,又從民間收羅了大量的美女充實後宮,被載入史冊的妃子就有40多位,更別要說其他沒有記載在案的宮女嬪妃。就在現代的影視劇中,大部分也是展現乾隆皇帝風流的一面,比如《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就算乾隆年紀大了,也不忘到民間挑選美女充實後宮。
  •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卻因難產而死,乾隆難過後將其追封為貴妃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閱歷歷史,身入其中,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她是乾隆最寵愛的妃子,卻因難產而死,乾隆難過後將其追封為貴妃。之前小編也給大家講過大清歷史上因難產而死的女子,不過前面所講的卻並非這篇文章要給你們說的這位。
  • 令妃屍身百年不腐,果真是被乾隆毒殺?3大證據,替乾隆洗脫嫌疑
    這種化學藥物的出現,有兩種可能:1、令妃生前被人下毒謀害;2、令妃死後被人藥物處理。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將令妃所出皇十五子永琰,秘密立為皇位繼承人,寫入傳位詔書;而令妃則「巧合」的病逝於兩年以後的乾隆四十年。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那拉氏可以說是乾隆皇帝最早的一批嬪妃之一,早在雍正十二年時,那拉氏便嫁給了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皇帝為側福晉,在當時的寶親王府之中,那拉氏的地位僅次於福晉富察氏,而後來成為貴妃的高氏此時只是一名侍妾身份,身份地位遠不及那拉氏。入府便被封為側福晉,源於那拉氏高貴的出身。
  • 歷史上乾隆真的有那麼喜歡青櫻嗎?
    而在《如懿傳》中,乾隆弘曆從少年時期就傾心於皇后的侄女青櫻,後期更是為了說服太后,讓她從潛邸回到宮中,遲遲不肯冊封一眾嬪妃,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青櫻作為皇后烏拉那拉氏的侄女,剛開始是想把她指給養子三阿哥的,卻遭到三阿哥嫌棄,後面到了弘曆娶親,皇后為了家族榮耀讓青櫻參選,只是弘曆的母親是鈕祜祿氏,沒有反對這門婚事而已。
  • 看似風流的乾隆皇帝,心頭自有他的白月光
    祖父以及父輩都在朝為官,是標準的出身名門。富察氏出身高貴,長相清麗脫俗,又受過良好的正統教育,端莊賢淑,所以當她十六歲在皇室選妃中脫穎而出一點也不奇怪。當時的皇帝還是雍正,四皇子弘曆(即後來的乾隆帝)是雍正帝內定的儲君人選,而富察氏是雍正欽點的嫡福晉,可以說富察氏的一生大富大貴已經是註定的了。
  • 臺北故宮裡的乾隆洋彩欣賞
    清宮琺瑯彩瓷分兩類,一是瓷胎畫琺瑯(琺瑯彩),一是瓷胎洋彩。兩者均是盛清時期宮廷工藝的曠世傑作,深受清高宗寶愛,藏之於乾清宮,供皇帝幾暇賞玩,傳至今日已是極其珍貴稀有的藝術精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乾隆時期琺瑯彩系瓷器多達五百件以上,多完成於乾隆五至九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