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後的荔枝FM:「耳朵經濟」叫好不叫座

2020-12-17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劉曠

B站崩了、愛奇藝崩了、王者榮耀崩了,甚至連小米電視都崩了……一時之間,因為疫情被迫閒在家的網民成了「伺服器殺手」的調侃在網上不脛而走。疫情中,在線行業成了追捧,在線娛樂方面的搜索熱度相比節前上漲幅度超過100%。

根據Sensor Tower數據,騰訊的王牌遊戲《王者榮耀》1月份App Store全球收入為0.92億美元,除夕當天流水記錄高達20億人民幣;計世網的數據顯示,相比疫情爆發之前,愛奇藝的會員環比增長1097%,芒果TV與騰訊視頻會員環比增長幅度也不容小覷,環比增長分別為708%、319%。

但是其他在線娛樂的一片熱鬧之下,在線音頻行業的表現並沒有激起浪花,顯得有些冷清。

「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上市,卻無人知是「荔枝」來,成了荔枝上市路程的寫照。

2020年1月17日,荔枝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國內在線音頻第一股。公開數據顯示,荔枝的發行價為11美元,共發行410萬股,發行規模達到4510萬美元。但是第一股的名頭並不能撬動資本市場,荔枝上市第一天,其股價最高點漲至15.25美元,最終報收11.63美元。而不過第二個交易日,荔枝的股價便下跌6.45%至10.88美元/股,跌破發行價,此後未回歸過發行價高點。

在荔枝招股書中表明,儘管荔枝佔據了在線音頻行業現今三分天下的一隅,但是在長久以來探索的路上,荔枝還未能夠實現盈利。

根據荔枝招股書中的數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實現營收分別為人民幣4.54億元、7.99億元和8.15億元,同比增幅都較為可觀。但是相比對的同期淨利潤虧損額度並不容樂觀,分別達到了人民幣1.54億元、930萬元、1.04億元,當中,2019年前三季度的虧損已經遠超過2018年全年虧損額度。

而「耳朵經濟」藍海裡湧入越來越多的後來者,在線音頻行業三巨頭中獨樹一幟的走了UGC模式的荔枝,和另一在UGC模式下走出來的B站相比,荔枝營收結構顯得單薄。能否走出自身的光明大道,對荔枝來說是一場大考。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顯然不適合在線音頻行業。

頭部的窘境

網際網路的興起帶來了許多行業新機,在線音頻行業更是在早期便乘上了風口。

早期入場的蜻蜓FM、喜馬拉雅和荔枝等老牌選手更是受到了資本的青睞,2013年1月,蜻蜓FM獲得創新工場投資的200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5月,喜馬拉雅獲得凱鵬華盈的1150萬美元A輪融資;2015年1月,荔枝宣布獲得小米科技、晨興資本、經緯中國等多方的2000萬美元融資。

早期的耕耘加上資本的入場,形成了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等在線音頻行業三大巨頭鼎力的今天。

這幾年,在線音頻行業付費用戶的劇增,更是說明著這一領域的無限可能。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2019年,中國在線音頻用戶規模達到4.89億人,預計在2020年將會達到5.24億;在2019年上半年中國有超過一半的網民使用過在線音頻APP,當中經常收聽語音直播的人群佔比達到46.2%;接近九成的在線音頻平臺語音直播用戶有付費意願。

但是正像磁鐵有著兩極一樣,在線音頻行業前景的光明,越發襯託出在其中掙扎試水者的困境。

2012年誕生的後來者喜馬拉雅超越了在2011年創立的蜻蜓FM。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喜馬拉雅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7319.2萬人,遠超排名後兩位的荔枝與蜻蜓FM。而2019年在喜馬拉雅的E輪融資中,騰訊、高盛、泛大西洋資本等參與投資的情況下,喜馬拉雅的估值達到了240億人民幣。

