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活捉方臘後說了兩句話,只有6人明白,離開梁山得善終

2020-12-12 忘忘說歷史

魯智深是水泊梁山的好漢,原本是州府的管轄,也是相當大的官職,只是三拳殺死了鎮關西,必須走上逃亡的道路。之後,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楊志、武松等人是山頂領袖。在吳用和林衝的多次勸說下,二龍山進入梁山泊。宋江決定招安時,魯智深和武松強烈反對,招安後,他們倆在戰爭中也沒怎麼出場。但隨後,魯智深活捉方臘,立下大功。魯智深活捉方臘後說了兩句話,只有六個人理解,離開梁山善終。

在電視劇中,為了創造電視效果,把劇本改編成武松單臂捕獲方臘,實際上在原作中方臘打敗,逃到山裡,魯智深追到山裡,迷路,後來遇到了老和尚。這位老和尚把魯智深帶到了小房子裡,在這裡吃點什麼等著。魯智深自己迷路了,又累又餓,在這裡休息,沒想到方臘也來這裡,直接被魯智深抓住了。

魯智深帶著方臘回到大營,宋江大喜,主張這次成名,魯智深還可以和妻子結婚生活。但是,魯智深回到宋江,洒家心灰意冷,不想當官員,現在只想要一個地方,安定生命。

魯智深向宋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想再成為官員,只是想找個地方過平淡的生活就行了。宋江接著說服魯智深入首都,在首都方面建寺院,幸好吃齋念佛。魯智深也拒絕了。他說了第二句話。我不要。這些也沒用。只要留下屍體就行了。

