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抽象主義、達達主義、印象派?5分鐘帶你了解攝影藝術流派

2020-12-19 騰訊網

所謂攝影藝術流派是指具有相同的藝術見解和近似的審美眼光,創作風格和特點也相似的藝術家所形成或組成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藝術團體或派別。

攝影史上曾經出現過各種各樣的藝術流派,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流派逐漸消亡了,而另一些流派影響至今。

縱觀攝影發展史,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形成了多種藝術流派,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寫實主義、繪畫主義、自然主義、純粹主義、新現實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主觀主義、堪的派等等。它們均在攝影史的某個時期內產生過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一、寫實主義攝影

寫實主義攝影一種發揮攝影紀實特性的流派。在審美價值上往往是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大於審美作用,感召性和見證性多于欣賞性。

寫實攝影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攝影流派,延綿至今,仍是攝影藝術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自由戰士的倒下》 羅伯特·卡帕

該流派的攝影藝術家在創作中恪守攝影的紀實特性,在他們看來,攝影應該具有「與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實性,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只有具有「數學般的準確性」,作品才能發揮其他藝術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紡織女童工》 路易斯·海因

由於寫實攝影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的認識作用和非凡的感染力,逐漸在新聞領域中佔據了自己的地位。

二、繪畫主義攝影

追求繪畫意趣,以繪畫造型原則規範自己的攝影創作。繪畫主義分為兩種:1、繪畫派:摹仿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風,畫面結構嚴謹,布局考究,經導演、擺布和暗房加工而成。情節性、敘述性和寓意性是其藝術上的特點。2、畫意派:尋找現實生活中的詩情畫意,表現存在於自然中的美的形象。

1857年,O.G.雷蘭德(1813-1875)創作了一幅由30餘張底片拼接而成的、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作品:《兩種生活方式》,標誌著繪畫主義攝影藝術上的成熟。

《兩種生活方式》O.G.雷蘭德

這一時期的作品,其題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規喻性。拍攝時,預先打好草圖,然後利用模特兒、道具,組織和安排場面,並通過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畫面的繪畫效果。

隨後,繪畫主義攝影的內容有所擴大,但風格仍崇尚古典主義,造型和構圖仍具學院派的法則,因而顯得含蓄、沉著、典雅。

當該流派發展到畫意階段時,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舊是它的特點。由於繪畫主義攝影家強調藝術修養,所以其歷史功績是把攝影從初期機械地摹寫對象引導到造型藝術的領域中去,促進了攝影藝術的發展。

由於繪畫主義的創作大都脫離現實生活,加上攝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們審美趣味的不斷發展,最終為「自然主義」所衝擊。儘管這樣,今天的攝影藝術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三、自然主義攝影

最早向模仿繪畫的攝影流派挑戰,要求題材真實而不是有意設計或安排。認為只有接近自然、酷似自然的作品才是最高藝術。1889年,攝影家彼得·亨利愛默生鑑於繪畫主義創作的弱點,發表了一篇題為《自然主義的攝影》的論文,抨擊繪畫主義攝影是支離破碎的攝影,提倡攝影家回到自然中去尋找創作靈感。

《採睡蓮》 彼得·埃默森

這一流派的創作題材,大都是自然風光和社會生活。由於自然主義攝影滿足於描寫現實的表面現實和細節的"絕對"真實,而忽視對現實本質的挖掘和對表面對象的提煉,一句話,不注意藝術創作的典型化和藝術形象的典型性,因而,它實質上是對現實主義的庸俗化。有時會導致對現實的歪曲。

四、純粹主義攝影

純粹派攝影是成熟於二十世紀初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其創導者為美國攝影家斯蒂格裡茲(1864-1946)。他們主張攝影藝術應該發揮攝影自身的特質和性能,把它從繪畫的影響中解脫出來,用純淨的攝影技術去追求攝影所特具的美感效果——高度的清晰、豐富的影調層次、微妙的光影變化、純淨的黑白影調、細緻的紋理表現、精確的形象刻畫。

安塞爾·亞當斯

從某個角度說,純粹派的某些主張和創作是形式主義和自然主義的"混血兒",後來則衍變成"新即物主義"。但該流派在一定程度上曾促進了人們對攝影特性和表現技巧的探索和研究。

