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最討厭的女人:生前尊為皇后,死後無名無分

2020-12-24 騰訊網

《延禧攻略》中的嫻妃,也就是輝發那拉淑慎,劇中只見得她先是溫婉賢淑,品行高潔,又因命運捉弄,突遭變故,性情有變。

這些都是戲劇性的演繹,但又能從中窺出些許歷史原貌的大概便是她與乾隆的感情深淺。

乾隆與富察皇后鶼鰈情深,有寵妃高氏時時取悅,與純妃論古說今,就連小小貴人都身懷龍裔。

唯獨與她不鹹不淡,客套間更見生疏。

歷史上不知是否有淑慎其人,但確實有輝發那拉氏。

清高宗繼皇后輝發那拉氏,鬱鬱而終時,不過四十九歲。

而她一生的悲劇源於那場不幸的婚姻。

她遇見他,在不對的時間,開始就是錯的,便也難挽大局。

《清史稿·后妃列傳》中記為「皇后烏拉那拉氏」,經考察已更正為「輝發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被賜冊成為寶親王弘曆的側福晉時,不過才14歲,弘曆比他大七歲。

彼時弘曆身邊早有妻妾,且與髮妻感情甚篤,輝發那拉氏的到來於弘曆而言不是自願,而是無奈接受。

輝發那拉氏雖已算家道中落,但祖輩卻是赫赫有名的輝發王貝勒。

為了籠絡老牌滿洲的族人,她與他的婚事是板上釘釘,無可反駁的事。

尚且年幼的她,就這麼懵懵懂懂嫁給了尚是親王的他,初時,大約也有過幾日虛與委蛇,客氣安撫。

但不甚熟悉的女人又怎及得上滿院子的奼紫嫣紅,風情萬種。

而孤身嫁過來的她,也不知道怎麼如使女高氏一般能討得他的歡心,她會做的大概只能是在夜深人靜時,蜷在床頭髮呆,看著蠟燭燃盡,直達天明。

莫說與他建立情誼,那時的她,大概連情愛為何都還未曾想清,只是記得做個本分的婦人,不給他添麻煩,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地過好此生。