在此之前喜馬拉雅已經幾度傳出即將IPO的消息,但最終不了了之。2019年5月27日,喜馬拉雅組織架構發生巨變,天眼查數據顯示,喜馬拉雅註冊資本減少314萬餘元,縮減5.22%;包括小米副總裁洪峰在內的12名董事退出。

相比喜馬拉雅的動蕩,蜻蜓FM的處境更為尷尬。

即使2017年間蜻蜓FM曾獲得百度與微影資本的領投10億元E輪融資,但仍然是回天乏力。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19年上半年蜻蜓FM以月活躍用戶數量為2158.8萬人位居第三,不管是與位列第一的喜馬拉雅相比,還是以月活躍用戶數量為3226.8萬人位居第二的荔枝比較,都只能說明曾經的領跑者已經掉隊的殘酷事實。在2018年期間曾透露過計劃2-3年內上市的蜻蜓FM,如今關於其上市的消息已經泯然。

而在無數次爆出即將IPO消息後,終於搶先上市的荔枝,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順利。荔枝在2019年10月28日公布的最初版本招股書中,其募集計劃最多達到1億美元,而對比正式上市募集的金額至少萎縮5180萬美元。

同時,荔枝在此前股價定價的11美元到13美元之間,最終以低價位的區間發售,也沒有公布超額認購比例。對於這樣的情況,荔枝創始人兼CEO賴奕龍則表示,企業要堅守初心,不以融資論勝敗,錢是有代價的,錢很容易讓人的心態受到影響。

至此,作為在線音頻行業的三巨頭,喜馬拉雅、荔枝、蜻蜓FM並沒有像其他行業裡的巨頭一樣賺的盆滿缽滿,體量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虧損也成為難補的漏洞。而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荔枝上市前後的不易,也從側面映照出了即使是在線音頻行業的頭部平臺,也並不輕鬆。

第一股的尷尬

在網際網路行業紛紛遭遇「流量天花板」困境時,短視頻橫空出世打破了僵局,像是一座在不斷增長的金礦,羨煞眾多行業。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截至止2019年6月,短視頻行業的新安裝用戶將近1億,總體的MAU達到8.21億,增速同比為32%。

除了用戶數量方面,短視頻的人均時長也在不斷爭奪戰略高地。短視頻的月人均時長突破22小時,同比增長8.6%。對比之下,其他的在線娛樂月人均時長不升反降,在線視頻、手機遊戲、在線閱讀的月人均時長同比都在減少,而在線閱讀,更是從11.6小時下降28%,只有8.4%。

和短視頻相比在線音頻等少了視覺感官之上的優勢,短視頻更加全面包圍用戶的感官體驗。僅僅是音頻,往往不如短視頻展現出來的畫面、聲音甚至在視頻中添加的特效吸引用戶。短視頻風口之下,在線音頻行業長久以來發展的不溫不火的狀態顯得尷尬。

在線音頻行業三大巨頭,多年角逐之後,荔枝並不算圓滿的上市以及後來者的加入,讓其前途更加的不可知。

這兩年,向在線音頻行業這一塊藍海發起攻擊的後來者不在少數。2018年11月中下旬,B站、閱文爭相入局在線音頻行業。閱文創立了自身的聽書品牌「閱文聽書」,而B站更是以10億元收購了貓耳FM,當作為在線音頻加碼的泛娛樂社區。

事實上,早在2008年,閱文已經開始成立製作有聲小說音頻的團隊,2010年大筆收購天方聽書網,在2015年時更是投資了喜馬拉雅和懶人聽書。B站對貓耳FM的收購,是將其作為平臺內容上音頻的一環。貓耳FM是一個專注ACG內容的音頻社區,和許多的動漫IP平臺有相關合作,與B站用戶屬性與平臺內容不謀而合。

