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器類文物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一個重要門類,這些法器大多深藏宮中,極少展出,因而不為外界所知。12月15日,「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在嘉德藝術中心開幕,展覽所選110餘件法器文物大多是乾隆時期的藝術精品,充分展示了清代宮廷的最高工藝水平。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閆宏斌在展覽開幕現場表示,故宮博物院現存法器1萬餘件,是故宮博物院186萬多件藏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展覽,經過我們精心的構思,嚴格篩選出的113件精美的法器,都是清宮法器中的上佳之作,每一件都有歷史,每一件都有故事。它們既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見證,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反映。」
清代宮廷所用法器門類眾多,工藝精湛,用材廣泛,其中不乏金、琺瑯、琉璃、寶石等珍貴稀有之物,以彰顯皇家用器的獨特與尊貴。展覽將各門類不同材質、不同工藝的藏傳佛教法器大致按功用分類,以「持驗法器」「供養法器」「禮敬法器」三個單元來進行展示。
在展覽的「持驗法器」單元中,一件舊藏於養心殿的「嵌珍珠金蓋銀鍍金託座內畫嘎巴拉碗」十分珍罕,此碗底座之下分別鏨有藏、滿、蒙古、漢四體御製銘文,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在風格上兼具民族特色和宮廷審美。
展廳裡的「供養法器」單元展品格外瑰麗奪目,其中高36釐米的「五成金須彌山滿達」以五成金製成,工匠在臺面中央高聳的須彌山之上,精細地刻畫出亭臺樓閣和祥雲託起日月的景象,側面環周鑲嵌著各色寶石,令觀眾駐足驚嘆。展覽的「禮敬法器」單元還展出了清乾隆時期的一件白色緞繡綴象牙瓔珞法衣,這件法衣於白色素緞上用五彩絲繡上祥雲、蓮花、海水江崖等圖案,並繡綴象牙瓔珞,異常華麗。
此次展覽是繼去年故宮博物院與嘉德藝術中心合作推出「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之後,雙方又一次攜手聯合舉辦展覽。「這次的故宮藏法器展,是在今年全國範圍乃至世界範圍中國文物藝術的一次大展。很多作品都是第一次走出故宮,面向大眾。」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說道。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3月14日。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廣燕
流程編輯:u00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