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主題是「童年往事」,精選的三首古詩與三篇課文如同一幅綿延的畫卷,帶領我們走進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童年生活。本單元習作是「那一刻,我長大了」,需要我們在閱讀本單元課文時,一邊了解他人的童年故事,一邊反觀自己正在經歷的童年生活,選擇成長過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寫下來。
01分析教材提示
語文教材第14頁提供給我們的寫作提示,可以做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設計導語,回憶我們的童年生活
翻閱影集、日記、成長手冊……回憶一下自己成長的歷程,有沒有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情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
二、引導思路,啟發我們選取印象深刻的素材
1、今年我過生日,媽媽給我切蛋糕的時候,我發現她的眼角出現了淺淺的皺紋。
2、最近爺爺起早貪黑,忙著採、曬野菊花去集市賣,原來是為了給我買雙新球鞋。接過爺爺遞過來的球鞋,我感覺手上沉甸甸的……
3、上周星期二班會課上,第一次在講臺當著全班同學發言,看到同學們鼓勵的目光,我忽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三、提出要求,指導我們明確本次習作的任務和要求
這次習作,要求寫一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
1、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對所見、所聞、所想進行細緻描寫。
2、要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要求所寫的內心感受都是真實的,不要胡編亂造。
3、題目自擬。
① 那一刻,我長大了。
② 那一刻,我懂事了。
③ 那一刻,我後悔了。
④ 那一刻,我流淚了。
……
寫完後和同學交流,看看有沒有把受到觸動的那個瞬間寫具體,根據同學們的意見進行修改。
02習作例文
注意:例文是別人的東西,僅只能作為參考,不能受其束縛。打開思路,入情入境,挖掘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就能寫出飽含真情實感的文章。
那一刻,我長大了我們每天都在媽媽的呵護下長大,親切地叫你起床、每天必有的幾句問候、天天給你做好吃的飯……但往往我們卻忽略了媽媽的愛。但經歷那件事後,那一刻,我長大了,終於體會到媽媽的辛勞。那是六個月前的一個早上。我心血來潮想親自做一頓早飯——小米湯。剛剛學會,我做飯時還有些慌張。首先,在鍋裡倒入適量的水,然後把淘好的小米倒進去,煮15分鐘後,把一碗沒有麵疙瘩的麵糊倒入鍋中,再熬至2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啦。我在心裡想著這些步驟,笨手笨腳,忙前忙後地做著。媽媽好像對我不放心,就站在一旁看著。當我正在攪麵糊時,媽媽突然大叫起來:「呀!我忘了這是小米,準備餵給鴿子的!」我聽到媽媽這一番話,也跟著大驚慌起來,責怪道:「媽媽,你怎麼不早說啊!我這湯都快要做好了!」媽媽慚愧地說:「都怪我這記性!要不你別管了,我倒了再重新熬一鍋吧。」我有些遺憾,白忙了半天!可是,突然從腦子裡冒出來的一個想法,讓我徹底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想:媽媽每天這麼辛苦地給我做飯,如果不合我口味,還要重新做。我剛剛那個處境,不就好比媽媽做完飯不合我口味了嗎?而且,我連一次飯都沒做完,又怎麼比得上媽媽給我做的這十一年飯呢?因此,那一刻,我長大了。
歡迎點擊關注「燭光照耀星空」。假如你對文本有更深更廣更獨到的見解,歡迎在評論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