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王瑋皓
本報訊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備受關注的足球俱樂部中性化更名政策在會後被正式公布。按照規定,各家俱樂部要在年底前提交新名稱。從2021年賽季起,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規定的,將失去參賽資格。
按照中國足協的具體規定,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
目前,世界足壇有不少足球俱樂部都在使用地名+FC後綴作為球隊名稱,不過,在足協的明文規定下,英文字母不得使用,而根據足協方面的要求,新名稱應當展現精神面貌新風尚,俱樂部應積極在名稱中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如俱樂部股東具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足協批准後可使用股東名稱或簡稱作為俱樂部名稱。
在時間表方面,中國足協規定,各俱樂部應不晚於2020年12月31日將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俱樂部所有股東營業執照複印件、俱樂部股東隸屬及下屬企業名稱、工商營業執照編號,報中國足協競賽部審核。中國足協將不晚於2021年1月15日向各俱樂部書面反饋審核意見。各俱樂部應不晚於2021年2月28日在中國足協完成2021賽季的註冊手續。自2021年賽季起,對於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給予辦理註冊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