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它們有的能夠給身體提供能量,有的能夠參與人體肌肉的形成。但人類自身無法形成足夠的營養物質,因此需要從外界吸取營養,這種方式一般表現為進食。動物也是如此,為了生存它們必須進食,而且還需要吃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然而科學家們發現,海月水母作為大多數海洋生物的獵物,它體內卻幾乎沒有這三種營養物質。根據研究發現,海月水母體內有97%的成分都是水,剩下的成分中很少有營養物質的存在,吃海月水母就像是喝水一樣,那為什麼還是有大量海洋生物以它為食呢?前段時間國外的科研團隊通過解剖海月水母揭開了這個謎題,原來它的天敵們都為了這種化合物。
該團隊在深海區域捕捉到一隻成年海月水母,在將其冰凍之後並對它進行解剖。在海月水母體內,研究人員發現的大多數是水分,於是他們嘗試用更加精密的儀器對這些成分進行分析。分析結果發現,水分中依然混雜著一些脂肪,而且這些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比飽和脂肪酸比例高,其中含有花生四烯酸等營養物質,這可能是它們被大量捕食的主要原因。
那麼什麼是不飽和脂肪酸呢?相信大家平時沒少在一些關於飲食健康的文章或視頻中看到這個名詞,但並不清楚它是什麼東西。不飽和脂肪酸是脂肪中的一種,和它相對應的則是飽和脂肪酸。兩者的區別在於飽和脂肪酸的氫原子數量更多,使得飽和脂肪酸更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相反地,不飽和脂肪酸不容易氧化,換而言之可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除了抗氧化之外,不飽和脂肪酸還參與到生物體內信息通道的建立,例如神經通路的建立。如果缺少不飽和脂肪酸,那麼生物體有可能出現炎症反應,長期會導致免疫能力下降,神經認知能力下降。然而大多數生物體無法自己生成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只能通過食物攝入來獲取,海月水母充當的便是其他生物獲取不飽和脂肪酸的角色。
雖然海月水母體內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但其豐富程度也是一個相對概念,對於其他獵物來說單只海月水母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十分有限,要想保證有充足的日常攝入,就必須多吃海月水母,這些應該不難理解為什麼有大量海月水母被捕殺了。
儘管自然動物無法識別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但是它們會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不斷嘗試,然後形成對某種食物的好感或依賴。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