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活捉方臘後對宋江說了兩句話,幾個人聽懂後最終離開得以善終

2020-12-18 騰訊網

大家都知道這水滸雖然主角是那宋公明哥哥,但是卻沒想到被一幹實力派的配角給搶了風頭,比如那誤闖白虎堂的林衝,比如那景陽岡打虎的武松,比如那拳打鎮關西的魯智深,這些人因為性格鮮明、情節突出,居然成為水滸裡最閃亮的幾位,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這魯智深。

與大家印象中只會打打殺殺、除暴安良、頗講義氣的魯大師不同的是,其實他這個人是很有大智慧的,按佛門的話來說他是頗具慧根的,因為他本來就是五臺山大師的高徒。而水滸一幹眾將最大的功績在哪裡,不外乎是幹掉方臘了,而這個風頭一不小心又被這個花和尚給搶到了。

關於活捉方臘的細節,當時書中描寫的很仔細,魯大師一路上只顧打打殺殺,也不知道自己跑到了哪個深山老林裡,這個時候又出來了一個老僧(乖乖又是高僧點化,看來佛緣真是不淺),招呼著讓他到茅屋裡好吃好喝以逸待勞,保管讓他能夠捉到方臘。他果然也聽了這個老僧的話,來了個守株待兔,就輕輕鬆鬆地捉住了這個賊人方臘。

而後面的對話就更有意思了,宋江告訴魯大師,這個高僧和你一樣都是佛門羅漢,所以才出來點化魯智深。本來這話就該結束了,但宋江卻加了一句,你今天做了這樣大的功勞,朝廷一定會大加賞賜,你不如還俗當官算了還能光宗耀宗,這又回到了忽悠死人不償命的富貴套路上來了。這不是自相矛盾嘛,關鍵是還想讓魯大師給他賣命,但這就是宋公明哥哥的真實嘴臉。

但是這魯大深也許是早前徵遼歸來就在五臺接受過師傅的點化,早已心灰意冷而且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所以是一點興趣也沒有,這時也就不再給宋江面子,任他遊說不當官也好給你找個名山大剎去當個主持也是不理不睬,直說自己想找個清淨所在去安身立命,但求能留個囫圇屍首,要那些身外之物有什麼用呢?這話都說這麼絕了,宋江一行人也只好自己上路,這時魯大師便安然在六合坐化了。

當時這一幹眾將裡很多已經心生去意,在聽了魯大師那醍醐灌頂的一番話後就有人猛醒了,這功名利祿有何用,到時候皇帝把你小命一拿,這些再多也是身外之物罷了!首先是武松選擇也留在六合寺,這林衝也表示留下來,而宋江的嘴臉就更明顯了,一個斷了胳膊如同廢人,一個已經得了大病再不堪大用,因此也不毫不留戀,自顧自而去。

