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其文化底蘊深厚,城區規模宏大,並且周邊還分布有眾多景色秀美的風景區。到武漢旅遊,除了市區的人文景點值得一去,在市區周邊還有類似江夏、蔡甸、黃陂這樣的遠城區裡同樣密布特色景點。比如說在黃陂區北部就有一座很獨特的5A景點,它整體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大多建築在山上建成,與高山融為一體,且材料基本上全是就地取材,使用大量石頭和木頭,非常具有辨識度,讓人印象深刻,它就是木蘭山風景區。
作為武漢幾個遠城區之一的黃陂,最大特色是旅遊資源豐富,它位於武漢市北邊,城區與武漢市區相隔一定距離。這中間的「遼闊幅員」發展潛力巨大,根據現實情況分析,最利好的條件便是發展旅遊,在短短數十年裡將「木蘭故裡」打造成了超級IP。如今的結果也是有目共睹,從武漢北出發進黃陂,基本上沿線都有木蘭旅遊的宣傳和實際景點,相關景區建設不斷完善,升級的5A景區數量逐年攀升。可以說,木蘭旅遊早就成為黃陂區乃至武漢的一張亮麗名片,其中就包括木蘭山風景區。
從周邊環境和布局也能看出來,木蘭山風景區與傳統的木蘭八景距離都不遠。從武漢市區往北,上岱黃高速,到黃陂城區,再在城區繼續往北,入木蘭大道,一條筆直的近乎專為旅遊規劃建造的準高速級別馬路映入眼帘。從最南端的木蘭草原和木蘭水鎮,到中部的大餘壪,很快就能抵達木蘭文化旅遊核心區,木蘭山風景區在明清街處轉長塔路,往東數公裡便能看到入口。山路悠悠,景色深沉,馬路修得平整,一派寧靜意境,在重巒疊嶂裡看到寥寥建築,木蘭山風景區特色鮮明。
從名字裡就能看到,木蘭山風景區的特點在於「山」字,這個在進入景區大門時就能感受明顯,畢竟本身入口處的地勢就很高聳,四周山峰綿延,四季常青的綠樹茂盛,使得景區有種世外桃源的既視感。不過,與其他世外桃源景點還有不同,木蘭山風景區山體特色相當直白,入口處的巨石雕刻,純自然山體處的外露石坡,還有路面上清晰可見的石板雕刻痕跡,讓人感覺整個景點都是建在巨石之上。站在山腳下遠觀,高峰上的建築錯落有致,突兀鬱深,似乎直插青冥,氣勢一下子就嚴峻起來。
木蘭山風景區大門是一座比較低調的古風建築,高度不起眼,但建築材質很吸引人。有一對石獅子鎮守左右,步入階梯上去,近距離看到,大門完全是一座石制的門牌坊。基座是大型花崗巖,主體部分被分割成數塊石板,連最上層的屋簷都是石頭砌成。由此進入牌坊後景區,又是一條筆直陡峭的石階,一眼望不到頂端的懸崖模樣,看著就很盛氣凌人。來往的遊客不磨蹭,毫無感覺往上攀登,走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才發現上面還有更多的石頭建築,而這第一道門檻就叫做「第一天門」,文字帶感非常突出。
第一天門的左右是對稱設計的偏房,同樣是殿堂,主體建築用料紮實,石頭做的,一眼明了。繼續往上走,又能陸續看到什麼「第一天峰」「忠孝勇門」「南天門」「天街」等景點,給人的感覺是整個景區做在雲端。連接這些景點的道路用的石頭鋪設,走到景區頂端後,還能看到各種其他石頭殿堂,鬥姥宮、三元宮等,加上石階石牆,可謂遍地石頭,實際上這就是景區的一大亮點之一。人工石頭建築俯拾皆是,自然石頭景點也數不勝數,比如天壺、龍尾石等,巨石紮根,立於山上自然植被中,鶴立雞群,非常顯眼。
不僅石頭景點多,在木蘭山還有其他三大景觀帶,花苑、山莊和古寨,說白了這個古寨也包含有非常多數量級的石頭,因而只剩下花苑和山莊。實事求是來看花苑和山莊,這兩個景觀地人工痕跡太過明顯,等於是將相關的景點搬到了山上,體驗更加沉浸式,但感受不是非常明顯。如果真要算上其他的景點,景區裡的木蘭湖和天池算作一景,但較為低調普通,只是看一個存在感。與其他木蘭景點比較,木蘭山給人的印象還是高聳的山峰和石頭。
分析整個木蘭文化旅遊區,發現很有意思,人文規劃痕跡較為明顯,比如其中有草原、水鎮、古村落、山峰幾大類型,但具體來看,每個景點似乎都包含都各有側重。木蘭山風景區處在群山之中,自身有主峰和空餘地帶,規劃建設的底子豐厚,尤其是石頭特色,讓人印象深刻。石頭和山,植被與建築,這些元素需要搭配好,形成立體景觀帶,相應還要融入人文底蘊和故事,這大概就是目前最完美的木蘭景區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