而作為國內在線音頻行業第一股的荔枝,其和喜馬拉雅、蜻蜓FM走的PGC模式不同。荔枝作為在線UGC音頻社區,平臺上大部分的內容由用戶自身生產,內容質量與知名度上稍遜一籌。而且,由於荔枝平臺上內容大多有自身用戶產出相關,荔枝的用戶付費意願提升較為緩慢。

根據荔枝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荔枝APP上的總支付率在截止至2017年2月28日的兩個月當中僅為0.2%,而在截止至2019年10月、11月的兩個月裡為0.8%,難以從內容上獲取收入。

在線音頻行業和其他在線娛樂行業的火熱相比,顯得有些落寞。另外,在荔枝實現上市的同時,喜馬拉雅宣布其平臺上的主播數量突破千萬。面對其他在線娛樂行業的侵略、後來者的入局、頭部的重壓,內憂外患下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走上康莊大道的機會顯得渺茫。

看不到的盈利日

從「荔枝FM」到「荔枝」,與喜馬拉雅、蜻蜓FM的PGC模式不同,荔枝選擇走的是UGC路線,更加強調用戶的生產內容,由用戶來組成荔枝裡的生態結構,形成年輕用戶聚集分享生活的「聲音社區」。這與當初以「二次元社區」起家的B站相似,荔枝正在企圖成為綜合的音頻平臺。

「人人都是主播,堅定做UGC」這是荔枝成立第一天時喊出的口號,而2018年荔枝憑藉「直播」突圍,走了與兩大巨頭不同的道路。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荔枝是中國最大的在線UGC音頻社區,同時荔枝互動音頻娛樂市場和在線音頻市場的MAU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佔比70.7%和18.4%。

但是和荔枝日漸擴大的市場份額不成正比的是,資本市場對荔枝的信任度。從「荔枝FM」升級成「荔枝」直至上市前,荔枝僅獲得蘭馨亞洲、EMC投資的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這與荔枝堅持UGC的路線息息相關,儘管UGC的護城河較深,但是要想真正的築成穩固UGC社區,並非一日之功。

同時荔枝堅持UGC模式,帶來的最為致命一點就是其營收結構的單薄。荔枝的招股書披露,其營收的主要來源是虛擬禮物的銷售。

荔枝公布的數據顯示,音頻娛樂產品即虛擬禮物的營收從2017年的96.2%佔比到2018年提高至98.2%。在2019年的前三季度中,佔比更是從98.0%提升到99.1%。而其他的博客、廣告等收入佔比在原本就微乎其微的情況之下,連續減少,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佔比僅有0.9%。

在只有單一收入的情況下,荔枝想要實現盈利變得困難。

在荔枝的招股書中顯示,荔枝2017年、2018年、2019年前三季度的淨虧損分別達到了人民幣1.54億元、930萬元、1.04億元,當中,2019年前三季度的虧損已經遠超過2018年全年虧損額度。

現金流方面荔枝同樣存在問題。截止至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5億元,而上年同期為2.05億元,同比減少將近40%。而在2019年前三季度,荔枝的經營現金流為-5756.2萬元,仍然為負,依舊不能給荔枝進行輸血。

盈利遙遙無期再加上現金流情況嚴峻的情況下,上市融資是荔枝給自身尋求的新機。但是面對繼續虧損的錢袋子,荔枝在沒能找到有效的補救方法之前,想要吸引資本市場極其困難。

生態內容建設難題

在UGC模式下,荔枝要面對的難題還有很多。

和當初B站面對的版權問題困境一樣,在線音頻行業同樣面臨著版權的難題。版權是平臺的利器,是其生態內容建設的重要一環。喜馬拉雅、蜻蜓FM選擇購買眾多名人的版權來組成其生態內容,以高質量的內容吸引新用戶、提高用戶粘性。

而不同於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選擇由平臺用戶生產內容,用戶、內容創作者是其內容生態的核心。對於關乎荔枝命運走向的二者,荔枝下的功夫並不少。

