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入伍1年就能榮立一等功,這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就目前我所知道的剛入伍一年就立一等功的案例就一個,這個我們後邊再講述。在軍隊榮獲個人一等功什麼概念,這比登天還難,尤其是在和平年代。軍隊裡流傳這一句話「三等功努力幹,二等功流血汗,一等功拿命換。」,可想而知一等功的獲得是有多難!
一、二、三等功的劃分
如果按照文件相關規定,一、二、三等功的劃分為:有較大貢獻的,可以記三等功;有重要貢獻的,可以記二等功;有重大貢獻和影響的,可以記一等功。可以看出具體劃分不是很明確,具體立功表現還要看事情的影響力。
對於部隊士兵來說三等功應該不難獲得,基本上在部隊有良好表現且無重大違紀違規的現象,都有機會獲得三等功的獎勵。至於二等功那就需要個人努力了,至少在個人整體技能上是十分突出的,而且需要在軍隊重要的技術競賽中或者代表國家在國際競賽中獲得比較突出的成績,這種情況下榮立二等功應該問題不大。最難的一等功可以說很少見,這是要對國家和民族有巨大貢獻的,是捨命貢獻的功績。一般能夠獲得這種獎勵的人大部分都犧牲了,沒有犧牲的就是重殘疾,或者有著需要保密的不公開,所以現實中我們很難見到獲得一等功的英雄。
一、二、三等功的獎勵規定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第十三條對個人和單位的獎勵項目:(一)嘉獎;(二)三等功;(三)二等功;(四)一等功;(五)榮譽稱號。
第十四條對獲得三、二、一等功獎勵的個人,分別授予三、二、一等功獎章。對獲得榮譽稱號獎勵的個人,由軍區級單位批准的,授予二級英雄模範獎章;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准的,授予一級英雄模範獎章。
第十五條對獲得三等功以上獎勵的義務兵,可以提前晉銜;對獲得二等功以上獎勵的士官,可以提前提高銜級工資檔次;對獲得一等功以上獎勵的軍官,可以提前晉銜或者提高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檔次;對獲得一等功以上獎勵的文職幹部,可以提前晉級別等級或者提高職務(專業技術)等級工資檔次。
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第九條 立功和獲得榮譽稱號的現役軍人死亡,一次性撫恤金分別按下列比例增發: (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或者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五; (二)被軍區(方面軍)授予榮譽稱號的,增發百分之三十; (三)立一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二十五; (四)立二等功的,增發百分之十五; (五)立三等功的,增發百分之五。
可以看出軍隊對於各榮譽都有相應的獎勵制度,對於軍人的付出,國家不會讓他們白白流血、犧牲。這也提現了國家對軍人的高度重視、負責,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軍人保障體系,才能讓這些「最可愛的人」安心保家衛國!
一等功對仕途的影響
我們說過國家不會讓士兵白白流血、犧牲,尤其是這幾年國家對於軍人的發展更為重視。連續出臺了多個文件,提高現役軍人的待遇,保障退伍軍人的權益,讓軍隊更加專業化。所以可想而知如果某一位士兵榮立一等功,對他的仕途發展肯定是幫助很大的。我們就來簡單羅列下有哪些幫助:
1、可以增加軍銜和職務工資檔次。這個上面的文件已經有具體的說明了,增加軍銜和提升工資的確是最實實在在的獎勵,也十分對得起軍人的付出。
2、高中或中專以上學歷的,符合優秀士兵保送入學條件,有機會成為軍官。送往軍校學習,這是對士兵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幫助。軍校學習的履歷,讓士兵成為將軍變得可能。拿破崙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一等功對士兵的發展幫助顯而易見!
3、轉業、復員回家,地方政府負責安置工作,並且優先安排。這是士兵融入社會的幫助,士兵離開軍隊他們的後路保障十分重要。對於榮立過重大功績的士兵來說,他們轉業後的安排也是從優的,畢竟不能虧待功臣嘛。進入公務員系統或者一些國家事業單位應該沒問題。這種優先安排也是對英雄的肯定,讓他們有個更好的平臺,繼續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4、如果考軍校,在其文化統考成績的基礎上,按文化科目考試原始成績的 10%加分錄取。這個也是對士兵未來發展的幫助,考上軍校再回到部隊,級別基本上不一樣了。軍官和士兵還是有點區別的,所承擔的責任和使命將會更重。
5、傷亡撫恤,國家會有一定的補助。這點其實個人並不是十分想提及,畢竟國家給予這方面的補助,說明我們的英雄不是犧牲就是身體遭受重大傷害了哦對於生前立過一等功的軍人,在身故後以按照所在地的年均城鎮居民收入由家屬領取數年的撫恤金,一般在當地省軍區系統領取。
入伍一年榮立一等功案例
至於問題提到的榮立一等功這個人會怎樣?這點國家肯定會有非常妥善的安排,畢竟對待這種英雄式的人物,是社會極力推崇的,該得的榮譽都會向他傾斜。不過對於我們的士兵來說,功績只能代表現在,未來的上限還需繼續努力。
曾經有個士兵剛入伍7個月就奔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場,在一次抓捕行動中,他趁天還沒亮,敵人還沒反應過來,親手擒獲了一名俘虜。但在保護戰友和俘虜撤退的途中,遭遇了敵人的追擊,一枚手榴彈正落在他的身旁。為了保護戰友,他一手按著俘虜,一手拿起手榴彈準備扔出,但還沒出手就爆炸了,他的右手被炸得支離破碎。為了能夠繼續前進,他咬緊牙關,用匕首砍掉了吊掛的殘臂綁在腰間,繼續保護俘虜與戰友撤退。在歷經4個多小時的山路後安全回到營地,不過因為失血過多他堅持不下去,暈死過去了。幸好在多方努力下,經過三天兩夜的搶救,終於保住了他的生命。
經過2個多月的恢復他又回到了部隊,戰後他被授予個人一等功榮譽。面對殘缺的身體,部隊出於關懷給他安排了文職工作。但天生好強的他沒有接受這一安排,而是下到基層嘗試用左手做事情。就拿最基本的綁鞋帶來說,他反覆練習嘴角都啃的流血了。經過不斷地努力,他不僅可以自理,而且單兵素質一點也不比新兵弱。
說到這裡大多數人可能都猜到他是誰了,他就是武警少將,「獨臂將軍」,武警廣西總隊政委—丁曉兵。從士兵到將軍,他沒有停留在一等功的功勞簿裡,他所做的是世代傳頌的精神!
結語
建功立業是每個士兵的夢想,在和平時期他們每一份功績都彌足珍貴,他們為國家付出了很多,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尊重!個人覺得不管是否立功,每一位戰士都在為這個國家默默奉獻,而且相信他們奉獻前首先想到的不是個人榮譽,更多的是國家和人民。從抗日戰爭到韓戰再到對印、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國周邊都沒安寧過。即使是現在看似和平的時期,我國的外部環境也是暗流湧動。祖國之所以能有現在的發展,離不開我們士兵的守護,所以請善待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