魯智深的這兩句話表明他看透了梁山人的結局,回到首都一定沒有好結果。明白魯智深意義的只有六個人,分別是武松、林衝、燕青、李俊、童威、童猛,他們沒有跟隨宋江回到首都,最後得到了善終。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活捉方臘後對宋江說了兩句話,幾個人聽懂後最終離開得以善終
    大家都知道這水滸雖然主角是那宋公明哥哥,但是卻沒想到被一幹實力派的配角給搶了風頭,比如那誤闖白虎堂的林衝,比如那景陽岡打虎的武松,比如那拳打鎮關西的魯智深,這些人因為性格鮮明
  • 魯智深擒獲方臘後,對宋江說出一句話,有6人悟出其中兇險得善終
    不過魯智深與宋江的交往並不那麼友好,在梁山泊108人聚義後,宋江便多次表示要接受招安,而魯智深則是堅決反抗招安的人,因此在眾人面前公開對宋江表示反對:「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動不動就說散夥,這在一個團隊中絕對是大忌。
  • 魯智深生擒方臘後,有誰理解他的一句提醒?只有5人懂了得以善終
    文/小海 標題:魯智深生擒方臘後,有誰理解他的一句提醒?只有5人懂了得以善終 俗話說的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就是說的年輕人還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看完水滸之後容易被裡面的江湖習氣所感染,拉幫結派,衝動做事。其實水滸中不只是這些江湖義氣,還有這很多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心理戰。
  • 方臘麾下第一猛將,不僅殺死梁山泊八位好漢,還差點活捉魯智深
    在《水滸傳》的故事中,梁山泊108個好漢中,按照武力值排名的話,盧俊義應該是第一,至於第二是誰就說不清楚了,總之武松、魯智深、林衝、呼延灼、秦明等肯定算是數一數二的高手,其實除了宋江麾下這些兄弟之外,在方臘的陣營也有不少高中,其中有個完全可以匹敵宋江陣營的武將,這人就是鄧元覺。
  • 魯智深出了名的沒腦子,為何能得善終?
    水滸中,眾位能人異士的故事真可謂感人至深,與此同時,很多人感慨英雄不該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其實,也只有這樣的結局才能讓後人感受到深刻的為人處世之道,要知道,梁山好漢們集體默認並服從了宋江招安的決定是一大錯,而在為朝廷賣命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自身決定又再度決定了各自不同的命運。
  • 水滸傳中最神秘預言詩,一百單八將只有幾人看懂,因此才得以善終
    時間過了很久長老出關了,一照面,智真長老看到魯智深直接開罵:孽徒一去數年,殺人放火無惡不作!魯智深何許人也,在江湖上可是橫著走的人,但長老這幾句話一出,他立刻就慫了話都不敢說。宋江見到此景,趕緊打圓場岔開話題。其實,在智真長老眼中,只有自己的孽徒魯智深,宋江等人根本無視。
  • 《水滸傳》中梁山36天罡武藝排行榜,最後6名一起上也打不過武松
    解珍解寶在《水滸傳》全書中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戰績,只能說他倆身強力壯,平時只負責探路等雜活。 31、沒遮攔穆弘:穆弘是梁山馬軍八驃騎之一,可他卻是個十足的水貨,武藝低微,也沒什麼特殊的本事。穆弘上梁山時,把自己的家產全部送給了宋江,所以才得來一個馬軍八驃騎的位置。 解珍解寶、宋江吳用、柴進穆弘,他們6人一起上也不是武松的對手。
  • 梁山108位好漢,方臘八名將軍,為什麼戰後梁山好漢只剩下20多人?
    ——科林伍德(英) 宋朝地方上有兩股勢力最為朝廷頭疼,一個是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勢力,還有一個就是以方臘為首的起義勢力。當梁山好漢們歸順朝廷後,朝廷派遣宋江帶領他的隊伍前去收拾方臘,但當這兩股勢力產生交集時,為什麼宋江的108號好漢,方臘8名將軍,可是到最後梁山好漢戰後僅剩下20多人?細細梳理來原因有以下三點。
  • 《水滸傳》梁山108將是被封印的妖魔轉世,其結局註定不完美
    水滸英雄們登上了歷史舞臺,他們的命運是註定的,經歷一番跌宕起伏的血雨腥風後,註定像《封神演義》裡的人一樣,登上封神榜。當然了,水滸英雄不會登封神榜,他們會像從前一樣被封印。死了的,就被封印了。只不過有的封印得早,有的封印得晚。他們的命運只有一條路,繼續被封印。就如同《紅樓夢》裡的金陵十二釵,死了,就返回太虛幻境籤到。
  • 難怪攻打方臘之時,梁山好漢留5人在宮中,你瞧宋徽宗最愛的是啥
    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憑藉天險水泊對抗官府,他們團結一心,數次擊敗了朝廷的大軍,更是活捉過高俅。就在梁山的實力不斷飛躍提升的時候,坐第一把交椅的宋江卻突然急流勇退,他做了一個至今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歸順朝廷,招安。 當今皇帝乃宋朝的宋徽宗,他一聽梁山賊寇要歸順當然是心花怒放,為了取得投名狀,宋徽宗下了聖旨,他讓宋江分別攻打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在這著名的四大戰役裡,宋江在前三個戰役損失較小,卻在攻打方臘之時差一點全軍覆沒。
