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這水滸雖然主角是那宋公明哥哥,但是卻沒想到被一幹實力派的配角給搶了風頭,比如那誤闖白虎堂的林衝,比如那景陽岡打虎的武松,比如那拳打鎮關西的魯智深,這些人因為性格鮮明、情節突出,居然成為水滸裡最閃亮的幾位,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魯智深。
與大家印象中只會打打殺殺、除暴安良、頗講義氣的魯大師不同的是,其實他這個人是很有大智慧的,按佛門的話來說他是頗具慧根的,因為他本來就是五臺山大師的高徒。而水滸一幹眾將最大的功績在哪裡,不外乎是幹掉方臘了,而這個風頭一不小心又被這個花和尚給搶到了。
關於活捉方臘的細節,當時書中描寫的很仔細,魯大師一路上只顧打打殺殺,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個深山老林裡,這個時候又出來了一個老僧(乖乖又是高僧點化,看來佛緣真是不淺),招呼著讓他到茅屋裡好吃好喝以逸待勞,保管讓他能夠捉到方臘。他果然也聽了這個老僧的話,來了個守株待兔,就輕輕鬆鬆地捉住了這個賊人方臘。
而後面的對話就更有意思了,宋江告訴魯大師,這個高僧和你一樣都是佛門羅漢,所以才出來點化魯智深。本來這話就該結束了,但宋江卻加了一句,你今天做了這樣大的功勞,朝廷一定會大加賞賜,你不如還俗當官算了還能光宗耀宗,這又回到了忽悠死人不償命的富貴套路上來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嘛,關鍵是還想讓魯大師給他賣命,但這就是宋公明哥哥的真實嘴臉。
但是這魯大深也許是早前徵遼歸來就在五臺接受過師傅的點化,早已心灰意冷而且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所以是一點興趣也沒有,這時也就不再給宋江面子,任他遊說不當官也好給你找個名山大剎去當個主持也是不理不睬,直說自己想找個清淨所在去安身立命,但求能留個囫圇屍首,要那些身外之物有什麼用呢?這話都說這麼絕了,宋江一行人也只好自己上路,這時魯大師便安然在六合坐化了。
當時這一幹眾將裡很多已經心生去意,在聽了魯大師那醍醐灌頂的一番話後就有人猛醒了,這功名利祿有何用,到時候皇帝把你小命一拿,這些再多也是身外之物罷了!首先是武松選擇也留在六合寺,這林衝也表示留下來,而宋江的嘴臉就更明顯了,一個斷了胳膊如同廢人,一個已經得了大病再不堪大用,因此也不毫不留戀,自顧自而去。
此後也有燕小乙去了雙林鎮找故交避世,李俊也託病不從,並且把童威、童猛二兄弟留下照看自己,事實上這些人都是參透了魯大師最後的話語,知道這些都不過是宋公明的鬼把式而已。而這盧俊義不聽燕青之言,最終也是沒有好報。李俊三人最後也是遠遑海外,居然還混了個國王噹噹,總算是得了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