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產業集群颳起數位化轉型「旋風」

2020-12-15 環球網

【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企業一線見聞】

光明日報記者 雷愛俠 光明日報通訊員 劉博文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口,被譽為「中國皮具之都」的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如何「上雲」自救?記者在該鎮皮革皮具創新中心直播間裡看到,主播正對著鏡頭介紹最新款的原創設計箱包。「我們後臺技術人員正通過試運行的『雲ERP』軟體將買家的需求上傳到公共平臺,對接給產業鏈上中下遊各環節企業。」廣州金聖斯箱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輝古表示,數位化平臺可以實現在線接單、比價、評估、交付等功能。

中國皮具看廣東,廣東皮具看獅嶺。獅嶺鎮是我國最大的皮具箱包產業集中地,半徑5公裡內匯聚了8800多家各類皮具箱包廠商、16800多個配套服務商戶,從業人員超過20萬人,每年向全球客戶提供總數超7億隻箱包,年產值達300億元。日前,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會同廣州市、花都區工信部門,以及獅嶺鎮人民政府舉行了獅嶺鎮箱包皮具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方案用戶論證會。按照方案,預計今年年底推動15家骨幹企業上雲,拉動產業鏈上下遊100家企業上平臺,減少集群行業成本1400萬元,加快培育打造「獅嶺模式」。

廣州尚億箱包有限公司業務部主管徐勝蓮,現在每天都會登錄雲平臺,看看部門的情況。「比如挑材料,之前採購直接去皮革城買,跑遍市場問價、比價,花的時間比較長。」這種千頭萬緒的忙亂感覺,廣州市盛隆斯紡織皮革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偉波也深有感觸,他店裡的面料有200種左右,「因為品類太多,貨物有時候要搬來搬去,有些貨的存放位置都忘記了,導致出貨的時候經常出錯」。

廣州蓋特軟體有限公司正是此次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的數據服務企業,在總經理蔡徵兵看來,「亟須通過數位化優化資源共享,傳統的生產和管理方式無法應對大規模、多批次、小批量的複雜要求,數位化轉型是獅嶺鎮皮具箱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目前獅嶺鎮25%的規上企業使用該公司系統。使用平臺後,陳偉波露出了笑容。「以前五六個人負責倉庫管理,現在兩三個人就能輕鬆處理。」陳偉波說,數據在手機上就可以看,感覺倉庫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數位化轉型是獅嶺皮具箱包產業在新形勢下走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獅嶺鎮鎮長謝英俊表示,將打造公共信息平臺、共享製造中心、公共物流倉庫和直播電商基地,促進獅嶺皮具箱包產業集群進一步強化。「我們希望產業集群總產值從300億元向500億元突破,培育更多的龍頭品牌箱包企業。」

據介紹,目前獅嶺鎮正在加緊建設「先進設備共享加工中心」,建設共享加工中心投資回報周期長,單個企業無力投入,需要平臺化建設來實現先進設備共享加工。

8月22日,廣州開發區與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訊)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騰訊將在該區設立騰訊數字經濟產業大灣區基地。廣州開發區聯合騰訊建設「令行禁止、有呼必應」平臺,特別將全區3000多家規上企業、250多個企業籌建項目,以及相關聯的住建、城管、環保等數據全融合到一個模塊,實現窗口零切換、數據真融合。

手指輕輕滑動,就可以360度「逛」遍展廳每個角落,產品細節清晰可見,還有在線導購講解,仿佛置身實景之中……近期,第127屆廣交會首次在線上舉辦,來自廣州開發區的廣東康雲科技為廣交會多個參展企業量身打造的「雲展臺」,讓客商們感到十分新奇。

廣州黃埔區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康雲科技、中國移動共同開展的科技戰疫「百家企業上雲」計劃,利用AI、5G、3D技術把實際場景1∶1搬到線上,把企業展廳、生產線等實景做成「企業3D名片」,重塑了企業在疫情期間新的發展模式。

早在去年,廣州開發區出臺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區縣級工業網際網路專項政策及其實施細則,目前全區集聚工業網際網路能力供給服務商近百家,其中納入廣東省工業網際網路生態供給資源池的企業有43家,佔全省的15%左右,形成集聚發展、優勢互補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

