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走天下」鏡頭畫質遭嫌棄,旅行要求輕便怎樣配鏡頭?

2020-12-03 樂逍遙攝影

一次到一個攝影愛好者朋友老唐家做客,適逢他們兩口子剛剛旅行回來不久。同為攝影愛好者,自然會聊起攝影。

老唐感嘆到:真的太累了,肩膀勒的現在都痛。我問他帶去了什麼器材,他說:尼康D810加大三元再加三腳架。這時他老婆插嘴說:你們這叫旅遊嗎?背著這麼沉重的東西簡直是遭罪,看著都心痛。

說實在的,背著老唐這樣攝影裝備去旅行,還真是遭罪。至於什麼樣的攝影裝備適合旅行還真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拍攝照片的用途不同,每個人對畫質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我們在配備旅行攝影器材的時候首要的是輕便,其次才是畫質和焦段滿足需求。下面提供幾種輕便與畫質、焦段結合比較好的旅行攝影器材配備方案。

01一鏡走天下鏡頭+輕便定焦鏡頭

所謂「一鏡走天下」鏡頭,就是那種焦距範圍比較廣、而光學性能一般的變焦鏡頭,這種鏡頭大多囊括了廣角到長焦。截幅機:尼康有18-105mm、18-140mm、18-200mm、18-300mm等鏡頭,佳能有18-135mm、18-150mm等鏡頭。索尼有18-200mm等鏡頭。全畫幅機:尼康有24-120mm等鏡頭,佳能有24-105mm、28-300mm等鏡頭,索尼有24-240等鏡頭。

另外副廠的鏡頭也是值得考慮的。如騰龍18-270mm、16-300mm、18-400mm等鏡頭。

一鏡走天下鏡頭普遍光學性能一般,如果畫質要求較高就會不滿意其畫質。如果再加一支「餅乾頭」、「小痰盂」之類的定焦鏡頭,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解決方案。例如尼康50mm f1.8D定焦鏡頭,價格700不到,畫質相當不錯,光圈稍微收縮之後其銳度相當好,而且很輕便。作為旅行中人像紀念照片和部分風景照拍攝都是可以的。

這個方案算是比較輕便的了,而且用高畫質輕便的定焦鏡頭再綜合一鏡走天下鏡頭焦距的優勢,基本上能滿足旅行中絕大部分拍攝要求。

02高畫質常用焦段加長變焦組合

旅行攝影除了要求器材輕便,不少人還要求焦段廣、畫質好。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是要作出某些方面的妥協。下面這個方案在常用焦段上用一支光學性能好的牛頭,再加一支長焦段的變焦鏡頭。

所謂常用焦段就是像大三元之一的24-70mm這樣的全畫幅鏡頭,這個焦距無論是拍攝風景、還是拍攝人文都比較合適,對於旅行拍攝至少可以滿足80%以上的需求。如果是截幅,像尼康DX格式的17-55mm這類的牛頭同樣很好。

顯然這樣一支鏡頭無法滿足長焦段的拍攝需求,如果你有大三元的70-200mm鏡頭,當然對於旅行帶上這兩支鏡頭已經算是足夠完美了,旅行中即使你的大三元是齊全的,還有14-24mm焦段的超廣角鏡頭,也不建議攜帶,因為使用的概率並不高,而增加的負擔不輕。

如果沒有大三元鏡頭之一的70-200mm鏡頭,又不想缺失長焦段。那麼配一支副廠的100-400mm焦段鏡頭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原廠雖然80-400mm的鏡頭,但是價格高、重量大。而副廠的同類鏡頭價格僅為原廠的三分之一,重量也輕,並且光學性能相差不大,加上這支鏡頭後焦距就囊括了從廣角到長焦、甚至可以拍鳥。全畫幅和截幅機都可以用。400mm拍鳥雖然不少時候嫌小,但為了輕便總得作一些妥協。旅行如果帶上150-600mm這種大炮,負擔真的太重。

旅行攝影既要輕便又要好畫質,往往很難做到兩全其美。本文僅僅是提供兩種配置思路,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討論。