五、印象主義攝影

1899年,英國舉辦了法國印象派繪畫的首次展覽。繪畫主義派攝影家羅賓森在其影響下,提出「軟調攝影比尖銳攝影更優美」的審美標準,提倡「軟調」攝影。該流派是繪畫印象派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

開始,他們運用軟焦點鏡頭進行拍攝、布紋紙洗印,追求一種模糊朦朧的藝術表現效果。隨著「溴化銀洗相法」和在顏料中混入重鉻酸膠洗相紙法的出現,印象派作品從對鏡頭成像的控制發展到暗房加工。他們提出「要使作品看起來完全不像照片」,並且認為「假如沒有繪畫,也就沒有真正的攝影」。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印象派攝影家還用畫筆、鉛筆、橡皮在照片畫面上加工,特意改變其原有的明暗變化,追求「繪畫」的效果,如拉克羅亞在1900年創作的《掃公園的人》,就像是一幅畫在畫布上的炭筆畫。印象派攝影家使自己的作品完全喪失了攝影藝術自身的特點,所以有人又稱之為「仿畫派」。可以說它是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個分支。

六、新現實主義攝影

新現實主義攝影又稱「支配攝影」、「新即物主義攝影」。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

該流派的藝術特點是在常見的事物中尋求「美」。用近攝、特寫等手法,把被攝對象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突出地表現對象的某一細部,精確如實地刻畫它的表面結構,從而達到眩人耳目的視覺效果。它不考慮藝術的本質在於提示對象的本質,因而其美學思想是屬於自然主義範疇的。

由於過分強調了細部物質表面結構的描寫,為後來的抽象主義攝影提供了萌發的土壤。1925年前後,由於出現了大口徑的小型照相機,新即物主義的表現領域有了新的發展,產生了不少人像作品及反映社會生活和自然風光的作品。

七、達達主義攝影

「達達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於歐洲的一種文藝思想。「達達」,原為法國兒童語言中「小馬」或「玩具馬」的不連貫語彙。因為達達主義藝術家在創作中否定理性和傳統文化,宣稱藝術和美學無緣,主張「棄繪畫和所有審美要求」,崇尚虛無,使創作近乎戲謔,因而人們把該藝術流派稱為「達達派」。

在這種藝術思潮影響下,攝影藝術領域中也產生了「達達派」。著名攝影家哈爾斯曼創作過一幅《蒙娜麗莎》,她那雙豐滿的手在這裡不僅青筋暴突、汁毛叢生,而且還塞滿了鈔票。真可謂荒誕無稽,不倫不類。

達達派攝影藝術家的創作,大都是利用暗房技術進行剪輯加工,創造某種虛幻的景象來表達自己的意念。例如《麗達和天鵝》把一個美麗的希臘神話故事,處理成某種晦澀怪誕、不可捉摸的圖象與線條的組合。在畫面中,可視形象已不再以其自身的意義存在,而只是某種意念的構成元素。還有人用剪輯的手段,使尼亞加拉大瀑布湧向紐約,製造了一個荒謬的世界末日的悽涼景象。

由於達達派攝影藝術作品不符合人們一般的審美趣味和審美要求,1924年以後就逐漸受到有較明確、完整的藝術理論和綱領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流派的衝擊。但其影響仍可在以後出現的現代派攝影藝術中窺見。

八、超現實主義攝影

超現實主義攝影為達達派沒落時期出現於攝影藝術領域中的一種流派,興起於本世紀三十年代。這一流派有著較為嚴謹的藝術綱領和藝術理論。他們認為,用現實主義創作方法去表現現實世界是古典藝術家早已完成了的任務,而現代藝術家的使命是挖掘新的、未被探討過的那部分人類的"心靈世界"。因而,人類的下意識活動,偶然的靈感、心理變態和夢幻便成了超現實主義攝影藝術家們刻意表現的對象。

攝影中的超現實主義者也像達達派攝影家一樣,利用剪刀、漿糊、暗房技術作為自己主要的造型手段,在作品畫面上將景象加以堆砌、拼湊、改組,把具體的細部表現和任意的誇張、變形、省略和象徵的手法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現實和臆想、具體和抽象之間的超現實的"藝術境界"。所以其效果是奇特、荒誕而又神秘的。