而這種婚姻最是可悲,由利益而起,沒有感情基礎,各自營生,形同陌路。

近在眼前,卻相對無言,形同擺設的夫妻關係最傷人。

她在嫁給他的時候,大概並沒有想到過,她的老實本分於他而言意味著什麼。

在爭奇鬥豔的女人堆裡,要求個中庸,那就只能是籍籍無名。

但女人的偏愛,只會讓男人有恃無恐。

雍正十二年,也就是她剛嫁給他的第二年,雍正爺將高氏超拔為側福晉,這其中不乏他的功勞。

這種破格提升,無疑是狠狠打了她的臉。

可她不能說什麼,也沒有她可以置喙的餘地,於他而言,也許她只是府裡的物件罷了。

如果不是如此,為何後來她嫁給他的十來年,都未曾有過子嗣。

乾隆二年,大封六宮,她明明早就是側福晉,卻只被封為妃位,屈居於高貴妃之下。

對於這種種,她選擇了隱忍。

那些年的側福晉的生活,讓她明白了,求不得的不強求,能攀附的絕不鬆手。

故而,他才能看在皇后富察氏的面子上,給了她封號。

人人都說,輝發那拉氏對皇后恭謙有禮。倘若乾隆能對她青眼相待,她又何必對別的女子卑躬屈膝,這無疑是無奈。

深情不得,便要求得一席之地。

這種聰明的決定,也為她後來成為繼皇后打下了堅實基礎。

皇后富察氏與太后鈕鈷祿氏都對她讚賞有加,連帶著別的嬪妃也不敢太欺負她。

只是為妃十來載,她膝下無子,丈夫亦無絲毫憐惜。

眼見著別的女人一個接一個地為他生孩子,她也難免將滿腔委屈寂寥吞入腹中。

卻還得時不時自我安慰,這宮牆裡的女人,寂寞的又何止她一個。

即便有他的恩寵,也未必能保得一世榮華安樂。

若是不這般自我遣懷,她亦不知要如何說服自己去接受這扭曲的夫妻關係。

什麼是夫妻關係?是像他與富察氏那般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吧。

那她有算什麼,也許只是個局外人,空有一紙婚約罷了。

由憐憫維繫的關係,多半不會太長久。

乾隆十年,封高氏為皇貴妃,為的是給舊病復發的高氏衝喜。

皇太后鈕鈷祿氏平日裡被她百般討好,遂也建議立她做「嫻貴妃」。

乾隆是孝子,雖心有不滿,但也遂了太后的意。

高氏皇貴妃做了沒多久,便病逝了。乾隆十三年,那個德高望重,才華與美貌並存的皇后富察氏也去了。

籍籍無名許多年的輝發那拉氏,終於熬到了出頭之日,那些年的養精蓄銳終於要有了結果。

皇太后提出要立她為後,乾隆這次卻沒有完全妥協。

在他看來只有富察氏一人才配做他的皇后。

乾隆寫詩說:「六宮從此添新慶,翻惹無端意惘然。」

甚至還說「朕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遽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

意思是說,乾隆與富察氏伉儷情深二十餘年,覺得冊封輝發那拉氏為皇后還是太早了。

不是沒有憤懣,但輝發那拉氏還是要忍,最強勁的兩個對手都被她熬死了,她不信此生就真無機會。

終於,在她三十來歲的時候,她等來了這個機會,他眼裡終於看到了她。

乾隆十六年,他懷念富察氏的時候,起了些對她的憐憫之心。

他給了她四年的恩澤,或者說施捨更恰當。

三十五歲高齡的她,終於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先後生下了皇十二子永璂後又生皇五女,二十年又生下皇十三子永璟。

但憐憫終究不是愛,更遑論深情。

那時節,永璟出生之前,忻貴妃戴佳氏也生下了皇六女。

想來他對她的感情太過勉強,維持不過四年就已變了心。

真道是:「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不求佳偶天成,但求好聚好散。

女人沒有得到愛情時,反倒能夠安之若素。

但在嘗過愛的甜頭之後,便就吃不了寂寞清秋夜的涼了。

輝發那拉氏一忍幾十年,換來這般結果,心已化作煙塵。

怨恨與不甘都將被她藏在了心底,落了鎖,未想再打開。

又是十年的悽風苦雨,深宮之中幾十年,在身邊的伺候的丫鬟,鬢邊都有了花白。

原以為早已心如止水的心,卻還是能因了皇帝而蕩起漣漪。

乾隆又要南巡了,還說了要帶輝發那拉氏,還要給輝發那拉氏過生辰。

雀躍驚喜,然後換來更大的失望與怨懟。

四十八歲千秋,到底誰能千秋萬載,只道是天涼好個秋,遍地哀愁。

在輝發那拉氏舉起剪刀剪掉自己頭髮的那一刻,她大概是萬念俱灰了。

要知道,滿人女子剪髮,是大罪!

有人說,她是因了乾隆南巡江南又看上了一個煙花女子,想納入後宮而起。

也有人說,是他要納令貴妃為皇貴妃遭到她的反對。

個中緣由,可能只有乾隆與輝發那拉氏才曉得其中原委。

但無論是何種說法,都脫不開他的不顧情分。

這是壓在她心底的鬱結,終在一朝被全數激發,讓她再也顧不得什麼隱忍禮數,形如瘋癲。

滿族習俗裡,只在皇太后和皇帝駕崩之時,皇后才能剪髮。

輝發那拉氏此舉無疑是觸了他的逆鱗。

乾隆說,她在詛咒他和皇太后死。

於是命人將輝發那拉氏送回宮中,還削減了她的一應用度。南巡之後,他收回了她手中的四份寶冊,奪走了她的一切。

本來不過是露水之恩,到頭來視如仇敵,這段婚姻於她而言,何其不幸。

「猶恨東風無意思,更吹煙雨暗黃昏。」

不過一年,輝發那拉氏默默離開人世間。身後之事,辦得極度潦草,只按皇貴妃之例行事,還將輝發那拉氏與純惠皇貴妃合葬於一個地宮。

一國之後成了皇貴妃的下屬,也沒有神牌祭享。更成了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後世也只能叫她一句「清高宗繼皇后」。

