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側記
沐浴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春風,轉瞬已經進入了最後的一年,亦步入了金秋收穫的季節。為了檢驗課程改革的成果,為了響應教育管理的要求,為了展示教師成長的風採,為了關注孩子素質的發展,橫港小學組織實施了本次全員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為期四個月的學習經歷,在不斷地反思中激勵了我們成長,同時在自我否定的過程中加強了對自身的了解,為後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轉變課程教育思想,夯實理論基礎。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日常教學實踐行為就展現了個體的教育理念,因此作為課堂教學組織者則需加強新課程理念的培訓,藉此轉變教育理念,提升教學素養,完善育人方略。
新課程理念的培訓作為教師教學業務考評工作的基礎,重在引導教師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時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課堂教學和語文教育的發展方向,以關注孩子們的成長為切入點,全心投入,精心設計,愛心施教,給孩子們創建和諧、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構建高效的發展平臺。基於此認識,為了落實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工作,遂精選培訓內容,採用讀專著、看課例、寫心得等形式,分層次、多維度、高標準、嚴要求進行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滲透,避免了枯燥,剔除了繁雜,從而有效地轉變了老師們的教育觀念,為實施課堂教學奠定了理論基石。
拜讀了眾位老師的研修心得,仰慕語文教者的才華橫溢,也從中領略了大家的風採,更為嘆服老師們在不斷地反思中否定自我、蕩滌思想、接受新知、傳承精髓,深刻地感覺到老師們接受了心靈的震撼,完成了自我的又一次超越。老師們的教學隨感中,都主張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著眼於已有的知識經驗,關注他們的情感體驗,積極創設輕鬆、和諧的情境組織教學,如低年級的拼音教學就是引導孩子們進入童話的王國(用童話語言和編童話故事)、遊戲的世界(找朋友、分水果、拍手等遊戲);中年級作文教學強調生活素材的積累、遣詞造句的表達、學習過程的評價;《紙船和風箏》一課的課例設計,以讀為本,加強學法引導,通過吟誦悟情,體驗成功的愉悅。竇桂梅老師的專題講座《為生命奠基,語文教改的三個超越》給大家進行了思想的洗禮,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認識到教育需要付諸真情,不吝激勵性話語或溢美之詞,用本真、至善、純美消除師生之間的隔閡,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導引孩子們健康地成長。看到了堅毅,賦予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一個"感悟的課堂"和一個"閱讀和交流的課堂",要讓"語文回歸語文",積極拓展語文教育的範疇,將教材應用和課堂教學延伸到生活,挖掘潛能,向縱深發展,實施大語文教學。聽到了質疑,將竇老師的教育環境與我們的現實情景相比,在推崇專家高超教育藝術的同時,積極探索屬於我們自己的教學模式,避免生搬硬套,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有老師如是說,永遠追求青春的激昂,讓教育的激情四射,感染學生的情緒,散發無盡的活力;用一生去讀書,學習新知並反思提高,厚積薄發,去攀登教育的高峰,採摘藝術的成果;立足於現實,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紮根這片略顯貧瘠的土壤,時刻準備著用積極的態度迎接挑戰,等待著機遇,以堅定的信念鞭策自己努力拼搏,進而步入成功的殿堂。
二、實踐課程改革理念,構建和諧課堂。
貼近了老師們的情感世界,從中受到感染,而大家在課堂上所展現的風貌更為精彩,或沉穩,或激揚,或靈動,或飄逸。我們這些年輕的老師摯愛著這方土地,將青春的熱情篆刻在課堂上,留下了拼搏的足跡,用汗水和心血書寫著自己的歷史。走進每一位老師的課堂,感受了智慧的傾瀉,聆聽著情感的交流,沉醉於心靈的互動,豔羨語文老師的敏銳豪放,在旁徵博引中縱橫馳騁,於情投意合間春風化雨。
1、純真靈動的幼兒教育
課前,帶著懷疑步入了附幼班,然而迎接我的是出乎意料的井然有序,連孩子們的叫嚷都是那麼溫馨,稚嫩的小臉上寫滿童真,那天使般的微笑讓我慚愧,為自己的臆測而惶恐不安。調整好心態,聆聽葉老師的教導,跟著孩子們一起暢遊,帶我回到了童年時代,溫馨而甜蜜。在不足一個月的短暫時間裡,葉老師已經讓這些小天使擁有了良好的習慣,學會了傾聽,學會了發言,學會了讚揚,學會了思考,一切都是至純至真。
學習順口溜《狗和猴》這節課,凸現了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和工作激情。師生齊動,開放的課堂上,"One、two、three",學生肆意張揚著個性,"Listen to me",大家積極地展示自我;教師豐富的肢體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認真細緻的點撥,引領著孩子們奮勇前進;"行到橋心相碰頭,彼此匆匆跑回頭",在童話般的意境裡,理解了謙讓,孩子們接受了祖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和風細雨中撒播禮貌的種子,在大家的心田生根發芽。儘管教師的語速稍快,但從孩子們渴盼的眼神中看不到遲鈍,教和學似水乳交融,情隨意動,和諧像花兒一樣在課堂綻放。
2、溫情質樸的古文鑑賞
古文的學習和鑑賞可以傳承文化,頌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感受人間的真情實誼。《送元二使安西》一課,教師從作者的背景、唐詩的韻律、文章的意境出發,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利用細緻的講解和透徹的點撥來引導學習古詩,顯示了深厚的理論功底,雖然在課堂節奏上把握不足,但關注了孩子的切身感受,從而感悟到友人之間的真情。《伯牙絕弦》歌頌"知音",概嘆"相識滿天涯,知己有幾人",傷逝子期,曲高和寡,伯牙絕弦,則終身不復鼓以謝知音,教師讓學生深情吟誦這篇古文,從讀中悟情,從讀中釋懷,將生澀的文言文演繹成空靈飄逸。兩篇文章皆為描述友情,兩節課則風格迥異,但都給予我們美的享受,尊崇典雅風尚,享受真摯情調。
3、清新雅致的閱讀教學
閱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手段,藉此認識世界和擴展認知領域,促使心靈和思想的成長,而閱讀教學是"為了培養理解書面語言能力而進行的一系列語文訓練,它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環節,著重於'書面語言'的理解。"高年級的學生對於字、詞、句已有了一定積累,則教學應加強引導他們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偏重於挖掘他們的認知潛能。教學《變色龍》時,教師抓住三個關鍵詞"發現""端詳""變色"展開想像,在簡單的語句中探究,將變色龍的形態完整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輔以激勵性的評價,在培養知識能力的同時,兼顧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實現。《月光曲》一課,教師以盲姑娘、哥哥、貝多芬三個人物的對話為切入點,讓學生認識角色,領略文中人物的心情,經過深情誦讀,聽出言外之意,聽出弦外之音,在引導下直抒胸臆,在快樂中激情四射,化平淡為神奇,如和煦的春風輕拂,帶來陣陣淡雅清香,於談笑間使學生接受了心靈的震撼。
遺憾未能全程接受每位老師零距離的訓導,錯失了學習的機會,而且用不專業的眼光管窺一斑,未及神韻。以後,惟有努力學習,方能追到先行者,直至並肩邁步同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