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的張愛蓮,住院急需手術,費用400000,兒子得知後為難,病房門口和妻子電話商量,張愛蓮躺病床上裝睡偷聽。
兒子去年剛買房,當地核心學區房。現在是真沒錢。兒子跟母親簡單交代後,就直接回了家。
回家跟妻子商量,要不把學區房賣了?換個地段買,有個60萬的價差,急著出手價會稍微低些,先把手術費40萬解決再說。
妻子不吭聲,平時接送孩子,都是她騎電動。下班順利,20多分鐘事。要是搬到偏遠地方,接送孩子費事,夫妻倆為了工作準時,需要提前1小時起床,避開人流高峰。夫妻二人商量一整天,期間打遍親戚朋友電話,只勉強湊到8萬塊,距離離40萬醫藥費,杯水車薪。
沒辦法,看來走賣房這條路了。
後來男人說,賣了原來學區房,換到較偏遠地段,早上開車送孩子上學,妻子負責晚上接。住學區房時,6點半起床,現在換5點半。
它們的學區房掛了出去,開價230萬。這個價低於市場均價5-8萬,急著用錢沒辦法。
房源掛出去第5天,中介就來電話說,有人看中房要直接買。男子好開心,立刻跑去找醫生,讓儘快安排手術。下午去中介籤合同,醫院護士打電話來,說母親拒絕做手術,執意辦理出院,和主治醫生在辦公室鬧了一通,然後就找不到人了。
兒子立刻往醫院方向趕,在公園的池塘邊,找到了母親。母親說:「住院快半個月,你們不說到底什麼病,就是讓我安心休息,我反正老了,在哪躺都無所謂。可現在家裡弄得賣房子治病,我肯定是得了絕症了。」
「我都快70的人了,不怕死。你們這麼辛苦才買的房,為我這個快入土老太婆,房子都整沒了,不划算,這個浪費錢的手術,我不會去做。」
兒子握住母親的手:「媽,雖然房子賣了,我們不是沒地方住,只是換個偏點地方,弄個小套先住著。我和媳婦都年輕,在奮鬥幾年,到時再換個大點房子。你才60度歲,做了手術恢復好,還能再活30年,向100歲挺近。」
68歲的張愛蓮看著兒子,兩人四目相對,眼眶溼潤。
心結解開,張愛蓮的手術很成功,身體恢復很好。醫生也說,心情對健康恢復特重要,樂觀開朗心情,積極配合治療,科學運動。現在的張婆婆經常和朋友分享:「我這個第二次生命,起碼要活30年,要賺回本錢啊。」(網友投稿)
營養師程寧: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親情無價,房子沒了可以再賺,但是親人卻是僅此唯一的無價。
【關注】營養師程寧 ,專注減肥及養生。
每天收穫【健康、有趣、有料乾貨】,讓身體健康,讓思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