清高宗正是乾隆。

周國平說:「好的婚姻是人間,壞的婚姻是地獄。別想在婚姻中尋找天堂。」

在錯的時間遇到錯的人,再所難免,相伴走過一段便是緣分。

他不愛你,何必強求?

緣盡了,不求流連忘返,但求好聚好散。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風流多情的乾隆一生共有三位皇后,最愛的是富察氏,最寵的是魏佳氏,而最討厭的則是烏拉那拉氏,最悲慘的同樣也是她。烏拉那拉氏是滿清的八大姓氏之一,要說這個家族是真的厲害,歷史上總共出了三位皇后,可見非同一般。第一位是皇太極的孝烈武皇后阿巴亥,努爾哈赤非常喜歡自己這個皇后,值得一說的是著名的攝政王多爾袞便是阿巴亥的兒子。
  • 乾隆皇帝為什麼,討厭他的第二個皇后?
    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兩位正式冊封的皇后,排在首位的是乾隆皇帝第一個皇后富察氏,同時皇后富察氏也是乾隆皇帝一輩子最愛的那個人,在乾隆皇帝心中是白月光的存在,在皇后富察氏去世後,乾隆皇帝從此之後性情大變,從之前的寬仁的君王變成了後來嚴苛的君王。
  • 乾隆為何對他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很討厭,她到底做錯了什麼?
    貴為皇后的烏拉那拉氏去世後連個諡號也沒有,她也是清朝唯一一個沒有諡號的皇后,而且她的葬禮也不是皇后的規格,僅為貴人規格,最過分的乾隆還不許給她設立牌位。究竟烏拉那拉氏做什麼事兒會讓乾隆如此討厭她?何況,烏拉那拉氏前有個乾隆寵愛的富察氏 ,後面又有令妃魏佳氏和容妃和卓氏(也就是傳說中的香妃)。雖說乾隆最愛的人是自己,但在所有的妃嬪中,富察氏是他的最愛。
  • 多情的乾隆一生究竟有多少女人?有兩個難分伯仲
    後宮這麼多美人,雨露均沾不大可能實現,那麼就看乾隆皇帝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誰了。 因為種種原因,乾隆皇帝有過三個皇后,除孝儀純皇后是死後被追諡,還有兩個皇后分別是孝賢純皇后,烏拉那拉皇后。
  • 這個女人死後,一人上奏乾隆:皇上應該立皇后了,乾隆:拖出去斬
    乾隆帶著皇后、皇太后坐於車駕之內。三人並未一車,乾隆端坐輕步輿中,其外是兩駕鳳輿分伴左右,裡面坐著皇后與皇太后。隨行隊伍中,還有朝中的文武大臣,一律普通衣飾,騎馬護佑兩旁。 二月二十二日,東巡隊伍到達河源屯,此地距離曲阜只有兩日路程,便駐地停歇。巧合的是,當天恰是皇后三十七歲生辰,乾隆帝遂命人就近駐紮,籌辦宴席,慶祝皇后千秋令節。
  • 乾隆一生中最愛的三個女人,兩個讓他愛不釋手,一個卻被他親手毀掉
    他的一生中一共有后妃41人,皇后3人,3人都是他最愛的女人,但是最終的結果和待遇卻是天差地別。 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皇后的去世對乾隆的情緒及個性造成相當大的影響,繼而引起朝廷內外一場不小的風波。」富察皇后16歲嫁給弘曆,是弘曆的第一位女人,也是初戀。兩人的感情十分深厚,即使弘曆當上了皇帝兩人也相敬如賓。
  • 乾隆一生當中的三個皇后:分別是最愛憐、最痛恨和最無奈
    現在有很多清廷宮鬥劇,很多宮鬥劇喜歡把背景放在乾隆時期,這或許是因為乾隆時期的清朝還算一個盛世,但小編以為更多是因為乾隆的感情經歷確實比較曲折。乾隆有三個皇后——富察氏、那拉氏、魏佳氏,兩個是生前冊封,一個是死後追封,而這三個皇后也分別代表乾隆最愛憐、最痛恨和最無奈三種情緒。
