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國家危機中,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也被重視起來了,現在中國年輕人心中,國家的分量也是越來越重。加上軍旅題材影視劇的影響,年輕人參軍報國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每年都有許許多多的人報名參軍。
進入部隊的第一天開始,軍旅生涯就正式開始了,年輕的士兵有一股拼勁,他們都渴望能夠在部隊中發揮自己的作用。艱苦的部隊生活會慢慢的磨礪他們,但是他們遲早也要離開部隊,所以很多人希望在部隊服役期間能夠立功,拿到一枚軍功獎章。
中國的軍工按照大小被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想要得到一枚軍功獎章就得有相應的功勳,在軍隊中,拿到二等功和三等功獎章的人很多,但是獲得一等功的人很難看到,這是為什麼?部隊中「一等功」是什麼概念?獲得到底有多難呢?接下來看看老兵怎麼說,看完就漲知識了。
三等功在軍隊中將對而言容易得到,想要得到三等功,需要服役期間有突出表現,在服役時長足夠之後基本上就有資格獲得三等功了。並且如果在服役期間參加行動,出色完成任務或者是對人民群眾有著重大貢獻,軍隊都會頒發三等功獎章。
二等功比三等功要難一些,不僅要滿足三等功的條件,還必須要在軍事演習或者是考核中有著很好的成績,在軍事技能過硬的情況之下才能獲得二等功獎章。當然參加軍事大型軍事比賽,在比賽中獲得很好的名次之後,也是可以獲得二等功的。
一等功,是中國軍隊中的最高獎章,要獲得一等功獎章是非常困難的,除了各項指標要達到,還必須是部隊中「兵王」的等級,僅僅是「兵王」這個條件就很難達到,加上那些達標條件更是難上加難。
在和平年代,士兵都沒有上過真實的戰場,沒有戰場上的功績,想要在平時的軍隊生活中立下一等功,本身機會就很少,所以部隊中多是二、三等功,很少有一等功出現。但是如果是在戰爭中勇敢殺敵,完成重要的戰場任務之後,還是有機會獲得一等功的,所以說一等功的標準很嚴格。
一等功的評判標準是,士兵個人或者集體,作出對國家的重大貢獻,那麼就能獲得一等功。如果在軍齡和政治考核等等達標了之後,參加國際性和國家級的比賽,在比賽中得到第一名的成績,那麼還是能夠得到一等功勳章的。
當然戰爭中為國犧牲的軍人,他們被授予任何的功勳章都是沒有爭議的,和為了祖國獻出的生命相比,軍功只是一個名聲而已。如果烈士被追授軍功獎章,那麼也是應該的。
軍隊中為國家奉獻的軍人們,他們的青春都留在了部隊,奮力保護祖國和人民,他們都是英雄。即便沒有軍功獎章,他們也是中國最可愛、最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