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這麼多錢來做動畫,為什麼動畫還是做得不盡人意

2020-12-14 動漫小站

其實,我們花錢購買的那些動漫周邊,只要是正版的,最終錢都可能回流到為我們做出了精彩動畫的動畫公司。而製作一部動畫需要很多錢,具體要多少錢?日本的電視動畫,大概30分鐘一集需要1500萬日幣,折合人民幣大約90萬元,你可能要想了,一部動畫比起投資一部電影的投入比起來,可能算不了什麼,但,也確實並不是一家小公司可以支出的費用。

製作動畫的各種企業,例如音像公司,出版社,音樂公司,都會投資一起來完成一部電視動畫,最終付出的是一筆龐大的資金。可以說,做動畫,很花錢。

那麼很多朋友都會想問了,為什麼,做動畫,要花掉這麼多錢,但做出來的很多動畫,還是難以滿足觀眾對於動畫質量的需求呢?

錢花得雖然多,但畫師和動畫公司未必賺錢

製作動畫很花錢。但是,實際上,用在動畫製作的某個核心部分花的錢,卻不多。那就是原畫。

我的觀點裡提到過,2D手繪動畫中,原畫是最重要的部分,因為角色的形象還原,動作表現,演出效果,都和原畫掛鈎,因此原畫對於動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但是根據動畫公司的報告,原畫製作和動畫製作這兩部,只佔了動畫製作中不到一半的資金,可以說,無論是原畫的價格,還是動畫的價格,它們都不能算動畫製作中的大頭。而實際上,動畫製作費用裡,平分給了很多項目,因為一集動畫,幾乎會有一百人參與製作,平攤的話,那最終到原畫師手上的錢,就很有限了。

1963年,手塚治虫用日本第一部商業電視連載動畫,打通了日本動畫人,靠動畫圓夢的路,但也開闢了一條,讓動畫投資者們認為「低成本,高回報」的錯誤的思路,而這一錯,就錯了50年……業界的這種製作模式,壓榨了動畫製作業底層的動畫畫師們,拿著20年前的薪水,幹著20年後的工作量,這導致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打壓了動畫人的積極性。你不給農民賺飽了,他們哪有心思多耕地?動畫人在這個行業都吃不飽喝不足,又哪有後續的動力去精進自己的業務?都靠愛發電,不現實;

第二就是嚇怕了還沒有從業的觀望的學生,他們可能有興趣,但得知,畫動畫,不賺錢,那很可能就會放棄選擇這個方向。人才的流失,難以避免;

最終就會導致業界的惡性循環,越是沒人才做動畫,動畫做得不好了,越是沒錢賺;而在這個環節中,動畫的質量就難以保障。

所以啊,動畫雖然花錢,但錢未必可以花在刀刃上。

工期限制著發揮

做動畫,除了人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那就是時間。

工期是有限的,無論是劇場版動畫,還是電視連載動畫,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做完,那就是徒勞的。但動畫,從經濟上來說是一個商品,但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它是一種創作,所謂創作,那就一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勞動;

你讓農民可以重複著一樣的勞動收割和播種,但是你沒法逼著動畫創作者,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無限高質量的動畫。

2004年的《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就擁有龐大的製作資金,但依然用了大量的重複鏡頭(兼用卡)而飽受詬病,原因就是因為工期相當緊,而不得不採用兼用卡的辦法來提高製作效率,按時完成。

10月番劇《碧藍航線》做壞了,我們看到延期之後,它說不上做得驚豔,但至少做到了觀眾認可的及格水平。雖然還會有抱怨,如果每一集都能做到恰到的水平,那我想,抱怨的聲音會少很多。

製作成員的實力有限

最後就是製作團隊的水平了。這也是一個硬傷,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按照我說的,動畫的核心是原畫,那麼原畫的素質就確定了動畫的素質,有些厲害的大佬,據說是多短的時間都能高質量的完成功課,有些厲害的大佬,據說是再爛的原畫都能給救回來,你沒這個本事,要麼多補時間,沒有時間,就沒法提升作品的水平。

