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上海迅速掀起垃圾分類風潮。可是,為何要實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如何執行,分類處理到底有何社會意義等……這些問題也成了不少社區挑戰的難題。
對於擁有面積89.28平方公裡安亭鎮來說,其管轄42個行政村(7個空殼村)、30個社區、121個小區,戶籍人口約9萬,實有人口近30萬,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
安亭鎮召開2019年生活垃圾全程分類工作推進大會
從掩鼻而過到人人自覺
「六步工作法」的小秘籍
「一本手冊說清分類知識,一系列培訓強化分類意識,一份問卷了解分類意願,一份承諾書體現分類決心,一套宣傳品為分類提供便利,一張記錄表體現分類實效。」博泰社區居委書記蔣春偉說,這「六步工作法」是社區實現定時定點工作突破的秘籍。
據她介紹,博泰社區是安亭先行試點垃圾分類和定時定點投放的示範小區,共計485戶約1700人,2018年10月實行定時定點投放後,垃圾投放點將從原先的26個減少至2個。
博泰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入戶宣傳並籤訂撤桶分類承諾書
在正式實施前,小區居委會還發起一次摸底調查,傾聽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意見、建議,在垃圾箱房的設置考慮到居民的顧慮,將貨櫃改造成垃圾箱房,實用的同時兼顧美觀。另外,在小區出入口還設立一個誤時投放點;為防止居民在原投放點亂扔垃圾,還將原來垃圾投放點所在地都進行了綠化,同時安排志願者巡邏清理亂投現象。
博泰景苑社區新增加一個垃圾投放點
「現在居民們在扔垃圾前都已經把垃圾分得清清楚楚。」蔣春偉告訴記者,在一系列舉措之下,居民看到社區環境變美了,也就更願意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
在安亭鎮垃圾分類工作推行中,還有著一群安亭鎮市民巡防團,他們被稱為城市裡的「啄木鳥」。安亭鎮實施垃圾分類以來,他們參與街道、社區、單位、學校等摸排檢查,「啄」出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啄」出垃圾分類的難題困局。
「垃圾分類勢在必行,作為黨員應起到帶頭作用。」來自安亭鎮市民巡訪團76歲的老黨員季文俊堅定地表示,巡訪團不是來「找茬」的,就是發現和反饋問題以便更有效解決問題。因此,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要多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再進行溝通,凡事都能迎刃而解!
「雖然天氣炎熱,但現在扔垃圾也不用捂著鼻子了,垃圾箱房周邊幾乎沒有任何異味,十分乾淨整潔,小區也漂亮了,街道環境也特別好。」季文俊笑著說,居民市民們分類習慣正在逐漸養成。
據了解,在宣傳方面,安亭鎮建立百姓宣講團機制,組建垃圾分類志願宣講隊伍,把服務配送到基層。積極發動各基層單位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和義務督導等活動,藉助傳統媒體與網絡新媒體,提高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率。
市民宣講團進行垃圾分類的宣講
同時,安亭鎮推出了以典型示範帶動市民踐行,設置家庭垃圾分類「紅榜」,評選「垃圾分類達人」等活動。
開展垃圾分類達人競賽
新安社區的居民代表佟璇是一位全職媽媽,也是「垃圾分類達人」。「當初參賽並不是為了一個成績。」她表示參加「垃圾分類達人」活動是一個多方面學習和推廣垃圾分類工作的契機。
「1+2+6」工作模式從源頭管控
破解農村垃圾分類難題
「要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租戶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群體。」趙巷村黨支部副書記徐加英說,趙巷村共有5個自然村,外來租住人員約有8成,因為租戶的流動性大,難管理。
徐加英告訴記者,早在去年趙巷村也嘗試過多種實施辦法。去年11月,曾在西高涇村民組試點過在每家每戶門口擺放二分類垃圾桶,由保潔人員定時上門收運。但半個月運行下來,效果並不理想。後來村委決定:實行定時定點投放模式,倒逼住戶養成分類習慣。
趙巷村垃圾分類志願者代表
「對不實行垃圾分類或分類不到位的來滬人員租戶,第一次上門教育,第二次下告知書,第三次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徐加英表示在解決來滬人員租戶方面,「安客模式」發揮不小的作用。
據她介紹,「安客模式」即農房租賃託管的模式,是趙巷村創新的農村房屋租賃託管模式。趙巷村將「不分類、不出租」寫入租房協議,讓垃圾分類成為租房的前置條件。此外,藉助《條例》頒布實施的契機,趙巷村還將垃圾分類納入村規民約,推動垃圾分類成為全體村民的自覺行動。