首先是斥巨資用於獲客營銷,在荔枝的招股書中顯示,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其市場營銷費用高達1.21億元,和2018年的6865.1萬元相比,將近上漲76.89%。

然而,巨額的營銷費用並沒有帶給荔枝可觀的用戶數量。截止至2019年9月30日,荔枝的音頻娛樂版塊的移動端月活躍用戶數量僅有596萬,在4669萬月活躍用戶中佔比為13%。而當中,付費用戶只在38.2萬左右徘徊,付費用戶在活躍用戶中只佔比6.4%。

而後,荔枝對內容創作者推出了一項短期激勵計劃,為主播提供其他的共享收入。在其公布的「回聲計劃」中,參與主播最高可收入4萬元。

但是激勵計劃並非長久之計,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2018年,53.8%的用戶將平臺資源的豐富程度作為選擇標準,和喜馬拉雅、蜻蜓FM相比,荔枝UGC模式雖然減輕了版權成本的壓力,但是其生態內容的質量和數量上產生的弱勢,會使變現能力受阻。

而最為重要的還有一點就是,UGC模式下,更加貼近用戶、平臺門檻低的同時,也意味著在內容生態上平臺要面對的風險提高。

在2019年荔枝曾有兩次被迫下架,第一次是在6月至7月,由於荔枝存在著擦邊球等內容,在各大應用商店中荔枝APP下架一個月左右;第二次荔枝違反了蘋果的軟體政策,又在蘋果應用商店中下架將近一個月。

在UGC模式下,用戶和內容創作者對於平臺的命運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如何提高自身用戶數量是荔枝的當要之急,同樣的平臺內容是其想要往前走的重要基礎。堅持走UGC模式的B站對於內容的引入也不餘遺力,高價籤下「鬥魚一姐」馮提莫的舉動更是說明了,即使是UGC模式社區,頭號主播的吸引力也不能忽視。

UGC模式下走出了B站,荔枝是否能也能成功走出,尚不得知。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資本市場留給荔枝的時間並不多,而荔枝需要更多的內容講好故事。

技術風口下的新途

在5G的風口來臨之時,除了在線直播、短視頻等行業會乘上技術的大船之外,在線音頻同樣瞄準著技術的風向。

荔枝創始人兼CEO賴奕龍曾經表示過,「我們充分相信荔枝將能夠進一步通過技術賦能音頻社區,創新音頻產品形態並拓展新的商業模式。我們預想荔枝將成為全球化的音頻社區,使得人人都可以通過音頻來創造、分享並連結在一起。」

荔枝的招股書披露,荔枝將會把募集資金的40%用於新產品的開發,30%將會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也就是說,荔枝將會把此次募集資金的70%投入到技術的研發當中。在此前的財報中,2017年,荔枝的技術研發費用佔其利潤的9.52%,截止至2019年前三季度,技術研發費用佔淨利潤比重已經達到12.97%,且有上升趨勢。

雖然研發是否能夠成功,是否會給荔枝帶來助力,還是一個未知數,但網際網路行業經驗告訴我們,追風口總是不會有錯的。

而對於技術的風口,喜馬拉雅、蜻蜓FM更是緊抓這一新機。喜馬拉雅甚至研發了一系列的硬體產品,例如「聽書寶」、「小雅音箱」、「隨車聽」等等,伸延到生活場景的各方面;蜻蜓FM植入智能屏冰箱,瞄上了智慧家居的風口,還有在智能音箱方面與小米、天貓精靈等展開相關的業務合作。

面對兩大巨頭走出自身平臺的舉動,荔枝在2019年10月16日同樣宣布了和百度旗下的小度達成合作。通過和百度的合作,荔枝能夠嘗試實時的互動沉浸式音頻場景體驗,在過去的單向音頻播放內容上,實現更加進一步的發展。

