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張藝偉)7月28日一大早,二九一農場三管理區第3作業站農戶陸強在農業生產技術部副部長、全國農業勞動模範陳國建組建的「國建農業科技工作室」中諮詢陳部長,「目前水稻還沒出穗,噴施野茨菇用什麼農藥比較安全?」陳部長在群中認真詳細地回答了農戶的問題。這是農場加強水稻關鍵期管理、多舉措防治作物病蟲害的實例。
農場加大宣傳指導,通過微信群、發放防病告知通知書等形式,向種植戶、幹管人員及技術人員宣傳稻瘟病尤其中後期穗頸瘟、紋枯病等混合病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及防治技術。農場統籌安排,科學防控,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最大限度發揮飛機航化作用,同時採取航化作業和人工地面防治相結合的措施,對稻瘟病等病害全面積防治。另外,農場技術人員指導種植戶採取淺溼幹灌溉的防治措施,即田內水全部落幹後再上新水,以此充氧壯根,確保後四片葉活力,使莖稈健壯抗倒伏,延長根系壽命,減少空秕率,提高成熟度。指導種植戶施用磷酸二氫鉀葉面肥,提高抗病能力,促進結實。指導種植戶在淺-溼-幹灌溉的基礎上用藥劑防治,使用普遍的品種和安全性高且效果穩定的藥劑。同時,為避開水稻揚花期,防止出現藥害及影響水稻授粉,通過科學選擇藥劑,規範作業,噴藥時間選定在上午10時前和下午15時後,同時溫度不超過27℃,相對溼度大於65%,風速不大於4米/秒的操作方式,嚴格按照農藥使用操作規程作業,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確保作業安全、用藥安全、質量安全,實現綠色防控和減量用藥。
來源:二九一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