向新入住的來滬人員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
將垃圾分類的要求納入到租房條例中
除了「安客模式」與村規民約兩個關鍵手段,趙巷村還發揮黨建引領的力量和決心,調動了村幹部隊伍、村民組長隊伍、新村民代表隊伍、志願者隊伍、物業保潔人員隊伍、共建單位隊伍等六支隊伍,讓各方力量共推垃圾分類工作。
趙巷村開展志願者培訓工作
徐加英介紹,接下來,趙巷村還將通過兒童醫院義診、免費理髮券、愛心早餐等惠民服務來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垃圾分工作。
趙巷村通過「1+2+6」工作模式,即一個核心、兩個關鍵、6支隊伍,有力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據了解,目前趙巷村3000多名實有人口垃圾分類的知曉率達到了100%,分類參與率達到了95%以上。
趙巷村村落面貌大為提升
推進「環衛雲服務」
垃圾收運實現一鍵式預約
「今年6月,一鍵式預約平臺試點運作後,預約方便,操作簡單,垃圾收運效率明顯提高。」安亭鎮環衛公司副總經理丁笑清說,平臺得到很多居民的好評。
安亭鎮環衛公司智能雲系統
據她介紹,「一鍵式」預約平臺結合網際網路+GPS技術,依託微信公眾號建立從「預約-審核-派工-作業-完成」的一鍵式服務質量跟蹤閉環系統。目前,預約平臺已在試點運作,後期將面向轄區內各企事業單位、工地和商業廣場等開放。
丁笑清告訴記者,最初安亭鎮實行電話預約收運,但在清運過程中發現,分類不清、上報地址不清等問題導致收運效率低下。2018年11月,開始實行微信群上報預約,但在實施過程中卻發現,記錄、核實、派工、核對收運量各環節之間仍缺乏快速有效溝通。
「將有效信息收集、數據分析、管理規劃等功能進行整合,有助於更加客觀、科學進行垃圾分類的管理決策。」 丁笑清說,為實時掌握垃圾收運進度、高效精準完成垃圾收運作業,安亭鎮探索實施了環衛作業智能化系統,為環衛車輛加裝智能化設備,實現了所有垃圾清運點位垃圾裝運量的準確統計與作業路線的精準科學安排。除此之外,還實施生活垃圾「不分類、不收運」制度。垃圾清運車輛已從原來的47輛增加至72輛。
推行垃圾分類的一個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資源價值和經濟價值,物盡其用。在垃圾循環利用推動綠色循環經濟不斷發展方面,安亭鎮引進建築垃圾3D列印,實現了建築垃圾的閉環管理。
嘉定區工藝美院環境學院院長李剛表示,以3D列印為核心技術,以建築垃圾骨料為原材料,有效使垃圾減量化,實現了資源化利用。
建築垃圾3D列印技術
他表示,從村居源頭產生的建築垃圾,經過資源利用中心進行分揀破碎,最終又製作成了垃圾投放收集點,造型豐富,相當於混凝土質量,實用性很高。另外還可增加居民的好奇心引導垃圾分類,傳播垃圾循環的理念。未來,還將有更多產品陸續投放。
利用建築垃圾製成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安亭鎮立足實際情況,探索並實行「六步」工作法、「1+2+6」模式、智慧環衛、建築垃圾3D列印等多種方式,不斷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也因此取得顯著成效。
據了解,安亭鎮100%的小區完成了撤桶定時定點投放,100%的農村實行了村民源頭垃圾分類投放,共151企業,429家街面商戶,6個菜場,35個會所實行了幹、溼垃圾分類收運。截止至7月,安亭鎮溼垃圾的量累計為13661噸,全年日均為64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66%;幹垃圾量累計為57522噸,日均271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15%。
安亭鎮黨委書記陸強表示:垃圾分類,看似小事情,實則大文明。一定程度上,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能夠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質,也是考驗基層治理能力的一塊「試金石」。
安亭鎮在推進垃圾分類過程中,以「六動」模式為核心,立足「全面提質、全面提速」的工作要求,完成了垃圾分類的設施建設和社會動員工作,垃圾分類實效和純淨度也有了顯著提高,但是離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目標還有一定的距離。下階段,安亭鎮將圍繞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進一步將垃圾分類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把垃圾分類「新時尚」演繹得更加生動、更加精彩!
素材來源:市綠化市容局社會宣傳處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
《 》
《莫糾結,垃圾分類有邏輯!》
《權威發布丨拒絕收運!對不符合分類質量標準的生活垃圾拒絕收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