面對技術的發展,對在線音頻行業來說既是機遇,更是挑戰。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分天下的格局在多變的情況之下,難免不會有所改變,如何保存自身的地位對於三大巨頭來說壓力並不小。

總結

相對於其他熱鬧的在線娛樂行業,在線音頻行業反而顯得有些「沉默」,但無論在線音頻在外表現如何,內裡在線音頻行業仍然存在著一片亟待淘金的河灘。只是,淘金者眾多,在線音頻行業三大巨頭在不同的發展模式下,誰能先嘗到螃蟹並不好說,即使荔枝已經成功上市,但是國內在線音頻第一股的名頭,僅由其目前單薄的語音直播業務支撐並不能走多遠。

在線音頻在新技術的支撐下是否獲得新機,打破當前難以盈利的魔咒,喜迎新春?用戶在期待。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三大巨頭誰會更有潛力?資本在觀望。

相關焦點

  • 摺疊屏手機為何叫好不叫座?
    至此,華為、三星、小米、vivo、OPPO、柔宇、蘋果等眾多手機廠商都曝出了旗下的摺疊屏幕專利,但賦予到實際產品的摺疊屏手機卻寥寥無幾,時下的摺疊屏手機行業只能說叫好不叫座。不敢豪賭摺疊屏柔性屏對於手機廠商來說是更高層次的產品革新階段,目前上市的產品除了能夠體現自身的品牌實力,確實背後也隱藏了眾多問題,故目前市面上很多品牌即便專利已經申請了幾年,也並不敢「豪賭」摺疊屏手機。
  • 你買我推薦,我買我不買,叫好不叫座車型PLUS版
    所以說,每當看到那些很好的車就是叫好不叫座,小編我的內個心啊,那真的是......很平靜。還有小夥伴總私信問小編,你對XX車實力夠卻賣不好怎麼看。坐著看唄。林肯飛行家7月上市,萬眾期待。OMG!買它!兄弟們!其實4個月可以賣出5487臺的成績還算可以,畢竟粉絲和品牌認可度是要慢慢培養。
  • 《招魂》系列新作《修女》為何「叫座不叫好」?
    《招魂》系列新作《修女》為何「叫座不叫好」?自從《招魂》系列中的修女官宣要拍獨立電影之後,大家就對這部新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加上在墓地進行首映禮的噱頭,《修女》這部電影可謂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溫子仁的《招魂》系列作品本就通過過硬的拍攝技巧以及驚悚的畫面獲得了極佳的口碑,然而當《修女》出了之後,雖然一舉成為了《招魂》系列最賣座的電影,但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是典型的「叫座不叫好」的電影,有網友評論這部作品雖有不少能嚇住觀眾的橋段,但總體情節並不如其他《招魂》系列的表現。那麼,這位身材好面相佳,心機重還有著超強攻擊力的「修女」到底嚇不嚇人呢?影片又為何「叫座不叫好」呢?
  • 良心作又暴死了,《Megalo box》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
    不過這部作品目前似乎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算不算是對筆者的評價的「打臉」呢?今年春季番銷量基本全面鋪開,銷量好壞可以見分曉,目前《Megalo box》的BD第一卷27號剛發售,但是從預售情況來看,區區百餘張的水平,確實算不算良好,面臨著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
  • 【新聞發布】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