《FGO》第七章的動畫片做得不讓粉絲們得意,很多人都抨擊製作組裡的小太刀,我覺得就是一個意思,有些人你不能指望他可以創作出超過他水平的內容,不然怎麼會動畫公司還分ABCD。

很遺憾,動畫製作就是創作,不同的團隊,不同的公司,製作的水平是不一樣的,這是人才的差距,這是實力的差距,未必是金錢可以彌補的。

總結

還是那句話,影響動畫質量的要素實在是太多了,一部好的動畫,只有等到天時地利人和條件都齊了,才有可能誕生,光是錢到位了,是遠遠不夠的。

相關焦點

  • 做一集動畫要多少錢?錢主要花到哪去了?
    做一部動畫花了多少錢,大多數時候觀眾都是不得而知的,但要說大概的參考,那倒還是有。比如說從2015年開播,由東映動畫公司製作的《龍珠超》,每集的製作費用就在1100萬日元左右,按照0.0628的匯率換算,大約就是69萬人民幣。以這個價位作為參考的話,我們最常見的,一部共計13集的季番大約就需要1.5億日元左右,算上幾年來的通貨膨脹,總製作費用有可能接近2億日元左右。
  • 央視六套這麼做,就不怕中國家長,來舉報《工作細胞》動畫?
    那為什麼央視這個時候會買下這麼一部日本動畫來進行播放呢?其實大叔已經猜到了一些,本身《工作細胞》這種類型的科普動畫國內幾乎沒有,在日本動畫中也是非常少見的,而且做得很不錯,目前國內2D動畫水平估計也沒有多少公司願意嘗試這種類型的動畫。
  • 為什麼王者榮耀CG質量這麼高卻不做動畫?
    做為遊戲公司,王者榮耀每次出的CG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特效,都可以算得上是國內頂尖的動畫效果。上一次出的CG《目標》中,瀾因為被曹操刺了一劍,惹得眾多女玩家落淚不說,更是引起了全民「虐曹」風波,甚至讓有的曹操玩家不堪辱罵都在官方發文回應。那麼在王者榮耀CG質量和影響力都如此高的情況下,為什麼王者榮耀缺遲遲不肯出動畫呢?
  • 國產動畫要在劇情上多下功夫,外包起家的我們能否做回自己?
    ,特效,打鬥動作等等,我們都能夠獨立完成,也能做得很出色,這是得到過觀眾認可的。但是在劇本劇情上,國產動畫做得還是不夠好,都說要講好中國故事,但是很多時候讓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動畫作品,連講好故事都做不到,何況是要創造自己的故事,說話自己的話?大叔覺得國產動畫現在應該要做的,就是在劇本劇情上多下功夫。
  • 被遊戲耽誤了動畫?這些遊戲公司做的動畫能秒殺很多動畫公司
    講道理,二次元遊戲動畫一家親嘛,遊戲公司多多少少都會做那麼一點過場動畫。而且有的遊戲公司的動畫做的是真的優秀。現在這邊就簡單的說幾個。拳頭公司拳頭公司憑藉著《英雄聯盟》已經紅透了全世界了,因為紅,錢也賺得多,錢賺得多,研發也做得好,這是一個很好的良心循環。而在這個良性循環中,受益的當然還有其動畫製作。每每有新英雄推出的時候的背景故事介紹,講道理做的真的好。就最新的奧德賽皮膚系列,做的也很好。這不得不說一句,Jinx果然是拳頭的私生女,Jinx推出的那個動畫就做的很好,無論畫質還是音樂。
  • 珏醒傳媒:「什麼,MG動畫為什麼這麼貴?」
    我是猩猩,我來啦很多客戶喜歡跑來「聊騷」我們客服小姐姐有關MG動畫的信息,最後詢問MG動畫的價格。其實MG動畫價格非常透明。快樂就是這麼容易的東西Don't worry be happy這就是為什麼MG動畫成為了許多企業廣告宣傳的不二之選。
  • FGO新動畫一個魔法陣就花了12萬日元,網友吐槽:都是我們充的錢
