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英語詞彙量5000+:家長這個行為,影響孩子一生!

2021-01-20 小葩好學

還記得之前頻繁登上熱搜的Jasper嗎?

那時候,一刷微博底下都是Jasper參加節目時乖巧又軟萌的視頻。

其中有個視頻引起了我的關注:這個四歲的小傢伙英語特別溜,英語口語甚至遠超他爸陳小春!

不得不說,現在的孩子,說起英語比咱大人都溜:

黃磊的女兒黃多多,7歲能寫英文劇本,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10歲就給動畫電影配音,和大導演史匹柏同臺交流也絲毫不露怯。

很多人理所當然的以為,明星家庭的孩子「含著金鑰匙」出身,英語肯定「贏在起跑線上」。

但其實,真正拉開孩子間差距的,是父母在教育上的用心程度。

比如每天3,4趟飛機到處飛的林志穎,每晚都會給兒子kimi講英語繪本故事。

比如黃磊,每天都陪多多看英語原聲動畫,陪她做遊戲,努力跟她用英文交流。

還有前段時間被央視點名表揚的4歲男孩言言,小小年紀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詞彙量更是多達5000+,英語能力已超過9成以上的高考生,這離不開他媽媽的悉心輔導。

包括我身邊的一個寶媽--京京媽媽,她既不是英語老師,也不是專家,卻自學少兒英語啟蒙書籍,成功把兒子培養成雙語寶寶。

兒子6歲時,第一次面試一間top5學校就得到offer,開學第二周就通過中英文演講成功競選上學生會幹部!

