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胡同出示特製「入門卡」,進校門出示「綠碼」…..20日上午,北京二中高三年級開學演練舉行。數十位學校老師排著長隊全要素演練學生開學場景。進校、晨檢、課間管理、午餐、午檢、靜校以及消毒等七個流程全部容納其中。
多部門協同在胡同口設防 學生憑特製「入門卡」進入
上午8點半,北京青年報記者剛走到二中所處的內務部街胡同東口就看到,胡同口早早就設置了卡口,所有二中學生在經過測溫之後,還需要出示特製「入門卡」才能夠走進胡同。
據北京二中校長薛麗霞介紹,為了保證同學們安全入校不聚集,二中第一時間聯繫街道,公安、城管、以及交通等部門,協同保障。「比如,我們上學期間實施錯峰上學,學生每天9點半上課,但有些學生家長會比較早送學生到校,交通部門就會在早上7點多上勤,疏導周邊交通。除此之外,學校還會派老師和幹部,啟動學生的驗證工作。也會跟胡同周邊的商店進行溝通,學生『閒逛』入店則會進行勸離,保證學生『兩點一線『,不交叉不聚集」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說,每所學校都在逐步落實開學細節。很多和二中一樣處在胡同裡的學校,開學時更會注意與屬地街道、交管、公安等部門協同合作,做好群防群控,保證學生「兩點一線」上下學,避免人流聚集。
進校門需出示健康碼 開學先交 「追蹤表」
入校時,二中工作人員會在校門口組織「學生」間隔一米排隊,檢查口罩佩戴情況,提示大家出示健康碼,「學生」依次快速通過測溫儀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人員可直接進入學校指定教室。將體溫異常人員迅速帶至體溫複測區。學校主管領導立即通知校醫按規定程序複測體溫。複測體溫正常者,登記在冊後,允許其進入教室。複測體溫不正常者,校醫報告主管校長,宣布啟動二中應急防控預案,按預案進行相應處置。
不僅如此,北京二中在開學前還為每名同學提前製作了十四天行程「追蹤表」,學生每天都需要填寫行蹤以及體溫檢測情況等信息,並在開學的第一天入校時交回學校。
樓道校園增設巡查崗 學生課間活動不串層
北青報記者還了解到,北京二中在課間、答疑等日常活動也都增添新要求。該校教學樓每層只設置4個行政班。學生進入教學樓後,將分散有序進入指定教室就坐。「我們學校本身教學班面積較大,滿足防疫需求,可以不拆班進行教學。」薛麗霞說,但是班級分布調整了。每層十餘個教室,4個為行政班教室,其餘為走班教室。「大部分學生分科走班,不用串層,減少人流交叉。」
同時,每層樓還會配備5名工作人員,隨時巡查樓道。「五位老師中有人負責提示學生注意保持距離、不扎堆,檢查口罩佩戴情況;有人提示如廁人員間隔一米,分散進入,規範洗手;還有人巡查教室保持通風情況等。」薛麗霞介紹。
教師在教研室組織學生答疑,也要提醒保持距離。二中高三年級一位英語老師說:「我們老師在二中學生答疑時也會提醒學生保持一米距離。趁著開學前,我打算利用小椅子等當『地標』,學生如果排隊答疑的時候可以有個一米間隔的參考。」
如果課堂突發異常情況,任課教師會給校醫打電話。學校第一時間聯繫家長時還會提供東城區定點發熱門診醫院等信息,提醒「家長」有篩查結果立即通知醫務室。班主任將其他「學生」轉至備用教室,學校物業中心在保健所、地段保健科大夫指導下,對該教室進行消毒。
學生錯峰用餐 用餐後所有學生再過「測溫門」
午飯時,學校將組織各班分批錯峰,從餐廳2號入口進入。工作人員引導「學生」嚴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消毒,按照指示路線保持一米距離有序排隊取餐。為了改善學生就餐環境,二中還將在午餐時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老師也會通過廣播柔聲提醒提醒學生不要交談等注意事項。餐桌上,還會擺放溫馨提示牌,提醒學生在餐前最後一刻摘口罩,就餐結束後立即佩戴口罩等。」薛麗霞介紹,學生錯峰用餐,保證學生一人一桌且同向就餐。用餐完畢按退場路線,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再沿指示路線由1號出口離開餐廳。
吃完午飯,工作人員還會引導所有用餐學生經過操場到測溫處進行午間體溫檢測。全部用餐學生通過測溫門後,導出午間測溫數據。
開學前設置過渡期 高三教學實行線上線下雙結合
目前,二中高三年級教研組和備課組已經做好摸底。薛麗霞介紹:「學生返校後會有一個過渡期,對居家學習進行梳理,未來的複習階段做到一生一策,精準複習。」
「此次高三年級率先開學,各校都有各自的特點,但共性是要在防疫安全前提下,保證學生要按科複習,教室輪換前會嚴格消毒。」李奕說,開學後也不是就停了線上學習,學習會將線上線下教學結合起來,比如有些學校會繼續進行線上個性化教學信息推送和答疑。
【來源:青瞳視角】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