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廣東省的安排,全省普通高中高三、初三年級學生將在明天(27日)正式返校。回校後的學習生活會有什麼改變?有升旗儀式嗎?體育課會怎麼上?近日,記者採訪東莞市多所中學了解到,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學校的日常管理將有不小變化,需要學生和家長共同配合,確保安全有序返校學習。
各校將實行錯峰上下學
疫情未發生時,走讀學生多是自行上下學。疫情期間開學複課後,學校對走讀學生也提出了新要求。記者發現,各學校都將錯峰上下學,並要求學生保持間隔。
以石龍三中為例,該校初三年級有將近600學生,學校按班級,讓學生分兩批進入校園,每批入校時間為10分鐘。放學時,也同樣分批放學,先上學的班級先放學。
為了防止學生扎堆,石龍三中還將在校門口開放4條通道,其中兩條通道安裝智能門禁系統, 除了體溫檢測功能,系統還具備人臉識別、師生身份識別管理、協助三防建設等功能。石龍三中辦公室主任黃小勇介紹,「智能門禁檢測從開始檢測到檢測完成大概只需要兩秒鐘,通過這樣的技術設備,可以對一定面積的往來人群進行測溫和篩查,避免了人員排隊量體溫造成的密集狀態,降低了風險。」
常平恆正學校教學副校長李觀榮介紹,該校初三學生共有120人左右,學生上下學的方式主要為走讀和校車接送,除了嚴格按時間表錯時錯峰上下學,還要求學生放學後,立即離開校園,不能逗留;上下學時,儘量不要結伴而行,跟同學保持1米以上距離,儘量不與他人發生肢體接觸,不在路上逗留,不去同學家做客。
上下學儘量不坐公交車
各學校對學生上下學途中乘坐的交通工具,也給予了各種提醒。光明初級中學提醒,返校前,同學們需做好居家防護,減少外出,減少聚集,做好返校準備。如有條件,學生返校儘可能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如需乘坐,務必戴好口罩,做好自我防護。同時,建議家長朋友們做好學生上下學途中防護,減少社會交往,保障家人安全。
石龍三中建議,疫情期間,有條件的家長儘量接送學生上學(家長及車輛一律不進入學校),提倡學生步行或由家長單獨接送,儘量避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如果必須乘坐,需做好個人防護戴好口罩,記下車牌號。
「到校上課前,學生在家需進行體溫檢測,並在有關的微信小程序上如實填寫自身健康狀況,體溫正常的同學憑健康卡,根據學校安排的時間錯峰進入校園。」常平恆正學校李觀榮副校長說。
記者了解到,不少學校都在校門口附近劃定了緩衝區,方便家長接送學生。家長送孩子到校後,在緩衝區等學生完成返校檢查後方行離開。
寄宿制學校全封閉管理
據了解,疫情期間,東莞各寄宿制學校實行封閉管理,師生員工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學生未經批准一律不得離開校園。過去,一些高三學生會申請外宿,開學複課後,東莞中學等部分學校表示原則上所有學生要全宿,一律要求在學校住。此外,住宿期間學生不能串宿舍、串樓層。
東莞中學還提醒家長,要儘量減少外出,少接觸外人,做好防護,以防帶病毒回家傳染給孩子。此外,家長不允許送餐,接孩子要做好個人防護、即接(送)即走、避免聚集。
出於對學生的人生安全與學習時間等方面的考慮,不少學生的放假時間也發生著相應的變化。記者了解到,東莞中學高三學生以往每兩周都有一次離校休整時間,現初定復學後首月的離校休整時間調整為每月一次;東晉實驗學校初三學生的離校休整調整時間也計劃從每周一次調整為每兩周一次。
升旗儀式等大型集會取消
以往在學校,每周都會舉行升旗儀式,每天都有課間操。而疫情期間,學校開學複課後,學校取消了升旗儀式,受訪學校均表示暫時不設置課間操,改為室內鍛鍊。
東莞中學辦公室副主任李敏介紹,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師生聚集,將暫不組織集體升旗集會,而是改為室內進行。
記者從東莞中學、東莞市第六高級中學、石龍三中、東晉實驗學校、常平恆正學校等校了解到,學校也將取消開學典禮、升旗儀式等大型集會全部取消,待疫情徹底解除之後再行恢復。
除此之外,以往每逢課間操,學校校園內呈現出一番熱鬧景象,出於避免聚集的考慮,不少學校表示將暫停大課間的集體活動。常平恆正學校教學副校長李觀榮介紹,學校在復學後,將暫時取消在操場上舉行大課間活動,改為在教室內舉行室內鍛鍊。
東晉實驗學校也表示,該校將結合學生返校情況,制訂接下來的計劃,同時也在考慮組織學生在教室內做運動的可行性。
體育課鍛鍊以恢復體能為主
開學複課後,學生上體育課是否還需要戴口罩?
