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防務博客」網站報導,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日將第500架F-35A戰鬥機成功交付佛蒙特州國民警衛隊空軍。這也標誌著美國的軍工技術又有了階段性的提升。據悉,不僅是整機交付,位於瑪麗埃塔市的F-35戰鬥機總裝廠交付了第500個F-35A的中段機翼構件。而能有如此快速的生產能力,完全得益於美方高層的「強制命令」。
美國:「世人皆醉我獨醒」
在疫情形勢嚴重的情況下,美國以一副「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態度, 站在世界各國面前,在美方眼中,即使疫情肆虐,也不能延緩國內的軍工發展,所以美方高層向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下達「強制復工命令」,本身因為疫情影響,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工廠已經進入停工狀態,但在美方的要求下,經過短暫的「修生養息」,五代機工廠開始火力全開,進行戰機的建造工作。雖然在這期間受到的外部威脅較大,但工廠還是順利完成任務。
價格比殲20還便宜數千萬
值得注意的是,在建造500架F-35A戰鬥機計劃中,F-35A五代機的造價已經跌破1億美元,只有不到7000萬美元。和目前各國的五代機造價相比,簡直屬於「白菜價」,並且有分析人士根據殲-20現有性能相比,可能F-35A的造價比殲-20還要便宜數千萬美元。雖然成本降低,可美方保證戰機性能卻不受任何影響。而這樣的情況也預示著F-35系列戰鬥機在國際市場上會獲得更多國家的青睞。
美方坦言:這才是真正的超級大國
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達到這樣的成就,美方顯然十分高興,並且坦言美國才是真正的超級大國,因為在五代機領域,美軍將擁有更多話語權,並且也展現出美國極強的軍工實力。在此後一段時間的發展中,憑藉優秀的量產速度和極低的造價,美方可以迅速拉開和對手之間的差距。
但其實美方這次之所以如此著急,並不全是因為想在「對手」面前揚眉吐氣,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架勢。美方在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家都設有F-35A戰鬥機的生產線,但是由於各國局勢緊張,這些工廠無一例外都進入停工狀態,本來美國可以通過這些外國工廠的供應,完成最後的交付任務,但面對現實,美方也不好強迫這些工廠復工,所以只能自己親自「上陣」,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
F-35是「聞名四海」還是「臭名昭著」?
雖然美方在一直誇大目前取得的成就,但美方是否能依靠這樣的水平體現出一個超級大國的實力,外界卻有不小爭議。此前據美國《防務新聞》報導,F-35目前有「很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無法保持長時間超音速巡航,因為時間一久,可能尾翼就會被嚴重燒毀, 戰機也會面臨空中肢解的風險。此消息一出,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尤其是那些已經獲得F-35的國家。依照美軍的解釋,F-35注重的是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本身就是短板,只要飛行員能人為控制超音速巡航的時間,那麼所謂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但據美國退役空軍表示,在激烈的空戰中,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事情,如果不能隨心所欲的使用超音速巡航功能,很有可能會被防空飛彈或是空空飛彈鎖定,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擁有五代機的意義。所以美方這次評判標準僅是量產能力和成本投入,對於F-35的真實性能,外界還是打上了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