  • 乾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除了富察皇后和令妃,還有誰?
    富察氏16歲與弘曆結婚,37歲離開,給乾隆皇帝生了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在他們20年的婚姻生活中,弘曆對皇后很尊重,處處庇護。富察皇后因為生下小兒子得病,乾隆很難過,寫下「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當初盼夢熊。」在乾隆的心中,富察不僅是皇后,也是他心中唯一的硃砂痣,他一生中唯一的妻子。
  • 祖孫兩人一同進入乾隆的後宮,祖母成為皇后,孫女卻失寵一輩子
    只不過一人受盡榮寵,貴為皇后,一個卻默默無聞,終身失寵,命運差距之大,令人唏噓不已。 這對祖孫就是出自富察氏家族的女子,當然不可能是親祖孫,一個是大名鼎鼎的名臣米思翰的孫女,一個是米思翰的玄孫女,兩人同宗同族,輩分上相差了兩輩。祖母富察氏被雍正欽點為乾隆的嫡福晉,後來成為孝賢純皇后,孫女卻只是一個貴人,連妃子的名分都沒撈到。
  • 乾隆這一生最厭惡痛恨的女人竟然是烏拉那拉如懿?
    但小說終究是小說,在真實的歷史上,如懿的命要比小說裡苦多了,她非但不是乾隆的愛侶,而且長期被乾隆冷落,最後成為乾隆後半生最厭惡,最痛恨的女人,這是怎麼回事呢?您聽我慢慢來解釋。(乾隆最喜愛的女子是他的嫡妻,雍容華貴的好女人富察皇后)有,首先從各種官方檔案和民間筆記裡都表明,乾隆皇帝最喜歡的是他的嫡妻富察皇后,不管是當榮親王時期還是登基稱帝後,弘曆的一顆心始終都撲在富察氏身上。
  • 乾隆皇帝及皇后、貴妃的真實畫像,堪稱大清皇家的顏值擔當
    圖為清高宗乾隆皇帝20歲左右的畫像,眉清目秀。帝名愛新覺羅·弘曆,生於1711年,卒於1799年,享年89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實際掌權63年多,是中國歷史上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孝賢純皇后,滿洲鑲黃旗人,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
  • 名存實廢,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乾隆繼後那拉氏斷髮為哪般?
    這位歷史上很獨特和很悲催的皇后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由於她生前因斷髮問題與丈夫乾隆關係鬧得非常差,所以她死後沒有被乾隆追諡皇后名號,以至於在歷史上大家都不知該如何稱呼她,只能稱呼她為乾隆繼後。那拉氏是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雍正親自指婚給了還是皇子的乾隆做側福晉,但是那拉氏在乾隆的女人之中並不算是最受寵愛,無疑乾隆一生摯愛的是原配妻子富察皇后,其次則是非常寵愛慧賢皇貴妃高氏。
  • 十年給乾隆生6個孩子,還有一位皇儲,為什麼乾隆始終不立她為後?
    ,竟然剪下自己前額的頭髮,要知道滿人最忌諱剪頭髮,烏拉那拉皇后此舉可以說是在詛咒乾隆! 「剪髮事件」發生後,烏拉那拉皇后被乾隆視為仇人,直到烏拉那拉皇后病死,乾隆都沒有看她一眼,死後還以貴妃之禮下葬,不設神牌、無祭享,可見乾隆有多恨烏拉那拉皇后!
