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並非體育博主,但是在「先正談社會怪現狀」系列文初始,就曾計劃要寫一期甚至幾期關於中國男足的事。只是近日發生的一些事,讓我什麼興趣都沒有了。
日前,美團老大王興以自己當年在清華時12分3000米數據為標準,稱中國男足跑不過清華男生。此舉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徹底炸開了。
值得玩味的是,支持王興者,大多如先正一般,平頭百姓一個。相反,大肆圍攻王興的人,多是「業內人士」,比如評論員黃健翔、劉建宏等,再如前國腳李毅、董方卓,也就是李毅所說的「內行」,有資格的人群。有趣的是,去年權威媒體指責國足「要死不活」,沒見這些業內人士如此激動。
男足該不該被吐槽,無需筆者多言。關於其槽點,也就是黑料,說是罄竹難書可能過了一些,但是隨隨便便搜索一下幾十頁總還是有的,為了不讓人說我是在湊字數,那些臭氧層子就不再轉述了。今次,先正單單想討論一下,批男足需要什麼資格?
被斷章取義了的郭德綱
此次論戰中,相比起其他人賣情懷、扣帽子的拙劣手段,李毅大帝的「資格論」,似乎顯得更有格調一些,我不摻和你的外賣,你也別說我的足球,不是一路人,你一個外行,沒有資格對我們這些人評頭論足。
李毅的擁躉更是拿出郭德綱的一個段子來加以印證,「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言下之意,王興之言純屬譁眾取寵,為了博關注蹭熱度,如果業內人士正兒八經回復了,反駁了,那王興就贏了。
乍看很有道理,然而作為一個鐵桿「鋼絲」,先正需要指出的是,郭德綱老師的這番話雖然隻字未改,但是屬於斷章取義。李毅的擁躉拿來支撐自己偶像的觀點,最後巴掌怕是會落在自己的臉上。
這一番話,郭德綱曾不止一次說過,有正式表演,也有在返場小段,都是說的外行人有沒有資格評論相聲之事。而在這段話的前面,郭德綱會提到顧客雖然不會炒菜,但是可以評價一個廚子手藝好壞。
說白了,郭德綱的本意是外行可以評價內行,只是不能提出專業建議。「你可以說這個菜炒得真難吃,要求酒店改進。但是你非闖到後廚,讓廚子一邊去,自己來炒,你說你挨打冤不冤」?
批判男足需要什麼資格
第一次聽說批判個中國男足,還得講究資格。只是不知這個所謂「資格」,有什麼具體的標準要求?
英語專業八級還是碩博連讀?年入百萬還是坐擁百萬粉絲?城市戶口還是幾級職稱?身著中山立領還是燕尾服蝴蝶結?座駕得是金杯還是賓利?騎個共享單車,莫非我連說真話的權力都沒有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王興可能都不懂什麼叫做「越位」。先正不由暗叫僥倖,幸虧作為一個球迷,我知道什麼叫「越位」,而且還知道什麼是「反越位」及「越位陷阱」,不然可能我連寫這篇文的資格都沒有。
再說這個所謂「資格」,是由誰認定的?
我們都知道,承認學歷,需要學校頒發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要做醫生,需要衛生部門的「醫師資格證」;要做老師,需要教育部門的「教師資格證」;出國得有護照,開車得有駕照。
但是需要批判中國男足,這個資格誰來賦予我們?好像沒聽說過有「男足批判協會」這樣的機構。假如需要李毅等「業內人士」的承認,更是無異於緣木求魚,誰會授予他人打自己嘴巴的權力呢?畢竟花花轎子眾人抬嘛,都是一個圈子混飯吃,又有誰會砸了自己的飯碗?
想來這個證件,大概只能去天橋底下花三五十塊錢,辦一個。
以成敗論英雄的正確性
估計古往今來,鑽過別人褲襠的,絕不止韓信一人,然而為何「胯下之辱」卻成了正面教材?無他,因為他成功了。同理,如果最後沒有翻身滅了吳國,可能臥薪嘗膽的勾踐,留給後人的只有笑柄。史書提及勾踐,只會書一筆那個吃屎的。
以成敗論英雄,古今亦然,中國男足同樣不能例外。你說什麼努力,什麼夢想,什麼拼搏,那些都是空話套話。人生在世,誰不努力?工人師傅工地搬磚更加努力,四脖子汗流,工頭會因此多給一分錢嗎?
什麼主客場,什麼天氣飲食和草坪,扯那玩意有什麼用?成績,要拿成績說話!業務員籤不下單子挨批,不是天經地義的麼?同樣,足球運動員不進球,不得分,人家批你幾句有什麼好委屈的?
有人說現在的球迷不夠包容,應該多給中國男足一些時間。諷刺的是,當今批男足最狠的,其實正是二十年前那批鐵桿球迷。因為以前他們只是失望,但是現在,他們卻絕望了。
既然提到了郭德綱,先正在此也想用郭德綱的一句話送給李毅以及其他業內人士,「技要賣,臉朝外」。既然選擇了生活在鎂光燈下,那麼就要承受這些批判,因為你掙的就是這份錢。
前人教育我們「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只要人家一沒造謠二沒謾罵,那麼不給人家說話的機會,是要不得地。老講什麼資格,想想十年前閻崇年為什麼被掌摑?
想要反擊我們這些外行,別光耍嘴皮子,哪天直接用大力神杯,跩我一臉血印子,我會欣然接受。在此之前,可能你們還真的只是蘇群口中的痰盂,啊呸……
·文章原創,歡迎關注,點讚評論轉發,支持新人,謝謝。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如若侵權還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