  • 梁山好漢為何沒人敢惹武松和魯智深?這兩人身上,有3點值得學習
    魯智深其實是一位行俠仗義之人,他所做的很多事情與自己並沒有什麼利益糾葛,可以說他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在幫助別人,而是不為自己的私利。首先方貌是騎著馬的,卻打不過站著的魯智深,後來魯智深用禪杖,武松使用樸刀,沒幾個回合,方貌就成了刀下鬼。在方臘大軍中,方貌十分英勇,但是這麼一位英勇的悍將根本不是魯智深以及武松的對手,兩人很輕鬆就結束了此人的性命。所以憑藉著一身好武藝,兩人在梁山的地位無可動搖,宋江也是一口一個兄弟的叫著武松和魯智深。
  • 《水滸傳》前30條好漢,梁山只佔8人,盧俊義屈居第二
    >4、兀顏光:遼國第一猛將,被群毆致死,梁山五虎之首的關勝,加上暗器最厲害的花榮、張清,方才將其斬殺;5、王寅:方臘手下第二猛將,力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而不敗,加上林衝才將其刺死(又是群毆);6、史文恭:曾家五虎的師父
  • 梁山108人,有6人沒有參與徵方臘,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水滸傳》中,梁山最慘烈的一仗便是徵討方臘了,這一仗梁山108將損失了70餘人,可謂是損失非常的慘重。以至於此戰過後,存活下來的人大多都已心灰意。梁山108人中,有6人並沒有參與徵討方臘。他們分別是誰?結局如何?如果有他們的加入,說不定梁山眾人會少死很多人!
  • 智真長老自相矛盾的八句偈語中,藏著一個秘密:魯智深並沒有圓寂
    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特別是《古本水滸傳》的出現,讓跟多人斷定通行版百二十回《水滸傳》的後五十回並非施耐庵先生原著,而是按照朝廷意願進行了篡改——原本抗爭到底的梁山好漢變成了向朝廷搖尾乞憐的軟骨頭,招安後更是甘做鷹犬,對江湖同道展開了無情的絞殺。
  • 梁山八虎騎的最終結局:四人陣亡,二人病逝,僅一人善終
    梁山馬軍八虎騎,是除了馬軍五虎將之外的八位馬上功夫出眾、武藝高強的梁山好漢。他們分別是: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美髯公朱仝、九紋龍史進和沒遮攔穆弘。在這八位好漢當中,有六人原本是官府中人,一人是村莊中的少莊主,一人是城鎮裡無人敢惹的富戶。他們的結局也不盡相同。
  • 在《水滸傳》中,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但真正的好漢只有3位
    《水滸傳》中的梁山號稱有108位好漢,那梁山的108位首領真的全部是好漢嗎?其實不然,所謂的梁山好漢絕大部分都是被迫加入梁山的,更有許多的濫殺無辜的土匪惡霸,這些人其實都不是好漢。真正的好漢應該是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的仗義之士,這樣的人才稱的上是好漢,而梁山這樣的好漢其實只有3人。
  • 討伐方臘得勝回朝,林衝本生還,為何宋江卻上報他犧牲了?
    在盧俊義,宋江兩幫人在清溪縣會合,直接攻擊方臘。最終,方臘被魯智深活捉。但當他回京時,只剩下36個人了。在這36人中,林衝應該包括在內,但沒想到,豹子頭林衝不僅不在這裡,而且據報他已經死亡。當時,宋江正要領著倖存者回京,發生了很多事情。
  •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
    由於盧俊義被人陷害的事他早就知道了,於是立馬猜到了李固的來意。聽到李固說要用50兩金子來換取盧俊義的命,誰知蔡福在心中冷笑了幾聲,便獅子大開口,竟然要價500兩。誰知李固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還說在事情完成之後還會有重謝。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蔡福回到家後,剛坐下,柴進就帶著300萬兩來到蔡福的面前。當然柴進的用意是來保護盧俊義。
  • 四大寇中的七神將,兩人輸給魯智深,打殘武松者並非首位
    梁山招安前也僅僅出現了一個:高廉。不過,梁山招安徵討四寇時,這類神將突然間多了起來,也成了書中的一道風景。本文列出其中七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以供一樂。第七位:遼國統軍賀重寶。他施展法術後,陰雲閉合,黑霧遮天,白畫如夜,不分東西南北。不過這個法術並不具備置人於死地的水準,故此只能排名榜尾。第六位:田虎麾下神駒子馬靈。
  • 水滸傳魯智深的故事
    魯智深,姓魯名達,法號 :智深,因背部刺有花繡,故人稱花和尚。身長八尺,長得面闊耳大,鼻直口方,絡腮鬍。為人慷慨大方,嫉惡如仇,愛憎分明,豪爽直率,行俠仗義,人品高尚,性格急躁,言行魯莽,粗中有細,愛打抱不平,除暴安良,講義氣,重情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