常平恆正學校表示,戶外體育運動如果在運動量大的時候或者人與人之間間隔足夠大,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適時脫下口罩。
由於學生宅在家裡兩個多月,不少學校表示,體育課剛開始會讓學生適當減少運動量,以恢復體能為主。東晉實驗學校張老師介紹,體育課的鍛鍊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恢復體能為主,第二階段根據中考項目進行調整鍛鍊。
防疫知識成學校必修課
當前,疫情尚未解除,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不少學校為此將疫情防控知識作為開學第一課。
東晉實驗學校張老師介紹,「我校心理老師前期已經對學生進行心理問卷調查,並對開學後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心理情況做出預判,並做好預案。開學當天的第一課會和同學們講解心理相關的調節方法。」
常平恆正學校教學副校長李觀榮介紹,疫情期間,學校通過線上教育給學生開展疫情知識微課程,在學生返校第一天,學校將安排一節防疫主題的班會課,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並且在每一周的班會課給學生們講解必要的健康防疫知識。
■建議
復學後,如何調整自己狀態?
心理教師來支招
初、高三學生開學在即,學生如何迅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更好地開展學習?近日,記者採訪了東晉實驗學校專職心理健康輔導老師管亞榮,為大家支招。
管老師表示,因為疫情,同學們經歷了一個特別的寒假,不僅假期無限拉長,還要居家網上學習。所以突然面臨開學,要回歸規律的學校生活,個別學生可能會因為跟不上學習進度出現焦慮等情況。例如在認知上,出現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情緒上出現不穩定,易產生消極情緒;行為上出現起床難、易遲到、不適應學校生活等;軀體上出現肌肉緊張、食慾下降、睡眠質量差等。
為此,她建議同學們首先要調整心態、儘快適應。作為學生要充分認識校園生活重要性,以平常心對待校園生活,並且嘗試讓自己接納目前的校園生活,坦然面對遇到的困難和挑戰。要主動適應校園生活,積極參與班集體及校園活動,讓自己儘快融入其中;需要轉變心態,培養自己認真細緻的一些好習慣。
另一方面就是學會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例如可以採用積極的心理暗示法,如「相信自己沒問題、我是充滿正能量的人、我是最棒的」等暗示語,也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勵志座右銘貼在自己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時刻提醒、激勵自己。
「深呼吸、正念冥想、巧妙轉移注意力等都是緩解當前焦慮不安情緒的小方法,希望同學們善於使用好這些小方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管老師介紹,學生還要學會做好情緒記錄,把自己的情緒狀態和心事用寫日記的方式記下來,這樣會使你越來越了解自己。
復學後,管老師建議學生們要儘可能的還原學校生活狀態,遠離手機、電腦這些影響我們學習的電子產品,減少外界幹擾因素,同時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摒棄假期裡懶散、無條理的行為表現。
此外,學生還要自覺調整生物鐘,保證早起早睡,早睡早起保持充沛精力迎接新一天的學習生活;保證午休時間,午休有利於下半天的學習處於良好狀態。
【來源:東莞時間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