    【新聞發布】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記者 宋靜區長剛才反覆提到文化精品,請問宋區長您認為文藝精品怎樣做到「叫好」又「叫座」?宋靜茌平區副區長 您的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我個人認為「叫好」和「叫座」不是矛盾的,而是有機統一的。一是好作品必須導向正確。
  • 熱銷探花,差評滔天,《三國志14》叫座不叫好?
    不過更出人意料的最強風景還在後頭——除了龍珠Z由於完美還原粉絲情懷,獲得了90%好評以外,84%好評的《怪物獵人:世界》大型DLC《冰原》自1月10日發售至今仍然保持59%差評,《三國志14》發售3天便取得了61%差評的好成績(手動滑稽>_<),可謂完美詮釋了什麼是「叫座不叫好」。
  • 《戰雙帕彌什》A級構造體薇拉加入,叫好不叫座,S級會是進攻型嗎?
    《戰雙帕彌什》A級構造體薇拉加入卡池,雖然叫好不叫座,但暗隊完全體成型,夙星主C,神威破甲,薇拉輔助醫療,下面先介紹一下暗隊的意識搭配。 至於武器,有啥用啥吧,不建議去抽專武。
  • 骨頭社的高質量作品,叫好不叫座的《未來都市NO.6》
    四年後,紫苑的身邊接連發生了數起奇怪的事件:寄生在人類體內讓宿主的身體迅速老化的神秘寄生蜂;謠傳進去了就別想活著出來的矯正機構;漸漸暴露的"神聖都市"的真相......《未來都市NO.6》是根據女性作家淺野敦子的近末來科幻小說所改編的同名TV動畫,原作小說從2003年開始連載,以未來的理想都市"NO.6"為舞臺,描寫了兩個少年主人公邂逅與成長,並與殘酷命運抗爭的青春故事。
  • b站最叫好不叫座的4大動畫!部部經典,你喜歡哪部?
    B站無疑是許多動漫迷看番的好地方,但由於人數眾多,動漫迷的口味也不盡相同,一些動漫雖然獲得較高的評價,但是看得人數卻並不多。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b站最叫好不叫座的4大動畫!部部經典,你喜歡哪部?比宇宙更遠的地方。
  • 很不幸,曾「叫好不叫座」的日系跑車,換代後連「叫好」的都沒了
    其實,除了日產GT-R之外,日產旗下的「淑女」——Z系列跑車也是相當不錯的,最早引入我國的350Z車型,一進來就是六缸3.5L大排量,前置後驅、機械手剎,還可以選擇手動擋,充滿了駕駛樂趣,所以這款車也是收穫了良好的口碑。但是,換代之後的日產Z系列跑車,卻是無人叫好了。
  • 銀翼殺手2049電影豆瓣8.5分 但為什麼叫好不叫座
    這是一部有門檻的科幻電影,它不像好萊塢科幻大片——節奏偏慢、故事晦澀、充滿複雜的隱喻和哲學的探討。  所以影片在內地遭遇商業市場的票房失利也在意料之中,但對於資深科幻影迷來說,《銀翼殺手2049》無疑創造了一場狂歡。  時間退回32年前,大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用一部《銀翼殺手》開創了「賽博朋克」這一科幻電影類型。
  • 日本動畫叫好叫座,但為啥就是不賺錢?
    時值季末,日本上市公司陸續發布第三季度財報,東映動畫、東寶、IG Port、創通、Broccoli等動畫公司,也都公布了它們的業績。雖然只有五家,但它們都是日本動畫界的佼佼者,它們的情況頗具代表性。通過這些數據,再結合2015年日本動漫業界的大事件,三文娛看到這一年的日本動畫製作行業具有以下幾大特徵:困境無論是IG Port,還是Broccoli,還是其他製作公司,似乎都陷入了這樣的怪圈:作品叫好又叫座,可就是不賺錢。
  • 擁有創馳藍天發動機,全系6AT加持,馬自達CX-5為啥叫好不叫座?
    馬自達在操控性上還是有著不錯的地位的,憑藉著優秀的創馳藍天發動機和AT變速箱一直佔領著主導地位,不過這些年來,銷量一直下滑,現在甚至爭不過日系三強,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款就是馬自達CX-5,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有眾多優點加身的馬自達一直叫好不叫座?