研究過的英語啟蒙繪本和動畫片

最近還「出」了一本書《all about jerboas》,內容是關於瀕危動物的,他自己找資料親手完成。

這些普通家庭的孩子,英語水平也完全不輸給明星家孩子。

只能說,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牛逼的父母。

相關焦點

  • 7歲鯨魚小班學員英語詞彙量過萬,聽聽孩子家長怎麼說?
    掌握10000+的英語單詞相當於什麼水平?公開數據顯示,國內英語四級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彙量是4500,六級是6000左右。10000+是國際性考試託福大概要求掌握的詞彙量。  很自豪,兒子Adan,一名小學二年紀的7歲半男孩,詞彙量就已經過萬了。Adan現在在鯨魚小班學習,已經有三年時間了。  很多家長問我,是怎麼培養的?
  • 用這個方法記單詞,4歲孩子的詞彙量趕上初中生
    2020新的一年,你給孩子的英語閱讀都定下什麼目標呢?在《時間的朋友》2019跨年演講中,在講到關於國內教育問題時,院長看到了這樣一個例子:兩個在北京海澱的家長聊天,一個問另外一個:「我們家閨女5歲,1500的英語詞彙量夠嗎?」
  • 「4歲英語詞彙量1500,是不是不太夠?」看看英語老師怎麼給孩子啟蒙的
    「『孩子4歲,英語詞彙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夠?』『在美國肯定夠了,在海澱區肯定不夠。』」 在網上家長群中傳播的這個「魔幻」的段子,道出了如今國內家長們對幼兒英語啟蒙的重視。 最近幾年,幼兒英語啟蒙市場也明顯火熱起來。
  • 讓孩子3歲就開始學英語的家長,真的是聰明到家了
    其實,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應該從孩子語言學習的規律說起。最近經常聽到家長這樣的問題。今天,就給家長朋友們解答一下這些問題吧! 01 孩子還不到三歲接觸英語太早了吧? 你覺得還早的時候說不定已經遲了,先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突觸」這個部位。
  • 4歲女孩學英語火了:4歲英語詞彙量達3000,收穫20萬粉絲31萬贊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世界上學習英語的人數差不多有20億,而中國只有3億,而且其中有一億還是孩子。更具體點講,我國學習英語的孩子85%來自於一線城市,這表明越是在發達的城市,孩子們學習英語的佔比更高,這不僅是為了中高考,更是因為發展更好的城市中家長更清楚英語對於孩子日後工作和學習的重要性。
  • 英語為母語的普通人的詞彙量是多少
    《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指出,成年英語國家普通人應該知道20,000至35,000個單詞,而一位8歲的本地人通常平均詞彙量為10,000個。一項研究估計,實際上「 大多數美國成年人在20歲時的詞彙量超過42,000個單詞 」,到60歲時將達到48,000個單詞。
  • 4歲孩子英語1000詞彙量:這件事,多少孩子被白白耽誤?
    所以不管是給孩子擴充基礎詞彙,還是為孩子進入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英文寫作打基礎,都特別合適。而且,現在下單即贈送一本價值35元的《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隨機一本),讓孩子在古詩中玩紙上遊戲,內含25首小學必背古詩,贈書也同樣適合3-8歲的孩子。
  • 幼兒英語啟蒙親子課:怎樣教孩子英語詞彙?
    我們的左腦有一個專門控制語言學習的區域叫做「布羅卡」區,這個區域在4-12歲處於敏感期,對外語的學習模式近似於母語習得,所以這個階段掌握的語言能夠像母語一樣運用自如。而12歲以後布羅卡區逐漸「關閉」,語言信息會像其它知識一樣存儲在大腦的記憶區,調用起來就沒有那麼靈活了。這就是為什麼通常把4-12歲看作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 6歲娃娃英語詞彙量要達4000?這份學習清單讓家長炸開了鍋
    暑假將至,又有一大波孩子要走在「漫漫補習路」上,在這些孩子中,有不少甚至還沒上小學就已經要忙著去補習班學英語、學拼音。更讓人懵圈的是,5歲去學英語的孩子竟然被問:「怎麼這麼晚才來,別的孩子都學了兩年了?」15歲學英語,被問「怎麼這麼晚」!
  • 進入iEnglish家長圈,孩子成為英語神童,你成為孩子喜歡的家長!
    然後孩子再長大一些的時候,爸爸媽媽會給這個孩子讀一些簡單的圖畫書,講一些簡單的故事,還會和孩子看一些動畫片,帶著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這個過程一直要持續到五歲左右。你會發現五歲之前,孩子基本上已經可以很好地掌握漢語,很清晰很準確的表達自己的一些觀點了,對不對?也就是說,上學之前,基本孩子對於自己的母語,都能夠進行熟練的掌握和運用。
  • 各個英語水平對應的詞彙量
    我當然不是,國外就有一種說法,有人說一個教育完備的母語人士,ta的詞彙量是10,000,但也有人反駁,就算是個粗人,詞彙量也應該有35,000。這個差距有點大,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分歧呢?在英語裡,你會主動用的詞彙叫做主動詞彙,而你聽得懂但是不會去使用的詞彙叫做被動詞彙。通常來說靠死背單詞,我們認識的都是被動詞彙。簡單說了,我們看到單詞能夠懂意思,但是在轉述的時候並不會使用。為什麼同樣是詞彙量5000的人,英語水平也會差很多,就在這裡。到底什麼水平才算流利?
  • 輕鬆搞定11+詞彙量,孩子做到這六點非常重要!
    詞彙量,是孩子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點,不僅僅是閱讀、寫作、學科的基礎,更是孩子準備入學考試的基礎。尤其是對於英國私校的「小升初」11+考試來說,主要考察科目英語、數學,文字推理和圖形推理,都對孩子的詞彙量有一定的要求。今天課代表就來介紹一下,讓孩子提升11+詞彙量的六個訣竅!
  • 1個方法+3大技巧:幫孩子提升詞彙量、讀懂英語原版書!
    01英文閱讀,家長經常掉入兩個「坑」很多家長從英語啟蒙開始,就帶著孩子讀了不少書。誤區一 一味追求閱讀量,但泛泛而讀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大量閱讀才能幫助孩子快速熟悉英語語言,了解背景文化,進而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乃至英語思維。
  • 4歲男孩因英語說得太棒,被央視點名表揚!他學習的方法也很實用
    你們4歲的時候會說英語嗎?估計有家長朋友們會說了,我四歲的時候漢語都說不明白呢,說什麼英語啊。但是去年,網上出現了一段4歲小朋友認認真真地教英語的視頻,萌翻了眾多網友。只見一個小朋友手裡拿著小教鞭,對著鏡頭認認真真的教學,看起來還真有點「英語教師」的味道。
  • 寶寶3歲半,英語詞彙量超500,沒上培訓班,我怎麼做到的?
    而且根據孩子的大腦發育特徵來看,也確實是在0-7歲之間是孩子學習英語的最佳時間段,在這之後,孩子當然也能學得很好,但是要耗費的時間、精力成本就會大大增加。我在我家寶寶今年3歲半了,英語聽說的詞彙量已經超過了500了,當然和網上動不動就超過好幾千的沒法比,但是和生活中的很多孩子相比,其實詞彙量掌握的算是多的了,而且家裡以及周圍環境也並沒有外國人,因為孩子在3歲,所以我也並沒有帶他上任何的培訓班。
  • 孩子3歲,家長該如何做好英語啟蒙?4個方法,讓孩子輕鬆學英語
    曾看到一個新聞,在少兒英語評級考試中,最小的一個寶寶居然只有4歲,很多家長朋友聽到之後都表示非常震驚,很多家長也表示這麼早就開始學習英語,孩子受得了嗎?雖然現在全民都比較重視英語的啟蒙,但是寶寶到底從哪個年齡段可以接觸英語呢?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逐一分析一下。
  • 怎麼快速將孩子聽力詞彙量提升8000+?
    英語分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但在傳統英語學習中,會忽略「聽」這一項,導致很多孩子都是應試學習——啞巴英語。 在家長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開始突擊給孩子聽力,說實話,這樣的方式一是不科學,二是不能達到聽力的根本目的。
  • 做好孩子十年英語學習規劃,孩子英語不用愁
    5歲的孩子(小學之前)2500-5000詞彙,高中生1萬-1.5萬詞彙,大學生1.5萬-2萬詞彙。兩組數據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學生一直到高中的詞彙量,都還不如人家上小學之前的小孩子。在孩子學習第二外語最容易上手的階段,我們的教學進度是非常緩慢的。
  • 3-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這階段娃學英語能力極強,家長把握好
    學英語也有關鍵期?6歲前娃學英語簡單得很,家長們可別錯過了是外語比較難學嗎?對於成人來說是的,因為一個成年人已經習慣了自己的第一語言的語音、詞彙以及語法規則,習慣了自己語言的文化因素,再去學習外語的時候要克服的困難就多很多,最關鍵的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因素可能會一直起阻礙作用。
  • 《父母語言》:讓孩子產生差距的不是家境,而是3000萬個詞彙量
    《父母語言》這本書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項目負責人,芝加哥大學醫學院「3000萬詞彙倡議」機構的創始人達娜·薩斯金德所編著,她和她的團隊發起這個倡議,主要是為了論證父母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會直接塑造孩子的大腦。人類的大腦是唯一在出生後還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尤其是在三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