此後也有燕小乙去了雙林鎮找故交避世,李俊也託病不從,並且把童威、童猛二兄弟留下照看自己,事實上這些人都是參透了魯大師最後的話語,知道這些都不過是宋公明的鬼把式而已。而這盧俊義不聽燕青之言,最終也是沒有好報。李俊三人最後也是遠遑海外,居然還混了個國王噹噹,總算是得了善終。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活捉方臘後說了兩句話,只有6人明白,離開梁山得善終
    魯智深是水泊梁山的好漢,原本是州府的管轄,也是相當大的官職,只是三拳殺死了鎮關西,必須走上逃亡的道路。之後,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楊志、武松等人是山頂領袖。在吳用和林衝的多次勸說下,二龍山進入梁山泊。宋江決定招安時,魯智深和武松強烈反對,招安後,他們倆在戰爭中也沒怎麼出場。
  • 魯智深生擒方臘後,有誰理解他的一句提醒?只有5人懂了得以善終
    文/小海 標題:魯智深生擒方臘後,有誰理解他的一句提醒?只有5人懂了得以善終 俗話說的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就是說的年輕人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看完水滸之後容易被裡面的江湖習氣所感染,拉幫結派,衝動做事。其實水滸中不只是這些江湖義氣,還有這很多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心理戰。
  • 魯智深擒獲方臘後,對宋江說出一句話,有6人悟出其中兇險得善終
    不過魯智深與宋江的交往並不那麼友好,在梁山泊108人聚義後,宋江便多次表示要接受招安,而魯智深則是堅決反抗招安的人,因此在眾人面前公開對宋江表示反對:「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動不動就說散夥,這在一個團隊中絕對是大忌。
  • 方臘麾下第一猛將,不僅殺死梁山泊八位好漢,還差點活捉魯智深
    在《水滸傳》的故事中,梁山泊108個好漢中,按照武力值排名的話,盧俊義應該是第一,至於第二是誰就說不清楚了,總之武松、魯智深、林衝、呼延灼、秦明等肯定算是數一數二的高手,其實除了宋江麾下這些兄弟之外,在方臘的陣營也有不少高中,其中有個完全可以匹敵宋江陣營的武將,這人就是鄧元覺。
  •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時間:2017-02-10 13: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旋風柴進是怎麼死的?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中,柴進在上梁山之前是一位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氣的俠士,還曾幫助過很多有困難的江湖義士,因此得到一個外號稱「小旋風」,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關於水滸傳柴進的故事,一起和大家了解下這位歷史人物的故事。
  • 水滸傳中最神秘預言詩,一百單八將只有幾人看懂,因此才得以善終
    宋江被當局招安後,揮師北上徵遼,得勝歸來的途中路過五臺山,魯智深想念恩師就去拜訪師父,宋江也是好奇,於是就叫上幾個人一起隨魯智深拜訪智真長老。之後,徵討方臘,魯智深活捉方臘後選擇坐化,不問世事。但宋江就很慘了,就是不能參悟,最終落了個飲毒酒自盡的下場。
  • 魯智深出了名的沒腦子,為何能得善終?
    眾所周知,在梁山一百八將中,得以善終的人寥寥無幾,這其中不乏因禍得福的武松,居然還有糊裡糊塗的魯智深,要知道,他當年有著一身好武功卻也是出了名的沒腦子,可在當時如此風雲變幻的時局中,堪稱人中龍鳳的宋江、吳用等人都未能護住自己周全,為何魯智深會有這樣的好福氣呢?
  • 討伐方臘得勝回朝,林衝本生還,為何宋江卻上報他犧牲了?
    在盧俊義,宋江兩幫人在清溪縣會合,直接攻擊方臘。最終,方臘被魯智深活捉。但當他回京時,只剩下36個人了。在這36人中,林衝應該包括在內,但沒想到,豹子頭林衝不僅不在這裡,而且據報他已經死亡。當時,宋江正要領著倖存者回京,發生了很多事情。
  • 梁山八虎騎的最終結局:四人陣亡,二人病逝,僅一人善終
    此人中的四人在沙場陣亡,二人死於疾病,一人自縊而亡,一人得以善終。本文按照八虎騎中從低到高的排名,對他們的事跡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梁山受招安後,穆弘的表現依然平淡無奇,僅有一次與敵將單挑的機會,結果打成了平手。他也因此成為八虎騎中唯一一個從來沒有在戰場上有過勝績的好漢。徵討方臘之戰開始不久,他在杭州患病,最終病重身亡。