九、抽象主義攝影

抽象攝影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一種攝影藝術流派。該流派的攝影家否定造型藝術是以可審視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表現藝術家審美感受的這一基本特性,宣稱要把攝影"從攝影裡解放出來"。

初期,用無底放大法省略去「被攝體」的細部紋理和豐富影調,製作成僅表現其形狀的「光圖畫」。後來發展到或運用光線,或剪輯集錦,或中途曝光,或拍攝時震動照相機使被攝體形象在底片中的結象模糊,或多次曝光使之重影,直到改變畫面的表面結構,改變被攝物體的原有形態和空間結構,力圖使用所謂形式、影調(色彩)和素材的「絕對抽象的語言」,使被攝物體轉變成某種不能辨認為何物的線條、斑點和形狀的結合體。以表現該派藝術家奉為圭臬的所謂人類最真實、最有本質力量的潛意識世界。在作品中,被攝物體只不過是被藝術家借來隨心所欲地產生表現自身想像和個性「旋律」的音符。

十、主觀主義攝影

主觀主義攝影是一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比抽象派攝影更為「抽象」的攝影藝術流派,所以又稱作「戰後派」。

它是存在主義哲學思潮在攝影藝術領域中的反映。其創始人是德國攝影家奧特·斯坦內特。他認為,「攝影本來具有發揮自己能力的寬闊領域,也具有高度的主觀能動作用。但目前卻成了一種機械的寫實主義。」他於是提出了攝影藝術主觀化的藝術主張。極力主張攝影藝術的終極應該是提示攝影家自身的某些朦朧意念和表現不可言傳的內心狀態和下意識活動。」主觀攝影就是人格化、個性化的攝影」。這便是該流派的藝術綱領。

主觀攝影的藝術家們極度強調自己的創造個性,蔑視一切已有藝術法則和審美標準。該派理論家公開表示:「主觀攝影不僅僅是一種試驗性的圖像藝術,而且是一種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創造性藝術」。「我們可以任意使用技術手段去創造照片。」

十一、堪的派攝影

堪的派攝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反對繪畫主義攝影的一大攝影流派。

這一流派的攝影家主張尊重攝影自身特性,強調真實、自然,主張拍攝時不擺布、不幹涉對象,提倡抓取自然狀態下被攝對象的瞬間情態。法國著名的"堪的"派攝影家亨利·卡笛爾·布列松說過:"對我來說,攝影就是在一瞬間裡及時地把某一事件的意義和能夠確切地表達這一事件的精確的組織形式紀錄下來。"因而這一流派的藝術特色是客觀、真實、自然、親切、隨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動而富有生活氣息。

"堪的"派中的攝影家,就其美學思想和創作傾向而言,情況是比較複雜的,雖然他們都崇尚人性世態的表現,且大部分都從事於新聞攝影工作,但有的為自然主義者,有的為寫實主義者。

《風雪中的第五大道》

該流派的催生作品是1893年攝影家阿爾弗雷德·斯迪格的《紐約第五街之冬》,而真正完成者則是德國的攝影家埃利克·沙樂門博士。他用小型相機在一次德法總理舉行的夜間會議結束時拍攝的《羅馬政治會議》,由於它的生動、真實、樸實、自然,而成為該流派名垂攝影史的經典作品。

在攝影美學上,他們認為"以攝影的基本特點為基礎的照片,是畫家或蝕刻家所無法模仿的,它具有它自己的不可分割的我,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現力,甚至是用其他媒介不可能表現出來的特性"。其次,對客觀事物的表現,他們重視和強調獨創性,說:"(攝影家要用)自己的眼光來看世界,不要通過別人的眼光來看世界,而這正是區分照片是平庸還是高明,有價值還是沒有價值的標準。"

綜上所述,不管是繪畫主義攝影藝術流派、印象派攝影還是自然主義攝影,他們都是攝影發展史上不可避免的、彌足珍貴的一種現象,了解這些知識對於我們系統的學習攝影是非常有幫助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是這麼多,這裡是手機攝影手冊,我是楊濤,歡迎您的點讚、關注和轉發支持!