  • 荔枝上市正當時,這些荔枝味兒奶茶想不想嘗嘗?
    初夏時節,荔枝陸續上市。妃子笑、高州荔枝、黑葉荔枝、桂味荔枝等品種,為大家獻上了不一樣的夏日味道。同時,各家新中式茶飲品牌也按照慣例,紛紛推出季節限定荔枝產品,「霸氣荔枝」「荔枝酪酪」等又如約而來。當甘甜荔枝遇到鮮爽茶飲,哪一款會擊中你的心呢?
  • 疫情後的「荔枝經濟」:深圳電玩節跨界合作助力經濟復甦
    近日,深圳國際電玩節憑藉著敏銳的行業嗅覺,聯手荔枝果農,實現動漫IP與農產品的跨界合作,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下,舉辦了一場國風國潮的品荔之旅,有效擴大人流量;線上,果園老闆變身主播直播帶貨,自媒體矩陣式宣傳;線上線下互動營銷,雙管齊下,共同振興荔枝產業,助力經濟復甦,讓深圳的夏天更加火熱。又是一年「荔枝季」。深圳各大荔枝園皆是一派豐收景象。
  • ...中超五輪一勝難求怎麼破;《三十而已》叫好不叫座,平均收視率僅...
    廣東悍將易建聯在今年總決賽第三場比賽中受傷的一幕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總決賽結束後,廣東隊官方確認了阿聯的傷勢為跟腱斷裂,並進行了手術治療。詳情點擊》》《三十而已》叫好不叫座?宅家劇迷人群縮水,平均收視率僅《安家》1/3
  • 萌妹也不好使,B站新番叫好不叫座的一部,芳文社要跌下神壇?
    不過相對於《天使降臨到我身邊》這樣角色比較有特色以及「喵內」這樣的洗腦式臺詞的特色來說,《戀愛小行星》的確找不出什麼特別有吸引觀眾的點。不過作為日常系動漫來說,《戀愛小行星》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作品,相信很多觀眾和ACG次元飯君一樣,也是在看完一些正劇之後,喜歡看一些比較輕鬆的日常劇來放送心情。
  • 這幾部動漫叫好不叫座,錯過非常可惜!你們都看過麼?
    有一類作品明明非常好看,非常精彩,但是人氣卻不高。而有些作品明明非常平庸,卻會被某些人捧上神壇,至於是哪些作品,懂的人自然清楚。打住,扯遠了,現在就給大家推薦幾部叫好卻不叫座的動漫吧。銀之匙非常優秀的作品,但是又是由於題材問題導致了不叫座的問題。這部作品回歸自然,回歸到農牧業,講述了農科院校的學生在農場實習的故事。雖然不是很了解,至少對有些動物的知識略知一二。就是很喜歡這樣平靜安靜的作品,也喜歡裡面每一個努力的學生。
  • 後疫情下的「荔枝經濟」:深圳電玩節跨界合作助力經濟復甦
    近日,深圳國際電玩節憑藉著敏銳的行業嗅覺,聯手荔枝果農,實現動漫IP與農產品的跨界合作,線上線下齊發力。線下,舉辦了一場國風國潮的品荔之旅,有效擴大人流量;線上,果園老闆變身主播直播帶貨,自媒體矩陣式宣傳;線上線下互動營銷,雙管齊下,共同振興荔枝產業,助力經濟復甦,讓深圳的夏天更加火熱。又是一年「荔枝季」。深圳各大荔枝園皆是一派豐收景象。
  • 《無敵破壞王》今上映 反派逆襲叫好叫座
    影片11月2日在北美上映後叫好叫座,不但以4910萬美元的成績勇奪上周末北美票房冠軍,更深受媒體與觀眾熱烈好評,被認為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獎的最大獲獎熱門。而影片上周日在北京舉行首映,媒體看片後熱烈的掌聲也說明了其受歡迎的程度;本周一在全國各地的媒體場也收穫叫好聲一片,就如一位影迷所述:「每個鏡頭都充滿驚喜,每句話都充滿笑料,結局也帶來很多感動,不容錯過!明年的奧斯卡看來是被提前預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