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或,本名荀彧(xún yù)。#軍師聯盟荀彧#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 荀彧
荀彧被大眾熟知,主要是因為《三國演義》、《軍師聯盟》。
荀彧的命運,從他建議曹操迎接漢獻帝那一刻起,就註定了。
荀彧開始找到了袁紹,但發現袁紹難以成事,他又找到了曹操。曹操有劉邦之才,可惜荀彧沒有張良的命。
張良作為韓國貴族的後裔,和劉邦的目標大抵一致——推翻秦朝,儘管張良是想為國復仇,劉邦是想取而代之,但這不影響兩人的感情。
而荀彧和曹操的目標同中有異,兩人都想統一天下、結束戰亂,但荀彧卻不想曹操篡位,改朝換代。
《三國志·荀彧傳》載:「十七年,董昭等謂太祖宜進爵國公,九錫備物,以彰殊勳,密以諮彧。彧以為太祖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進爵國公、加封九錫。整個兩漢,就王莽封過公、加過九錫,王莽後來幹了啥事,大家都清楚。
作為騎牆派的代表人物,荀彧當然反對。曹操權衡局面,雖然暫時擱下了封公的念頭,但無疑會對荀彧不滿。
還是建安十七年,曹操徵孫權。
《三國志·荀彧傳》傳尾記載,荀彧因病留在壽春(今安徽壽縣),不久憂慮而死。這是正史中的說法,野史中的說法是另外一種——
裴松之引《魏氏春秋》注曰:「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
曹操送給荀彧一盒食物,荀彧並沒有像楊修一樣炫耀自己的小聰明,一人一口,大家分而食之,因為盒子是空的。曹操很喜歡玩你猜猜猜之類的遊戲。
這是什麼意思呢?
宋人司馬光說,這叫「隱誅」。
荀彧選擇了飲藥而卒。
建安十八年,曹操進封魏公。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荀彧之死是曹操打壓門閥的結果。
以荀彧為代表的潁川文士集團,維護漢室只是表象,實際上是為了家族利益而選擇了與曹氏政權合作,誰知曹操在官渡之戰坐大後開始削弱門閥,比如殺孔融、楊修,後來司馬氏代魏,就是世家門閥不想要一個集權的皇室的結果。
北大的田餘慶先生,治這一段歷史,箇中滋味,想必局外人難以體悟。這種觀點可能更接近真相,儘管我們更願意相信荀令君是為了匡扶漢室,如蘇子所言——
「以仁義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將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謀九錫,則文若死之,故吾嘗以文若為聖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張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文王之道,文若之心,大家各取所需,多好啊,何必把張子房逼成伯夷。只是,在「建安」這個悲慨的年號裡,世間的各種不如意,反而是一種常態。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