(點擊文章下方的「閱讀原文」可系統學習手機拍照和修圖技巧)

為啥很多風光攝影師,都喜歡在照片中添加人物?4個作用2個要點

只需8個技巧,就能拍攝出簡約至極的美照,值得收藏

攝影師摯愛的一種構圖形式,學會這5個技巧,你也能玩轉

用Iphone拍出背景虛化的小景深效果,攝影師告訴你該怎麼玩

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6個拍攝要領和4個修圖技巧,值得借鑑

相關焦點

  • ARTH350|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攝影
    一戰讓整個歐洲動蕩不堪,在蘇俄的構成主義藝術家們關心共產主義社會的建設時,另一群逃亡到蘇黎世的藝術家開始對一戰進行反思,達達主義(Dada)在一戰中立國瑞士誕生,並深刻影響了後來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1916年,達達主義在蘇黎世誕生,到20年代初逐漸衰減;1924年,超現實主義在巴黎接棒,最終成為影響最大的現代藝術流派之一。
  • 達達主義到底什麼鬼???
    達達主義者認為「達達」並不是一種藝術,而是一種「反藝術」  無論現行的藝術標準是什麼,達達主義都與之針鋒相對  由於藝術和美學相關,達達主義乾脆忽略美學,追求「無意義」的境界  對於達達主義作品的解讀完全取決于欣賞者自己的品味  諷刺的是,儘管達達主義如此的反藝術  達達主義本身就是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的流派,作為對藝術和世界的一種註解
  • 西方藝術的十五種藝術流派
    相信大家對藝術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總有一些藝術是超出了我們理解 現實主義 realism
  •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衝刺模擬試題和答案七_專升本...
    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藝術概論》衝刺模擬試題和答案七一、選擇題1、被稱為「藝術學之父」,並首先將美學與藝術學區別開來的大師是德國的()A、狄索瓦B、黑格爾C、格羅賽D、康拉德。費德勒2、繪畫的代表作品《亞威農少女》、《格爾尼卡》屬於()A、印象主義B、達達主義C、抽象主義D、野獸派3、最早提出「寓教於樂」的美學家是()A、柏拉圖B、亞里斯多德C、賀拉斯D、達。
  • 抽象主義繪畫的基本特點,抽象主義繪畫不反映生活
    康定斯原本在莫斯科學習法律,是後來到慕尼黑皇家學院學習的美術,畢業後在德國從事美術活動,多次去巴黎研究印象派藝術,1907年開始,探索不同於野獸派、立體派的藝術表現方法認為藝術作品的「內在的因素是藝術家靈魂中的感情」,主張繪畫應以色彩、點線和面來表現畫家的主觀情感和「內心需要」。
  • 淺談西方抽象主義油畫產生的社會時代文化背景及其畫面表現
    西方抽象主義油畫產生於20世紀30年代,是繼西方古典主義油畫、印象主義油畫之後興起的又一種油畫繪畫主要表現形式,曾在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的西方畫壇風靡一時。抽象主義油畫代表人物畢卡索也因此被譽為西方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 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縱覽
    康定斯基 白線構圖 BILD MIT WEISSEN LINIEN 倫敦蘇富比2017.6 成交價3300.875萬英鎊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縱覽文 |黃丹麾 劉曉陶 圖|陰山工作室西方抽象主義藝術的歷程起源於康定斯基的「抒情抽象」(「熱抽象」)經由馬列維奇的至上主義、蒙德裡安的新造型主義(「冷抽象」)、二戰以後的抽象繪畫和具體藝術直到1960
  • 100多位大師,30多種流派!這套書分分鐘搞定你娃藝術啟蒙!
    專為青少年打造,親近藝術大師、了解藝術流派,重溫經典作品,提高藝術鑑賞力,有這一套就夠了!01大師面對面大師原作,直面經典。百名藝術大師,260多幅油畫、水彩、雕塑等名作,零距離感受拉斐爾、達文西、畢卡索……以及他們的傳世之作!
  • 抽象主義畫家瓦裡西·康定斯基:點、線、面就是我的藝術世界
    抽象表現主義又稱為抽象派,是興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一個繪畫流派。抽象派畫家多表達的是自己的個性和情感方面。無論是高昂還是低落的情緒,藝術家們都用抽象的手法來表示。抽象主義是美國興起的第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畫派,而瓦裡西·康定斯基就是抽象表現主義中的大師人物。