    做動畫是個花錢的事情,畢竟我們看著能動的那些畫面都是一幀一幀畫出來的,需要耗費的時間精力人工啥的不少,線稿啊上色啊甚至購買參考資料啥的都需要花不少錢。最近,FGO的新動畫《Fate/Grand Order -絕對魔獸戰線 巴比倫尼亞-》正在熱播中,有相關人員表示,為了畫好梅林這個魔法陣,光是買參考資料就花了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七千多快八千塊),引起不少吃瓜網友的吐槽:這都是我們充的錢啊。對於這部新動畫,目前網絡上的評論都比較正面,畫面做得無比華麗,聲優啥的超給力,戰鬥畫面啊一類的也非常不錯,還有妹子們發福利。
  • 為什麼近年來動漫畫面崩壞作品越來越多,說白了還是錢沒到位
    為什麼近年來動漫畫面崩壞作品越來越多,日本動漫質量呈下坡路?說白了還是錢沒到位!近年來日本動漫在產業在快速的發展,每年的成績都會有一定的程度增加。像前面說的,近些年來日本產業確實在瘋狂的增長,主要是動漫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許多資本企業看到這一幕後也想分一杯羹,於是他們紛紛都成立了自己的動畫製作公司。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讓甲方爸爸將動漫訂單交付給自己,各個製作公司只能打起價格戰,比如一集動漫一般市場報價3000萬日元,那麼你想要這個訂單的話,你就得把價格往下壓,你開個2400萬日元的話人家可能就會把訂單給到你。
  • 為什麼近年來動漫畫面崩壞作品越來越多,說白了還是錢沒到位
    為什麼近年來動漫畫面崩壞作品越來越多,日本動漫質量呈下坡路?說白了還是錢沒到位!近年來日本動漫在產業在快速的發展,每年的成績都會有一定的程度增加。不過雖然說訂單你是拿到了,但是價格這麼低的話,按正常標準將整部動漫做出來的話是不可能的,動畫製作公司肯定是百分百要倒貼錢的,所以他們也只能將整部作品的質量往下壓,雖然知道作品有許多處畫面崩壞,但是因為時間和成本問題,製作組們也沒時間和精力去修改,而這樣做出來的低質量動漫肯定就不會有漫迷買單。
  • 海賊王動畫停播也是好事,讓動畫等一等漫畫的腳步吧
    《海賊王》一類的大長篇動畫也宣布停播,不少朋友表示很傷心,特別是只追動畫的朋友們,接下來可能有段時間沒新東西看了。不過我卻感覺,《海賊王》動畫停播也是好事情,讓動畫等一等漫畫的腳步吧。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導致了這些大長篇動畫必須得等一等漫畫的進度,不能做得太快了,但是就算是這樣,有時候也會趕上漫畫的進度,導致沒新內容可做,這時候怎麼辦呢?主流的做法就是出原創劇情,給動畫瘋狂注水。
  • 《吞噬星空》動畫沒有《靈籠》做得好?兩集內容能看出什麼?
    有很多人說《吞噬星空》動畫沒有靈籠做得好,大叔就想,僅僅才播出兩集動畫,到底能看出些什麼?,大叔自己覺得開場的特效做得非常好,有驚喜,很喜歡。,加入了我們傳統的修仙升級體系,然後出來了這麼一部作品,這種結合看起來打破了常規,但是就不允許有人這麼做嗎?
  • 動漫:五等分的花嫁作畫不盡人意!原來又是外包給了國內公司!
    我知道,你們肯定要說挺好的了,和約戰三比起來已經很不錯了,是,和約戰三比起來是不錯,今年節操社開這麼多肯定忙不過來,都開始用外包公司了。這麼大一個動漫公司,逼成現在這個樣子,肯定是忙不過來啊。再說說今年的熱門漫畫《五等分的花嫁》動畫化作品,誰做的?手塚PRODUCTION。哪個手冢呢?
  • 專訪《大理寺日誌》導演和出品人:做國產動畫,「但行好事,坐等前程」丨Chat With TMT