  • 宋江的陣亡名單,揭開林衝之死,病死是假金蟬脫殼是真?
    一、金蟬脫殼之計 《水滸傳》之中塑造了形色各異、特色鮮明的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心思亦各有其命,縱然因時代所迫奮而揭竿起義,但又因時代所迫少有幾位得以善終
  • 他看透了梁山結局,率領倖存好漢揚帆出海,最終在海外建國稱王
    這些熱血男兒本應得以安度餘生,可惜在宋江一心招安的帶領下,好漢們結局悲慘、非死即傷。 眾多好漢中,此人是唯一一個目光長遠、得以善終之人,他率先看透了梁山的結局,裝病離開宋江,隨後率領倖存好漢揚帆出海,最終在海外建國稱王。
  • 108將綽號只有他一人只叫行者,跟班魯智深?
    也不是,他抵禦了潘金蓮的美女誘惑,為了義氣幫施恩戰鬥,對朋友宋江、魯智深、楊志等等都很真誠,絕非人品不佳之人! 那作者施耐庵,為什麼跟他安排一個這麼不響亮的綽號呢? 原來,《水滸傳》也是有修行思想的!跟我們印象中的打打殺殺截然不同!
  • 同是《水滸傳》中的女將,她能夠得以善終,她卻被玷汙清白
    晁蓋死後,宋江成為梁山之主,他豎起一桿「替天行道」的大旗,但最終,作為小吏出身的他,還是選擇被朝廷招安。 後來她的兩個表弟因為遭到地主毛太公陷害,被捕入獄,得知消息後,顧大嫂和丈夫糾結好漢,商議劫牢救人。 顧大嫂身藏貼肉尖刀,扮做送飯婦人,進入囚牢後,大開殺戒,將兩位表弟救出,幾人商議後,直上梁山。 到達梁山時,恰逢宋江等人正在攻打祝家莊,兩戰不能破莊,顧大嫂等人趁機獻策,並潛入祝家莊為內應。
  • 梁山108位好漢,方臘八名將軍,為什麼戰後梁山好漢只剩下20多人?
    ——科林伍德(英) 宋朝地方上有兩股勢力最為朝廷頭疼,一個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勢力,還有一個就是以方臘為首的起義勢力。當梁山好漢們歸順朝廷後,朝廷派遣宋江帶領他的隊伍前去收拾方臘,但當這兩股勢力產生交集時,為什麼宋江的108號好漢,方臘8名將軍,可是到最後梁山好漢戰後僅剩下20多人?細細梳理來原因有以下三點。
  • 小旋風柴進:三起三落後,看透世態紅塵,拋卻功名利祿得以善終
    小旋風柴進,後周世宗柴榮嫡系子孫。作為前朝皇族後裔,柴進自然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天之驕子。自幼享受榮華富貴,條件優越,身份顯赫。並有丹書鐵券加持。梁山入夥以後,柴進在好漢中同樣地位極高,深受愛戴。但仔細讀罷水滸,你會發現,柴進光鮮華麗的人生背後,其實飽經坎坷滄桑,並沒有那麼美好。
  • 智真長老自相矛盾的八句偈語中,藏著一個秘密:魯智深並沒有圓寂
    ;遇州而遷,說的是三山聚義打青州,在朝廷軍事壓力下,不得不搬家上梁山;遇江而止,是告訴魯智深,如果你上了梁山成了宋江的手下,紅塵歷練就該結束了,在合適的時候,要返回五臺山繼續你的修煉了。也許是良心發現,也許是一時疏忽,通行版《水滸傳》後五十回出現的智真長老偈語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那就是「逢夏而擒」。按照魯智深的解釋,是「俺在萬松林裡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魯智深活捉了夏侯成嗎?當然沒有,他把那廝殺了!
  • 水滸傳最聰明「三人組」:處處和宋江作對,結果卻全都得了善終
    這下惹得梁山眾人都不快,宋江為了平息眾怒,就叫大家喝御酒。魯智深好酒性急,急忙喝了一口,當即大罵到:「入娘撮鳥!忒煞是欺負人!把水酒做御酒來哄俺們吃!」一時間忠義堂內大亂,招安的事情也打了水漂。 阮小七直接導致了這次招安的失敗,當時宋江卻無可奈何,因為山上一群人跑出來拒絕招安,阮小七不過是帶頭的那個罷了。
  • 為什麼說魯智深骨子裡就是佛系之人呢?
    魯智深是水滸傳裡最為經典的一位英雄好漢,他的人生經歷波瀾起伏,故事從渭州經略府提轄開始;命運轉折從行俠仗義,三拳打死鎮關西開始;遁入佛門從被官府捉拿,亡命江湖、走投無路後被逼上五臺山開始,人生事業從入夥梁山泊開始,最後生擒方臘後皈依佛門,圓寂杭州六和寺廟。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說魯智深骨子裡就是佛系之人呢?
  • 盤點《水滸傳》中宋江麾下的5大法師,樊瑞排第四,喬道清排第二
    TOP、4 樊瑞樊瑞綽號「混世魔王」,早年曾作全真先生,學得一身妖法,能呼風喚雨,善使流星錘,神出鬼沒;後與項充、李袞一起,佔據芒碭山為賊,關鍵是樊瑞還揚言要吞併梁山;宋江自然不爽了,於是就來攻打芒碭山,樊瑞倚仗妖法,幾次打敗梁山的進攻,結果宋江一怒之下就請公孫勝來了;樊瑞又如何是公孫勝的對手?三兩下就被擊敗了,樊瑞投降梁山後拜公孫勝為師,法術進步迅速,所以排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