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與共 攜手前行|中歐貿易上揚 中國製造穩定全球供應鏈

2020-12-19 瀟湘晨報

央視網消息: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經濟疲軟下,中國經濟率先實現正增長,給了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中國穩定供應鏈、龐大的經濟體量和廣闊的消費市場,也讓很多外國企業堅定了與中國繼續開展合作的信心。今年6月份以來,中國已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在德國一家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負責人看來,留在中國,才能擁有未來。

總部位於德國斯圖加特的塑料零配件生產商優奧瑪公司,是德國大型車企的重要供應商。今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公司的生產線紛紛停產。然而,中國分廠卻很快全面復工復產,並且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政策扶持。

復工之後,由於其他生產線還在停工,中國分廠收到的出口訂單比以前多了不少。

五年前,茂特的一次中國之旅,讓他堅定了與中國合作的信心。公司在江蘇崑山設立了分廠,出口的產品與歐洲同等水平,價格卻更低廉。如今,這些產品主要銷往中國國內市場和歐洲。

對於一些國家威脅與中國經濟脫鉤的做法,茂特堅決反對,他說,留在中國,才能擁有未來。

據全球貿易觀察統計,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已成為德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歐盟統計局數據則顯示,自6月以來,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前7個月中國與歐盟的進出口總額達到3287億歐元。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經濟站穩2020」「一帶一路」合作及時發力 穩定全球供應鏈
    編者按: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2020年中國奮力奪取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
  • 聚焦|中歐班列如何暢通國際物流供應鏈?
    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項目,建設九年以來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尤其在疫情期間航空、海運和公路運輸均受到嚴格管制的情況下,仍呈逆勢增長態勢,有效保障了我國國際物流供應鏈穩定。
  • 「鋼鐵駝隊」重構中歐供應鏈,身處「雙節點」,青島的陸向大通道要...
    受疫情影響,既有的全球供應鏈遭受嚴重衝擊,但同時,新的供應鏈正在加快構建。其中,中歐班列作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骨幹,在跨境貿易中大放異彩。10月16日,今年第1200列「齊魯號」歐亞班列從濟南董家貨運集結中心駛出。至此,「齊魯號」歐亞班列提前兩個半月完成年度開行目標,同比增長46.3%。
  • 中歐班列傳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中國力量
    中國主動向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派出醫療防控專家組、送去醫療防護物資等等。如今,一趟趟中歐班列從武漢開出,一個月來,鐵路部門通過中歐班列,累計向歐洲發運國際合作防疫物資66萬件、3142噸,架起了一座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友誼橋」。防疫物資專列傳遞的是大義在胸的情懷。境外疫情防控面臨嚴峻形勢,防疫物資緊缺成了各國疫情防控工作的難點、痛點。
  • 中歐班列國際供應鏈聯盟成立!成都大力開拓南向國際鐵路通道
    本次大會通過成立中歐班列國際供應鏈聯盟、南向通道戰略合作等活動,推動國際通道多層次合作,並重點謀劃「中老、中緬」國際鐵路大通道,進一步提升成都作為泛歐泛亞國際門戶樞紐在全球的影響力。該聯盟聯合CCTT(跨歐亞國際運輸協調委員會)、CIFA(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組織韓國鐵道公社、白俄羅斯鐵路等國際鐵路組織方,成都海關、Hatrans等關務方和貨運代理方、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方,重慶、西安、義烏等國內主要中歐班列運營方共同成立中歐班列國際供應鏈聯盟
  • 歐商在中國|國際經貿格局變化下,中歐貿易如何保持增長
    在全球經濟衰退、疫情尚未結束、中美貿易摩擦持續的大背景下,中國市場對國際投資者仍然極具吸引力。此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的七位在華歐盟商人均對此表示肯定。與此同時,中歐經貿合作正在加速。
  • 中歐班列是劑行走在新絲路的抗疫「良方」
    ,是劑行走在新絲路的抗疫「良方」  6月5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公布,今年5月,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33列,同比增長43%,首次突破1000列,發送貨物9.3萬標箱,同比增長48%,單月開行列數和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
  • 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率先復工復產,向國際社會輸送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資。一箱箱碼放整齊的救援物資、一列列奮力疾馳的中歐班列、一架架平穩落地的貨運航班,將「中國溫暖」傳遞到世界,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投桃報李,馳援海外溫暖人心猶記得,2020年早春,世界各國紛紛慷慨相助。
  • 命運與共呼喚團結合作
    ——全球治理體系亟待改革和完善。   關鍵時刻,中國聲音、中國主張,再次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共鳴。   疫情全球大流行,正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場艱苦卓絕的較量中,各國緊密相連,人類命運與共。任何國家都不能從別國的困難中謀取利益,從他國的動蕩中收穫穩定。   大疫當前,攜手應對挑戰、共建美好家園的現實需求和時代價值更加凸顯。