相關焦點

  • 佳能850D單眼相機配哪款鏡頭可以一鏡頭走天下?
    對於旅拍來說,涉及到拍攝的題材大概有風景、人文以及人像,這個就需要拍攝器材的通用性比較強,最好一款設備就可以滿足以上各種拍攝需求,畢竟誰也不想在外去旅遊,放鬆的時候還攜帶著大量的器材負重。此鏡頭換算成全畫幅焦段相當於28-300mm 甚至還要長一些,涵蓋標準廣角,中焦,小長焦焦段,還帶有防抖功能,是真正廣義上一鏡走天下之本尊。
  • Tamron 20mm f/2.8評測,廣角強悍能拍微距,適合旅行用的好鏡頭
    鏡尾同樣採用了金屬接環,看著非常的上檔次,在在鏡尾處也可以看到橡膠外圈,橡膠外圈能滿足日常的防塵、防滴濺。這次我選擇使用索尼A7R3來進行測試,相機機身加鏡頭的總重量不到900克,拿在手上非常的輕便,非常適合旅行拍攝,不過讓你的手腕過度酸痛。
  • 小型輕便的騰龍新超廣角變焦鏡頭A046
    ,所以要保證小型輕便的設計理念。在確保大光圈鏡頭優異光學性能的同時,以鏡身小型、輕便為最高目標而進行了設計。A046作為一款全畫幅大光圈超廣角變焦鏡頭,擁有令人驚嘆的67mm口徑。鏡身全長99mm,僅重420g,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小型、輕便,可以完美適配全畫幅無反相機的機身大小,方便攜帶於各種各樣的拍攝場景。全焦段恆定F2.8大光圈,從畫面中心到邊緣擁有高解像力和高對比度。
  • 佳能6D2單眼相機,拍攝風光為主,如何選擇鏡頭
    佳能6D2單眼相機,以拍攝風景為主,如何選擇鏡頭?根據自己的要求選擇,如果出去玩或拍普通的個人照片等日常場景,則以風景和人物為主。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以單純的輕量化為主,集中在玩的時候享受的過程上。對畫質的追求不是很高。選擇可以用焦點覆蓋從廣角到長焦的鏡頭的焦距是最好的選擇。
  • 旅行攝影神器 佳能RF24-240mm IS USM鏡頭
    RF24-240mm F4-6.3 IS USM鏡頭是佳能首款大變焦比RF卡口鏡頭,專為佳能全幅微單EOS R和RP打造,適合當做旅遊用鏡頭使用,真正做到一鏡走天下。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鏡頭充分利用了R系統大口徑卡口與短後對焦距離的優勢,實現了畫面整體的高畫質與光學系統的小型化。
  • 20倍變焦攝像機鏡頭「嫁接」4K視頻相機
    ▲ 佳能原廠B4口2X增倍鏡▲ 佳能原廠B4口2X增倍鏡轉接GH4相機它讓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增距鏡能夠增加鏡頭的焦距,是不是同時也能夠增大鏡頭的像場呢?簡單來說增距鏡就是一個放大鏡嘛!攝像機鏡頭像場偏小的弱點束縛住了它們的使用範圍,攝相機鏡頭的像場通常只能滿足2/3的感光面積,而感光面積增大就需要鏡頭的像場增大,那就會帶來鏡頭體積變大重量變沉攜帶困難的問題。如果是這樣就違背了這次「嫁接」改裝方案的初衷。但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感光晶片越大成像的質量也就會更好,如何能夠達到畫質和體量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 青島Insta360 ONE R雙鏡頭旅行Vlog套餐
    (中關村在線 青島行情)近日,Insta360 ONE R高清多鏡防抖運動相機旅行Vlog(雙鏡頭旅行Vlog套餐) 在中關村在線經銷商「青島守強數碼旗艦店」有售,聯繫電話:0532-66626699 / 18560688788
  • 佳能EOS R5/R6之類微單相機,怎麼配置鏡頭?
    佳能EOSR5/R6發布之後,市場反響良好、熱度很高,甚至一度一機難求。對這兩臺機器感興趣的朋友相信對其性能和優缺點已經大致了解了,本文就不再贅述,而重點說說這兩臺機器及系列微單的鏡頭配置。佳能微單的RF卡口24-70mm f2.8,也就是俗稱的大三元鏡頭之一。這支鏡頭的光學性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拍攝用得很多的焦段,但是價格比較高,大約1.4萬左右,重量也比較重,有900g。配置這支鏡頭屬於高端配置,R5配置這支鏡頭總價4萬出頭,R6配置這支鏡頭3萬左右。
  • 增距鏡價格及品牌型號介紹【圖文】
    7片鏡頭結構的增距鏡,它首次採用了非球面鏡片,可以獲得原鏡頭2倍的焦距。尼康AF-S TELECONVERTER TC-20E III外形簡單,黑色外觀質感出色,並採用了全新的光學設計,採用5組7片鏡頭結構,內置SWM驅動馬達,首次採用了非球面鏡片,可以獲得原鏡頭2倍的焦距,並且實現了優秀的對比度和清晰度以及緊湊輕便的機身。該鏡長度僅48mm,重量僅330g,非常便於攜帶。
  • 索尼APS-C 微單買啥鏡頭好?看完這份攻略就知道
