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製作|山松下山樁的採掘和製作養護經驗淺談
作者:花木君
松樹盆景是樹木盆景裡面最具有特色的代表樹種,以其四季青翠、蒼勁挺拔、傲立霜雪、頑強不屈的姿態,以及長壽高古贏得盆景愛好者的一致推崇。
松樹種類繁多,我國常見的有紅松、油松、雪松、羅漢松、樟子松、高山松、白皮松、馬尾松、華山松、五針松、金錢松等,都是我國傳統製作名貴盆景的優質樹種。在以前我們對羅漢松、黑松等品種的鑑賞養護做過介紹,今天我們談談山松,也叫馬尾松。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俗名山松、青松、樅松,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45米,胸徑達1.5米;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廣東兩輪);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針葉2針一束,極稀3針一束,長12-30釐米,寬約1毫米,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葉鞘宿存;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雌球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種子長卵圓形,4-5月開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
山松是我國常見樹種,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區域,主要有長江中下遊以及西南省份居多。山松高大雄健,姿態古奇,虯曲蒼勁,四季青脆,非常適宜作為園林造景,是我國著名的景觀樹種。
然而,由於山松生長緩慢,造型困難,製作養護難度大,並且針葉略長,因而在製作盆景上相比其他松科樹種略少。可是,如果了解生態習性,善於製作養護,因材造型,製作成盆景,觀賞價值還是很高的,近些年,不少盆景愛好者採用山松製作盆景,精品迭出,頻頻獲獎,下面我們就分享一下關於山松盆景的製作養護。
一、山松盆景素材的來源
山松盆景素材來源不外乎兩種,一種是山採,一種是幼苗培育,各有優缺點。
由於我國山松分布廣泛,尤其是南方地區,資源豐富,因而可選之材多,容易挑選出適宜製作盆景的山松素材,因而很多人都採取山採方式。然而山採方式成活率較低,過度耗費時日,如果對山松習性不了解,很多優質素材都被浪費,一則破壞自然環境,再則暴殄天物,因而筆者建議,山採方式要謹慎。
當然,還有不少人採取「童子功」方式,從山松幼株就開始製作培育。這是鄰國日本盆景界經常採用的方式,他們經常一盆松柏盆景,經過幾代人的製作和養護,造型優美,匠心獨特,這點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佩。
二、山松下山樁的採掘
1、山採季節
一般來說,山松的採掘大多在冬春季節最為適宜。此時松樹處於休眠狀態,樹液流動緩慢,採掘樁材,對山松的損傷最低。而且由於冬春時分,挖樁栽培後,一到春天,溫度提升,便於生根發芽,成活率高。
最好不要在深秋或者春末採掘。因為如果是春末採樁,一是雨水多病害害泛濫,再就是剛長芽就遇上高溫夏天,容易縮芽,因而成活率較低;再就是深秋,採挖後遇上冬天低溫,不容易發芽,漫長冬季容易失水,很難越冬。
2、如何選擇山松樁材?
在田野採掘山松,最好不要挑選古老的山松,原因有幾方面,一是山松生長緩慢,古老的山松雖然外形古樸,造型優美,可是生長不易,如果養護不善導致死亡,就有點暴殄天物,這不是盆景愛好者的做法。二是樹齡古老,活性變低,移栽比較難以成活。
因而建議,可以挑選樹齡比較年輕,造型比較優美的山松,比如莖幹直徑不超過10公分的山松,活性強,生命力旺盛,成活率高,並且製作盆景時間適中,過渡自然,觀賞價值也高。
3、如何採掘和選樁?
山松下山樁總體成活率一般,分布地的山農多採取分階段採挖方式,來提高成活率。也就是先斷主根,然後保留根球,用控根器圍擋,進行回填,等到半年或一年後再第二次挖掘,這時根系生長完善,直接上盆,成活率非常高。
然而,針對一些外地盆景愛好者,喜歡下山樁的朋友,樁農們往往直接採掘,然後出售,這時就要注意挑選。首先是選擇帶原土球下上的山松,護心土並未鬆動;如果沒有護心土和原土球,筆者建議不管價格如何便宜最好不要購買,因為成活率較低。當然有的樁農會用其他土或者苔蘚包裹,可以觀察根系,如果鬆動或者並非原土球也不要購買。
另外由於山松的枝葉較少,再生萌發力弱,除非必要,因而儘量不要對枝條和葉片進行修剪,如果修剪,不能超過全冠的1/3,然後用泥巴或者癒合劑封堵截口。
挖掘時,保持原土球為樹徑的5倍左右動土,土球高度為30公分左右,挖掘後用繩索和包裝物固定原土球,不能鬆動(這是成活的關鍵),然後斷主根,挖好後儘快運回栽植。
三、山松下山樁的栽培
針對山松原產地的盆友來說,採取二次採挖方式來栽培自然成活率高,針對外地盆友來說,一般多為原土球栽培,有條件建議用控根器圍擋,然後地栽成活後上盆。如果沒有條件,只好直接上盆。
1、土壤
山松對土壤基質要求較高,雖然成本不高,以原生地山土最為適宜,可是無法達到情況下,建議用山土混合煤渣或者河沙栽培。有條件可用仙土混合赤玉土等進行栽種,效果更佳。
2、栽植
保持原土球不動不鬆散,然後選擇較大一點的花盆或者木箱,然後鋪一層陶粒以利於排水,再填土10釐米左右,放入土球,周邊填土,固定,要用木棍插實壓緊,不要過於疏鬆。
觀察土球的狀態,若是由於運輸包裝,過於板結,不下水,這是需要用竹籤插幾個孔適當疏鬆,利於澆水和排水;若是鬆緊適宜,就不要輕易插孔。
3、擺放位置
栽植好後,澆定根水,放置到有較強散射光避風處,不要陽光直射,等成活後再進行全光照養護。山松擺放好後,到成活以前,儘量不要搬動,這樣可使得山松適應環境,提高成活率。注意不要大風吹刮,避免失水造成枝葉發黃乾枯。
4、澆水原則
平常可以對葉片和樹身噴水,利於保溼,土壤澆水原則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總體保持偏幹狀態。成活後按照「幹松溼柏」的原則照顧,若是生長季節,排水便利,略微溼潤也利於山松生長;不過冬季一定要保持偏幹土壤,避免爛根。
以上就是關於山松下山樁的栽培養護的一點經驗,至於成活後的養護和造型製作,我們另文撰述。若有不到之處或者失誤地方,敬請諸位盆友批評指正,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2020-1-3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