    好傳動畫創始人尚遊也是這部動畫片的出品人,既然導演這麼瀟灑,那麼對於「又得管錢又得背鍋」的出品人來說,他要妥協的事就得多一點。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大理寺日誌》導演槐佳佳和出品人尚遊的「相愛相殺」現場,完整音頻可以在「喜馬拉雅」搜索「鈦媒體」進行收聽。
  • 中國為什麼做不出好動畫?真的是因為製作水平嗎?
    今早上看《刀劍亂舞/花丸》續的時候,在ed中偶然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滾動播放演職員表的時候出現了中國動畫公司的名稱。回想下,其實很早就知道其實日本動畫中有很多部分都是外包給中國的公司做的,剛剛從網上查了下,特別是美工部分,很多都是外包給我國很多最底層的美工去做的。
  • 日韓合作的動畫這麼給力,為什麼中日合作的動畫總不太行?
    ;而之前還有一部韓國「條漫」改編的《神之塔》,雖然製作沒有這麼出彩,但口碑也不錯;再想想中日合作的動畫,像是《一人之下》,或者是之前被批評得很慘的《拾又之國》,就好像中日合作的動畫被詛咒一般,日本自己可以做出很棒的動畫,中國自己也能做出頗有成見的原作,但為什麼一合作,就總不是這麼股滋味
  • 網易是一家被遊戲耽誤的動畫公司,不去做動漫,真是你的失誤
    夢幻西遊所以說了這麼多,大家都看出來了,網易雖然被罵得多,但是遊戲的質量確實是有長進的,而隨著玩家們對高品質的遊戲展開追求後,遊戲畫面的精美程度也越來越受到玩家們的重視所以,有些遊戲的CG都是電影級別的。
  • 為了延續自己喜歡的動畫的生命,作為粉絲,我們能夠做的是什麼?
    喜歡看動畫的你們,是否會遇到自己喜歡的動畫突然在某一時間就不播了,或者出了第一季之後就沒有後續了,大叔想這樣的動畫,或者說這樣類似的情況應該都不少吧?那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粉絲、普通觀眾,除了表示遺憾,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有沒有實質性的行動來幫助自己喜歡的動畫延續它的生命?
  • 一個國產動畫人的自白:做低幼動畫沒尊嚴,做大片動畫特效沒飯吃
    我也要逐步適應從小一直拿筆作畫到用電腦和數繪板的繪畫過程,好在於多年玩遊戲和愛電腦的我,掌握和熟練起來沒有想像中那麼吃力,只不過動畫軟體操作起來比起公司其他老員工可是要費勁吃力了不少。 畢業後實習期都結束了,我還是選擇留在了公司。並不是待遇好,而是我發現用電腦做畫和傳統繪畫完全是兩個概念。
  • 真動畫偽科幻:滿屏都是錢的味道,玄機的初心回來了
    只不過不能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失去了做精品動畫的初心,這樣容易失去人心。像目前國內有很多只是為了湊動畫集數和動畫作品數量的公司,動畫正片的時間只有幾分鐘,硬生生地湊出了幾百集。在動畫播放量上的數據很好看,但是口碑已經爛透了,很多人只要聽到是這幾家公司製作的動畫,看都不回去看。
  • 藤原書記的人氣這麼高,為什麼只能做配角呢?
    不過說實話,讓我追起這部作品的最初動力是藤原千花。在動畫的結尾部分,藤原書記跳的那個舞蹈,火遍了整個B站(書記養活了B站一大半人口)。可以說藤原書記的能達到如此高的人氣,至少有一半都是因為那支舞。那麼,為什麼人氣如此之高的藤原書記,在動畫中只能做配角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分析分析。首先,我來分析一下藤原書記為什麼人氣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