    雖然不少人會嫌棄其 F2.8 的光圈,但如果你這個搭配看成放大版並配上等效 50mm 定焦的理光 GR(當然沒人家 PS 機那麼輕巧啦),我覺得這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 E 卡口也只有這個搭配,才能有 「一手掌控」 且全方位皆高素質的體驗。不過需要留意,這枚鏡頭最近對焦距離偏遠(35cm)的問題,放到 APS-C 畫幅上還是會帶來一些阻礙。
  • 好馬配好鞍 佳能RF鏡頭選購指南
    RF卡口與短後對焦距離帶來的光學設計靈活性,加之全新的工藝導入,不僅保持的高畫質,同時鏡頭的體積也大幅縮減。,實現了畫面中心到邊緣的高畫質,同時也為鏡頭的小型化做出了貢獻。  佳能RF24-105mm F4-7.1 IS STM作為一款可以輕鬆應對多種場景,同時體驗全畫幅高畫質的鏡頭,無論人像、風光、街拍、靜物,佳能RF24-105mm F4-7.1 IS STM可以在不同場景中通過豐富的焦段變化
  • 旅行攝影如何配鏡頭?詳解「狗頭」18-55mm是不是真香
    出門旅遊還能拿著個相機拍照的,都是有追求的人,如果要求不高,手機拍照它不香麼?而人一旦有追求就容易陷入無止境的狀態,特別是能夠一年出門旅遊幾次,還有閒情逸緻帶著相機的,應該家裡條件不會太差。於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鏡頭都必須是光圈2.8,價格大幾千元起步了。
  • 鏡頭?誰決定相機畫質
    堅持升級機身的人認為更高級別的機身可以在畫質以及對焦性能上獲得更好的支持,即使是鏡頭稍差也會有更好的發揮,對日後升級鏡頭也放寬了限制。  因為鏡頭的升級需付出較高的成本,且未必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所以在才讓人在花錢之前糾結不已。真相俠出馬為你作一成像表現上的對比,為你解開困惑之謎。
  • 如果只買一支鏡頭,不管什麼品牌,攝影單眼相機點評推薦
    讓我推薦鏡頭的人很多,但不管什麼品牌,我覺得如果只買一隻鏡頭,這種類型的鏡頭是性價比最高的,價格雖然不是最低的,但是如果長期使用,價格就不算高了,而且如果對拍攝要求不是特別高,那麼有了一隻這樣的鏡頭,以後都不用再買鏡頭了。
  • APS-C輕便超廣角 騰龍10-24鏡頭實拍體驗
    喜愛拍攝風光的朋友,自然會對超廣角鏡頭倍加青睞。而全畫幅機身無論是F2.8恆定、F4恆定,亦或是11mm、14mm或15mm的超廣角視角的鏡頭,用戶的選擇可謂相當豐富。不過,對於APS-C畫幅相機用戶來說,全畫幅超廣角鏡頭的視角都打了折扣,從超廣角變成了稀鬆平常的廣角焦段。那麼要想獲得全畫幅相機上16mm左右焦距的視角,就需要用戶使用10mm左右焦距的鏡頭。
  • 入門鏡頭怎麼選?在哪買靠譜?——彎彎談攝影器材
    焦段的數字跨度越大,就是變焦比越大的,所謂一鏡走天涯。這種超大變焦比鏡頭在畫質上和套頭沒有本質區別,只是覆蓋的焦端更多了,通常也會更大更重更貴一點。       在差不多的預算基礎上,也可以考慮走定焦路線,買便宜的定焦。光圈大,畫質好,輕巧。只是不能變焦,失去了變焦的方便。基本上這裡是入門的一個分叉:便宜的變焦是最入門的,而且方便;便宜的定焦則比最入門高級一些。       比如35 1.8、50 1.8之類。35是焦距,1.8是光圈。
  • 旅行最適合帶什麼相機?
    大學學了4年拍照;暗房衝過卷,拍過撕拉片;賓得、尼康、索尼、徠卡...玩過的相機鏡頭我自己都數不清。雖然畢業後沒從事任何攝影相關的工作吧。但我可是一直自詡是旅行博主中拍照相對好的那一個;或者是攝影類博主中比較懂旅行的那一個;真不行,我就是那個最會敗家買買買的那個。靠器材裝逼是一條不歸路,而我正走在這條路上。
  • 整部《1917》只用一個鏡頭展現,這部一鏡到底的電影到底有多牛?
    《1917》因為兩件事被討論:一個是《1917》獲得了10項2020年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僅次於《小丑》(Joker,11項);另一個則是這部電影使用了「一鏡到底」的展現方式,全片從頭到尾只有一個鏡頭!一鏡到底為什麼會被熱議?
  • 《1917》「一鏡到底」,長鏡頭影片有多神奇?
    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已於2月10日落下帷幕,由薩姆·門德斯執導的「一鏡到底」戰爭題材影片《1917》坐擁10項提名,最終斬獲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最佳視覺效果三座技術類大獎。電影最大的看點是全片119分鐘大多使用自然光和外景「連續拍攝」的手法,為觀眾呈現出「一鏡到底」的視覺體驗。
  • 索尼A7M3和A7R3,配什麼鏡頭?想拍人像、風光和視頻等創作
    雖然適馬ART鏡頭我多次用過,體驗也很好。但是,成像質量上索尼55mm是可以和徠卡50mm定焦比一比的。在機械磨損誤差還沒有產生的時候,這個鏡頭是真好。再考慮到匹配性。那肯定是選索尼了。索尼的FE55mm f/1.8ZA鏡頭約300多克,兩者搭配起來,在握持手感,攜帶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