疫情期間,廣州開發區聯合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調動供應鏈能力資源,快速調動全國200餘萬家工業企業的供應鏈能力資源,為復工企業提供在線協同雲工作、雲採購、協同製造等免費服務,大大降低了企業研發生產時間成本。以5G應用為例,廣州開發區聯合三大運營商建成5G基站近3000個,初步形成基於5G、工業網際網路的新型基礎設施網絡體系,併集聚了京信通信等超90家5G及相關企業,成為廣州市5G高端製造集聚區。在區塊鏈應用方面,廣州開發區集聚338家區塊鏈企業,誕生了全國第一張區塊鏈電子發票、第一張通過「區塊鏈+AI」平臺辦理的企業營業執照,闖出區塊鏈發展新路徑。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5日 10版)

相關焦點

  • 謀劃製造業提質增效 廣東推動產業集群再升級
    累計推動1.5萬家工業企業運用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50萬家中小企業「上線用雲」。談穩鏈強鏈:抓實「廣東強芯」行動羊城晚報:馬上將進入「十四五」階段,作為製造業大省,廣東如何在接下來的五年做好穩鏈固鏈強鏈的工作?
  • 機加工產業集群齊聚一堂,共商數位化經濟發展新策略
    分論壇以「數位化助力機加工產業升級」為主題,邀請到行業專家學者,及企業家共同探討機加工產業集群是如何助力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的。會上,語禎物聯充分發揮產業路由作用,聯合顧卓、和陽、彼聯等各大機加工轉型升級先行者、以及小米、平安、螞蟻等資源方、華亞、華匯、51工具機網等工具機廠商共同分享行業最新創新成果與產業前沿洞察,共同與參會嘉賓深度探討垂直行業數位化轉型新路徑、新策略。
  • 工業網際網路助推廣東智造揚帆起航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加速落地,是廣東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道縮影。近年來,廣東高度重視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統籌謀劃加快推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體系建設,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廣東全力打造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先進產業集群。
  • 2020年河北省各地產業招商投資地圖分析(附產業集群及開發區名單)
    為促進數字經濟和產業集群深度融合,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縣域經濟發展壯大,日前,河北省工信廳印發《河北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數位化轉型行動計劃(2020-2022)》提出,深入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平臺」融合發展,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匯聚一批數位化工具、平臺和服務,帶動集群企業展開群體性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做優做強做大特色產業集群。
  • 南方產業智庫產品發布周啟動!首發廣東特色產業帶創新報告
    今年下半年,「國潮粵造·產業帶新升級」廣東特色產業帶調研正式啟動,旨在通過深入走訪數位化升級背景下的產業集群,展現「粵造」高質量發展之路和網際網路驅動力對產業帶的影響。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一路走訪調研,我們以腳丈量產業帶與網際網路之間的距離,也目睹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新一代國貨的誕生,正演變成一場品牌、平臺、消費者的共創。
  • 人民日報:產業數位化轉型需要矩陣效應
    不同地方從實際需求出發,結合自身產業發展基礎、區域承接能力和創新發展能力,因地制宜打造獨具特色的新基建工程。可以說,不少地方正在按下新基建「加速鍵」,構建高質量發展基石與智慧治理底座。在地方政府推動與引導之下,各地新基建加速,產業數位化步入深水區。
  • 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上海要規劃1000個產業應用場景
    12月10日,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下稱「會議」)舉行。上海市委書記、上海市城市數位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強主持會議並指出,城市數位化轉型是事關全局、事關長遠的重大戰略,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 邊緣智能賦能全產業數位化轉型 創通聯達閃耀2020 AIoT產業年終盛典
    1月7日,智能物聯網行業權威盛會——《2020 AIoT產業年終盛典》於北京召開,中科創達與美國高通公司合資子公司創通聯達副總裁楊新輝應邀出席會議並發表《邊緣智能,賦能全產業數位化轉型》主題演講。此外,創通聯達最新推出的邊緣計算智能站EB5還入圍了本次大會發布的《2020AIoT產業領袖榜單——最優產品榜》,而TurboX智能大腦平臺以及Edge OS分別錄入《2021中國AIoT產業全景圖譜》的端側元器件模組板塊和邊緣智能軟體平臺板塊。
  • 長樂全力培育千億企業打造產業集群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見習記者 馮雪珠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長樂區加強龍頭產業上下遊配套項目招商,著力抓好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 加快推動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快數位化發展,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 推進數位化轉型 富士康首設鴻雁獎
