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平樂》就像一首清麗的宋詞,還是要耐著性子才能品出真香。只是,我不太明白為什麼非要改成「官家+曹丹姝」為主線。實在不好嗑,因為太苦了。也許,之後的劇情將有逆轉。然而,《清平樂》都過去了大半——張貴妃還在作妖,董秋和、馮娘子將陸續有來。後宮缺的只是男人,並不缺美女。曹皇后還要面帶笑容來成全一個個女子,把她們一個個送上龍床。
02
「皇后」這個位置,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呆得住的。曹丹姝才貌雙全又如何?甚至,文武雙全又如何?也不能怪罪韓琦,那句「貌醜不至惑君」簡直就是一切錯誤的開始。即便說她「貌美惑君」,可能官家還是不會對她一見鍾情。官家心裡堵著,他喜歡的女人只能送走。曹丹姝,只是大臣給他選出來的女人。也是大臣,將她塞過來的。官家本能選擇抗拒,卻無可奈何。
03
其實,為什麼「帝後CP」會慘澹如此?就是,兩個人都讓「傲慢與偏見」帶偏了節奏!
《傲慢與偏見》那是英國作家簡·奧斯丁的名作,故事的結局是:伊莉莎白與達西先生都放下了傲慢與偏見,這才幾經辛苦地走在一起。太難了,真的太難了。而《清平樂》中的官家與曹皇后,也是如此。他們何來那麼多的傲慢?何來那麼多的偏見?總之,兩個人都很矯情。心裡都有對方,就是不說出來。
04
官家的偏見:
這個還用說嗎?只是聽到了韓琦的片面之詞——韓琦聽到的也是片面之詞。完全不靠譜的說法,就以為曹丹姝是個醜八怪。官家介意的並不是她的二婚,而是她的「醜」。醜得,連那個前夫都嚇得跳窗而走。對於外貌協會的人來說,「醜」就是原罪。即便知道真相,為時已晚。
官家的傲慢:
上朝的時候,官家被一群大臣懟來懟去。他要和他們周旋,已是耗盡心力。回到後宮,他最想找曹皇后說話。為什麼?曹皇后懂他。然而,曹皇后一直把自己當成「臣」。所以,官家在後宮還要和她花心思討論大事。官家的意思是,我可以告訴你。但,沒讓你發表意見好吧?
05
曹皇后的偏見:
可能,曹皇后會知道官家為什麼一開始如此嫌棄她。曹皇后哭完之後,痛定思痛:我不止是他的妻,更是他的臣。他不想讓我做他的妻,那我便好好做他的臣。以前我想著如果我是男兒身,可以幫他。現在看來,我做個好皇后便是,這也是極好的。所以,她與官家相處都是這種模式。
曹皇后的傲慢:
拜託,怎麼可以?去,學學隔壁張貴妃吧。皇后亦好、嬪妃也罷——你始終是個女人。哪怕不需要你低眉順眼,那還是溫柔一些比較可愛。然而,曹皇后的傲慢這是她最後的尊嚴。你不開口要我,我也不開口留你。這不只是女人的矜持,凡事過猶不及。官家與曹皇后,始終無法交心。
06
帝後如此,尋常夫妻更不例外。無端端的傲慢與偏見,真的很破壞感情。
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用愛打破僵局,傲慢與偏見真的要不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