  • 乾隆一生女人眾多,那他最愛的是誰?看名單就知道了!
    說到清朝時期的乾隆皇帝,估計大家也就是看過了《延禧攻略》才開始了解這樣的一個人吧,作為有名的風流皇帝,乾隆的妃子自然是少不了啦。根據記載,乾隆一生有41個妃子,那麼他最愛的是誰呢?看死後陪葬名單才知道,最愛的只有這幾個。
  • 皇后位置懸空 乾隆為什麼不封令妃為皇后呢
    眾多周知,乾隆前半期最愛的便是富察皇后,後半期最寵的就是令妃了。令妃是為乾隆生的子女最多的嬪妃,共生下四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十五皇子永琰還被立為了儲君。但是直至令妃去世,乾隆也未將其封為皇后。這是為什麼呢?
  • 在看《如懿傳》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歷史上的輝發那拉氏皇后
    她比弘曆小七歲,十六歲的時候就被雍正選為弘曆的側福晉。有時候我在想,雍正的眼光和審美真的可以,為兒子乾隆挑選了好幾個不錯的女人,除了一眼看中富察氏選為嫡福晉外,臨終前還將高氏和輝發那拉氏選為側福晉。影視文學作品常常喜歡將她們互為反派以凸顯出戲劇效果,事實上,能夠被雍正認可的女人,多半還是靠譜的,無論修養還是面貌。 乾隆登基第二年,身邊的女人大多獲得冊封,富察氏為皇后,高氏為貴妃,輝發那拉氏被冊封為嫻妃。封號「嫻」在內務府《鴻稱通用》中記載的滿語為「elehun」,意為「安和的、恬靜的」。
  • 乾隆的皇后去世,大臣上書加個封號,乾隆回了十二個字,太戳心了
    如果評說清朝最風流的皇帝,乾隆絕對其中的翹楚。他生性風流,六下江南,尋花問柳,以至於把她的第二位皇后烏喇那拉氏氣得削髮出家。 她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貴為國母統領後宮。但卻因為一次難尋,被打入冷宮,雖未被廢,但死後卻按皇貴妃禮儀下葬。實在可憐,她就是烏拉那拉皇后。
  • 同為乾隆妻子,《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與嫻妃待遇為何天壤之別?
    簡樸的打扮並沒有影響富察氏的形象,乾隆就稱讚過富察氏皇后「姿容窈窕」。雖然富察氏皇后對自己要求嚴格,卻對後宮的其他嬪妃十分寬厚,以至後宮上下,全都對富察氏皇后十分尊重。有了富察氏皇后打理好後宮的事務,乾隆才可以安心的處理前朝的事情。像富察氏皇后這樣能夠穩定大後方的賢內助,乾隆怎麼能不喜愛呢?富察氏皇后不僅能力優秀,與乾隆也非常相愛。
  • 乾隆最恩寵的是令妃,生娃最多的是純妃,為啥立皇后時卻選嫻妃?
    乾隆13年,即1748年,孝賢皇后病逝了。中宮皇后的這個位置出現了空缺,需要另立新皇后統領後宮,後宮妃子蠢蠢欲動,圍繞著皇后位置之爭上演了一出宮鬥大戲。在這齣戲中,有兩個人勝算最大,其一是令妃,其二是純妃。
  • 乾隆繼後那拉氏:從受盡寵愛到忤旨斷髮,只因嫁入無情帝王家
    乾隆皇帝即位後的一個月,那拉氏與乾隆潛邸時期的妻妾們都得到了晉封,那拉氏被乾隆皇帝封為嫻妃,「嫻」字在滿語中有著「安靜、恬靜」的美好寓意,乾隆選擇這個字作為那拉氏的封號,由此可見,在乾隆皇帝心中,那拉氏應該是一個性子不錯的女人。這時的那拉氏在乾隆皇帝的後宮之中排名第三,僅次於皇后富察氏和已經被封為貴妃的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