    近日,「數字富士康」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表彰及交流大會在深圳舉行,富士康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李傑、首席數字官史喆、工會主席陳鵬及多個園區代表分別通過現場出席及視頻連線等形式參與此次活動。  會上,集團首設的「鴻雁獎」,歷時6個月評選出10個數位化轉型優秀團隊及10名數位化轉型先鋒人物。據了解,鴻雁獎是富士康於集團內部首次設立的獎項。該獎項旨在對集團重點領域推動的領軍人物及團隊進行評選表彰,希望他們能像鴻雁一樣發揮領頭作用,帶領富士康轉型發展。  會上,富士康首席數字官史喆就富士康數位化轉型路徑進行分享。
  • 廣東「工業母機」突圍記|產業集群深調研
    廣東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王成勇總結廣東數控工具機產業的兩大特點。南方日報記者走訪發現,雖然與國際巨頭仍有差距,但廣東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堅持以質量為生命,正走出一條貼近市場謀創新的突圍之路,在數控系統、電主軸、導軌等關鍵核心部件以及工具機整機方面,正湧現出一批隱形冠軍和領軍企業。
  • 四十年後再出發:廣東聯通全面助力經濟特區數位化轉型
    作為中國聯通收入規模最大、創新最活躍的省級分公司,廣東聯通自融入經濟特區建設以來,立足於經濟特區的改革開放、產業發展,以信息化、數位化建設主力軍為己任,打破行業壟斷、推進技術創新,在經濟特區通信產業建設中扮演著勇立改革創新潮頭的數位化建設主力軍的角色。
  • 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舉行 聚焦科技與產業數位化轉型
    2020中關村論壇未來青年論壇聚焦科技與產業的數位化轉型話題,邀請國內外優秀科學家與青年行業領袖,深度解讀科技與產業融合的新模式,分享醫療、教育、辦公以及物流等行業的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以此激發青年創新思維、提高青年創新能力、助力青年創新實踐。
  • 富士康表彰一批數位化轉型優秀團隊及個人
    本報訊(龍華新聞記者 周德萌 文/圖)1月13日上午,「數字富士康」2020年度數位化轉型表彰及交流大會在富士康科技集團深圳龍華園區舉行。大會對獲得首屆「鴻雁獎」的10個數位化轉型優秀團隊及10名數位化轉型先鋒人物進行表彰。
  • 中國石油: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和運行方式,引發產業變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油氣行業作為傳統工業產業,面對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形勢新趨勢,必須有效利用雲計算、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驅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核心能力提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增長。同時,油氣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包括組織、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數位化轉型才能成功。
  • 外貿受阻 廣東澄海玩具產業集群發力內銷
    澄海區電子商務產業協會副秘書長兼會長助理黃嘉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疫情對於依賴於出口的玩具企業來說影響很大。"澄海玩具是一個非常密集型的產業,整個配套鏈也是十分完善。平時,大多數外貿玩具公司是通過外貿公司或展會去觸達線下的進口商,而受到疫情影響,一些跨境的買家過不來,而很多企業的產品又出不去,這對澄海很多玩具企業來說影響是非常大。"
  • EMBA課程丨聚焦產業網際網路趨勢 攜手數位化轉型升級
    伴著今冬北京的第一場雪,11月22日150餘位EMBA同學圓滿完成為期四天《產業網際網路與數位化轉型》課程的學習。產業網際網路和消費網際網路究竟有什麼不同?該如何理解數字經濟?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浪潮下,企業該如何把握時機,完成數位化轉型?帶著這些問題同學們在課堂上聆聽了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以及多位網際網路行業資深人士的授課。
  • 儀徵市長江岸邊颳起「生態旋風」
    同時,全力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在長江岸邊颳起了陣陣「生態旋風」,探索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生態修復:長江岸線加速向美麗景觀帶轉變昔日荒蕪的荒灘被綠色景觀覆蓋,船廠轉型升級後變身「花園式」工廠……來到長潤造船所在地,這個曾被列為整治對象的船廠,經過治理,已然改頭換面,入目所見都是蔥綠的植被、涼亭,過去江灘隨處可見的荒地,更是被千畝望不見邊的櫸樹林所覆蓋。
  • 深圳特區40周年|華會科技助力深圳智能製造、數位化轉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深圳、東莞為核心在珠江東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以及「大力發展智能製造裝備和產品」,為深圳的製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