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從目前的汽車市場看,插電式混動汽車是燃油車電驅化最好的過渡方案。但從技術成本層面看,未來的插電式混動汽車價格還有回落空間,隨著純電動汽車電池解決方案逐步成熟,混動車型成為純電動汽車的同級別產品也不無可能。」
面對潛力巨大的節能汽車產業風口,越來越多的競爭者選擇以混合動力技術加入「戰場」。
近日,比亞迪正式對外發布了全新 DM-i 平臺——主打 「超低油耗」 的 DM-i 超級混動技術,將成為比亞迪下一階段的核心產品。同時,其核心部件之一的全新驍雲—插混專用 1.5L 高效發動機也在發布會上首次亮相。
事實上,加碼混合動力的車企並非比亞迪一家。近日,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宣稱:「在400kW快充技術成熟前,理想汽車不會推出純電車型,未來仍將致力於增程式動力。」
混動市場再添「強手」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迅猛發展,但其總量有限仍是無法迴避的現實。10 月 27 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組織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路線圖2.0》)正式發布,基本明確了我國汽車行業未來 15 年的技術發展方向。《路線圖2.0》指出,混動新車在 2025 年要佔到傳統能源乘用車的 50% 以上;2030 年為 75% 以上;2035 年為 100% 以上。
在此背景下,越來越的企業瞄準了混合動力的「蛋糕」。比如廣汽集團、一汽集團通過合資方豐田汽車陸續取得了THS混動授權,吉利汽車更是通過零部件供應商科力遠獲得了THS核心技術等。
火熱的市場,使此前一直主打純電動技術路線的比亞迪也無法不動心。
資料顯示,本次比亞迪專門為 DM-i 插電混動技術所開發的發動機,壓縮比為 15.5,由此可以推斷,這或是一款全新的 1.5L 自然吸氣發動機。同時,該發動機採用了阿特金森循環、冷卻 EGR、分體冷卻熱管理、電動水泵等技術,最大功率為 81kW/6000rpm,峰值扭矩達 135Nm/4500rpm,壓縮比高達 15.5:1,最高熱效率達到 43%,符合國六 B 排放標準。
「憑藉新能源技術優勢,我們已經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DM-i超級混動技術就是其中一例。」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飛直言,很快,搭載比亞迪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車型就會在燃油車市場發起「反攻戰」,進一步加速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燃油車的步伐。
驅動力轉化率和成本仍待優化
記者注意到,本次比亞迪為吸引消費者所打出的重點詞就是「最高熱效率達到 43%」。這一數據意味著什麼?
資料顯示,熱效率是指實際轉化成驅動力的能量(機械能)和消耗燃料的當量熱量總和的比值,也就是說,燃燒等量的燃料,產生越多驅動力,熱效率就越高。而在現階段內燃機技術發展放緩的情況下,比亞迪新發動機43%的超高熱效率顯然意味著其驅動力更強、更節能。
「但需注意的是,只看熱效率最高值其實意義不大,而是要看整個發動機的運轉工況。目前這款發動機萬有特性圖並沒有發布,不能確定發動機保持43%熱效率的工作範圍有多大,官方將其使用場景設定成插電混動專用,猜測是為了讓發動機保持在較窄的運轉範圍內,以保持較高的熱效率,最終還是要看實際效果。」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除了技術路線上需要進一步探索外,價格偏高同樣是混動汽車的問題之一。記者了解到,混動汽車作為純電動汽車和燃油汽車的「中間產物」,價格卻比二者都要略高。
「混動汽車將傳統燃油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優勢相結合,既解決了純電動汽車存在的續航問題,又解決了傳統燃油車的能耗問題,這是它的優勢所在;但同樣,『取其精華』後帶來的必然是價格上升,這也是它的劣勢。」柳州市粵寶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市場經理王玲坦言,混動汽車想要進一步擴大市場,降低成本同樣是關鍵。
燃油車電驅化最佳過渡方案
據乘聯會公布的最新數據,10月乘用車市場產銷情況整體向好。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4.4萬輛,同比增長119.8%,環比增長15.9%,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車產品整體銷量達29711輛,環比增長22%,表現搶眼。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下,插電式混動車型產銷情況也有所增長,10月整體銷量達2.3萬輛,同比增長58.6%。
「毫無疑問,混合動力車型是豐田市場份額提升的關鍵原因之一。它是當下的正確選擇。很明顯,在放棄汽油和柴油產品的過程中,人們選擇了混合動力汽車。」豐田歐洲銷售和營銷負責人Matt Harrison表示。
同時,業內普遍認為,鑑於我國地域環境和能源結構等特殊國情,發展多種汽車技術更為合適,今後15年中國傳統汽車要全面向混合動力汽車轉變。
「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增長很快,但最大的汽車市場仍是傳統燃油車,如果中國汽車品牌單純還是靠燃油車去和合資品牌燃油車硬碰硬,事實上很多方面是『懟』不過的,所以要適當轉變策略,我們本次推出DM-i超級混動的目的就是要殺入這片紅海,在紅海裡面建立一片藍海。」李雲飛坦言。
「從目前的汽車市場看,插電式混動汽車是燃油車電驅化最好的過渡方案。但從技術成本層面看,未來的插電式混動汽車價格還有回落空間,隨著純電動汽車電池解決方案逐步成熟,混動車型成為純電動汽車的同級別產品也不無可能。」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但這同時要求各汽車企業要進一步加強混合動力汽車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抓緊攻克產業技術瓶頸難題,補齊產業鏈短板,提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