  • 董一凡:中歐攜手戰「疫」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攻堅克難的新階段,中國與外部世界的疫情發展亦出現一定時間差。中國境內疫情防控已進入戰略反攻階段,工作重點轉向病例「清零」、鞏固戰果及加強境外輸入風險。歐洲地區的形勢則趨於嚴峻,現存病例數已經超過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世界衛生組織判斷歐洲已經成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
  • 共同攜手 為全球供應鏈的穩鏈、固鏈、強鏈發揮合力
    在11月1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0年會經濟峰會的「後疫情時代:全球供應鏈何去何從?」分組會上,與會嘉賓就以上這些問題在線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支持鼓勵央企為穩定全球供應鏈貢獻力量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維護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
  • 全國首趟中歐班列玩具專列開行
    今天上午,滿載著94個標箱各類品牌玩具的X8020次中歐班列從義烏西站啟程,駛往11411公裡外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標誌著全國首趟中歐班列玩具專列成功開行,也是今年以來,義烏第4次開行全國首趟中歐班列各類專列。
  • 鞠傳江:中國製造如何應對全球產業鏈的新變化?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的地位,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看出,其一是中國商品在全球貿易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提升,中國在2009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國,2013年又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國,在全球商品貿易總額中的佔比從2000年的1.9%增長到2019年的13.1%,中國已成為全球120多個國家或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
  • 2020年終專稿丨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解放軍報記者 許怡真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人類遭遇百年來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工廠停工、交通停運、經濟停滯,各國抗疫物資捉襟見肘,人們的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生命至上。
  • 「一帶一路」合作克難前行 投資貿易逆勢增長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擴散蔓延,我國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合作不僅沒有停滯,反而逆勢上揚。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出強勁的生命力。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 王毅:總結中美互利合作經驗,重建兩國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框架
    疫情初期,我們在全球範圍協助籌集醫療物資,以解國內抗疫鬥爭之急。面對疫情在全球蔓延,我們與海內外同胞齊心協力,嚴守疫情防控「國門關」,盡力維護國內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復工復產啟動以來,我們創造性地設立中外人員往來「快捷通道」、物資運輸「綠色通道」,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助力國內經濟社會的恢復發展。我們積極推動國際抗疫合作。
  • 一帶一路:命運與共 攜手向前「圖」
    來源:新華網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流行,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戰,「一帶一路」合作呈現十足韌性——中歐班列逆勢增長,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新進展,健康絲綢之路也取得新突破;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理念,攜手各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等全球公共產品和中國企業與世界風雨同行,攜手向前。
  • 王毅談2021年中國外交七大任務
    中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進。我們將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楫破浪,堅毅前行,於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全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努力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繼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一是全力服務國家發展戰略。
  • 人民網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也是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十周年。十年來,中國-東協貿易額實現翻倍。
  • 第一報導|2020年,中國元首「雲」外交,讓世界看到「大國的樣子」
    中國元首外交以「雲」為帆、破浪前行——既立足全球抗疫,推動凝聚戰「疫」合力,也著眼後疫情時代,提出中國方案、中國主張,順應歷史進步潮流,引領正確前進方向。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中國元首外交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為至暗時刻的世界驅散疫情陰霾、點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