  • 塞尚、高更、梵谷同被譽為「現代藝術之父」,你更欣賞誰呢?
    了解西方繪畫藝術歷史和流派,後印象派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在99年前的今天,即1921年5月2日,美國紐約大都市展覽會展出了後印象現代藝術,轟動一時。等流派,徹底地改變了西方及世界繪畫格局。三巨匠的藝術可謂各具特色,從「人社」上看,似乎塞尚給人印象好點,但也是個「叛逆者」。塞尚出身優越,乃商業之家,本是個「富二代」不愁衣食,他的父親也希望他學法學,可是他卻「不務正業」,愛上了繪畫。
  • 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
    從短暫視覺忽視的發現,到照相機的發明,再到後面盧米埃爾兄弟在愛迪生發明的「電影視鏡」基礎上,研製了擁有攝影、放映和洗印三種功能的「活動電影機」,法國和美國同時進入攝影創作,由於歷史文化關係,美國更加注重盈利,歐洲則更注重電影的藝術表達。
  • 布魯塞爾與新藝術流派
    比利時城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民居寬窄不一、風格各異、高矮相間,像一堆積木般擁擠不堪。據了解,居民住宅門臉的狹窄與稅收制度有關——過去,城市收稅是按照家庭門臉的寬窄來確定稅金的,對於房屋的縱深和高度則沒有限制。因此,城市居民為了少繳稅,便儘量將房屋的寬度壓縮,向縱深和高處發展,逐漸形成今天的城市建築格局。
  • 一年一人一件: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師展將亮相上海
    其中,1906年是重要的藝術流派「野獸派」的誕生之年,同時也標誌著蓬皮杜藝術中心館藏作品的開端,而1977年為蓬皮杜藝術中心正式落成並對公眾開放之年。在這72年的時間跨度中,策展人共選出71件作品,缺失的是1945年,策展人以這種極為特殊而深情的方式來紀念二戰的結束。
  • 去日本學攝影,這些藝術院校你一定要了解!
    日本攝影專業如何擇校, 我們從這裡開始了解。 這一篇文章帶你簡單直接地 了解日本寫真專業 研究生考學全貌。
  •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
    現當代藝術欣賞(未來主義、至上主義、抽象藝術)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未來主義是20世紀初出現於義大利,隨後流行於俄、法、英、德等國的一個現代主義文學藝術流派。所不同的是,杜尚通過藝術來反思美,嘲諷美;波丘尼則力求在繪畫中追求速度之美、力量之美。我們前面聊到畢卡索的時候,杜尚已經出過場(請關注回看)。杜尚這位給蒙娜麗莎畫上鬍子的男人,頗具娛樂和反諷精神,後續我們聊到達達主義的時候還要請他再出場。
  • 帶你了解十種畫派
    ,他們形成了一個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說是藝術家群體。這一名稱是由1874年該派作者舉行畫展時,批評家對莫奈所作《日出·印象》一畫出以嘲笑而來。該派反對當時學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現手法,採取在戶外陽光下直接描繪景物,追求光色變化中表現對象的整體感和氛圍的創作方法,主張根據太陽光譜所呈現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相去反映自然界的瞬間印象,一反過去宗教神話等主題內容和陳陳相因的灰褐色調,使歐洲繪畫出現發揮光色原理加強表現力的新方法,對繪畫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響。
  • 抽象藝術的世界實在是太過於神奇,有點讓人震撼
    諸多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如抽象表現主義、立體主義、塔希主義等均受此影響。"抽象"藝術在畢卡索看來並不存在,他認為只不過有人強調風格,有人強調生活罷了。在米歇爾·塞弗爾看來,抽象藝術是:"我把一切不帶任何提醒,不帶任何對於現實的回憶--不管這一現實是否是畫家的出發點--的藝術都叫作抽象藝術。
  • 跟著谷主學盆景——盆景藝術流派
    談及流派和派別,莫不想到紛擾武林,刀光劍影中各類武林高手代表自己的師門門派一決高下,崑崙派、華山派、崆峒派、少林派、峨嵋派、武當派、逍遙派、七十二洞洞主等等,武俠中所有的功夫門派都有自己的命名,其中大多以各自的發源地為命名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