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滕頭村辦起鄉村振興學院

2020-12-12 華廣網

浙江省寧波市滕頭村是上海世博會全球唯一入選的鄉村,還成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5A級旅遊景區。如今的滕頭村正在申辦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黃合 勇祖軒

  即使在浙江寧波滕頭,這也是一棟普普通通的建築。但就是這裡,在2019年一年時間裡承辦了來自山東、吉林、貴州、廣西等地的培訓班90餘個,吸引了4000多人慕名前來「遊學」「取經」。這裡就是寧波市奉化區滕頭鄉村振興學院,是一個小鄉村辦起的「大學院」。

  憑藉生態立村、科技興村和第三產業,滕頭村靠著「一犁耕到頭,創新永不休」的精神,在這塊不到兩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創造了奇蹟。2019年,實現村社會總產值115億元,村民人均收入達6.7萬元,生態農業、園林綠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綠色產業佔滕頭村經濟總量的80%。滕頭村先後獲得「全球生態500佳」、全國村鎮建設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模範村委會、全國環境保護教育基地等70多項榮譽。這裡是上海世博會全球唯一入選的鄉村,還成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5A級旅遊景區。如今的滕頭村正在申辦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新時代,鄉村發展站在了新的轉型期。學院執行院長金江表示,學院的建立是希望能夠給有需要的村子帶去看得見摸得著的發展策略、措施和路徑,幫助更多村子加快發展腳步。2019年年初,奉化區以滕頭村為主陣地,整合資源,籌建起鄉村振興學院,形成了覆蓋全省80餘個鄉村振興樣板村及紅色黨性教育、素質拓展基地的現場教學版圖,在向貧困地區的農村幹部、產業帶頭人傳授鄉村振興浙江經驗的同時,重點實施鄉村振興試驗田和「未來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走出貧困村行列後,如何利用本村的富硒資源發展村集體經濟?2019年10月,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烏下村村主任助理顏學農帶著這個疑惑來到學院,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跟班學習。「這裡思路活、點子多,巧用市場和管理機制,不僅讓村集體經濟活起來,而且也通過這樣的過程讓人心更加凝聚,鄉村在根子上得以振興。」顏學農說,如今,烏下村借鑑滕頭產業發展模式,陸續成立了農業產業合作社,建成投用農業產業園蔬菜大棚,預計每畝產量1000多公斤、新增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

  浙江省基層宣講名師趙永煥是滕頭鄉村振興學院特聘的專家,參與了學院建設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在他看來,學院充分匯聚整合黨委政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優勢資源,通過「引進理論研究+總結實踐經驗+開展現場教學」的培訓模式,走出了精準定位、特色發展的開放式辦學之路。

  不僅如此,學院還對學員所在地基本情況、發展難題、扶持意願等全方位摸底排查,建好幫扶項目蓄水池,同時匯聚興村(治社)名師、專家教授和領導幹部共同「把脈問診」,在培訓結束後按照一村一策一清單方式,重點走訪學員所在村,對欠發達地區有針對性開展精準滴灌式跟蹤幫扶,打造沒有「畢業生」的終身學院。

  從河北阜平建立首家分院開始,如今,學院已在新疆庫車、貴州黔西南、吉林琿春等地籌建分院,在智力扶貧上做著自己的努力。奉化區委組織部相關同志表示,今後將注重架設分院雲課堂,強化網上課程開發,逐步形成覆蓋廣泛、輻射全國的培訓服務發展新增長極。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8日 01版)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在新科技的世界與更加美好的生活...
    「『十三五』的這五年,是我國新科技發展最快的五年,也是新科技給老百姓帶來越來越美好生活的五年。」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任曉剛說:「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集中國家科研優勢力量、協同攻關,在病毒基因序列檢測、核酸檢測、藥物研發等方面發力,迅速有效應對疫情,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能給自己帶來更加健康的生活。」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農房整治「整」出美麗「大花園」
    「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農房整治「整」出美麗「大花園」  2020-12-16 09:58 |共享聯盟柯城站
  • 海報|10個數字回眸「十三五」成就,給力!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五年是奮鬥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五年來,我國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在糧食安全、脫貧攻堅、學前教育、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一個個數字凝聚起「十三五」成就,化為百姓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閆家鄉:人居環境煥新顏 鄉村振興繪...
    王坪村花果山水簾洞的高山景行和潺潺溪流、閆家村一幢幢錯落有致新穎別致的樓房、大場村新修的水泥路通到家門口,太陽能路燈一字排列……這一番景象,村民都說這都得益於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助推鄉村振興,解決「看得見的鄉愁」,完善環境硬設施也無疑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根本。
  • 江蘇南京:「十三五」即將收官,鄉村振興越走越寬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 攝  十三五」期間,南京加快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農業農村發展持續穩定向好,農業現代化水平、脫貧攻堅戰等碩果頻頻亮眼,農民幸福感顯著提升。  在11月10日召開的「十三五」成就看南京系列發布會上,相關部門發布鄉村振興「成績單」,徐徐展開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畫卷。
  • 【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威遠縣委書記於進川:未來5年,威遠將變...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迎接「十四五」的關鍵一年。 5年來,內江改革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為此,「最內江「特開設【回眸十三五,展望十四五】專欄,邀請內江各縣(市、區)主要負責人、市級部門相關負責人等暢談「十三五」以來,甜城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和經驗,展望「十四五」的美好藍圖。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化肥農藥連續多年「雙減」漁業轉型升級駛入快車道  綠色是農業現代化的基色和底色。5年風雨歷程,山東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積極打造農業綠色發展的亮麗名片。
  • 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  「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  農民收入不斷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775元  產業融合迸發新活力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從「富、學、樂、美」早出發,到今天「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從「八大農業」結構調整,到今天鄉村振興「四新一高」新跨越,「糧倉」變「錢倉」,成為遵義農業初心使命徵程的生動詮釋和演繹。在傳承基礎上創新,遵義市探索形成建強基層組織、做好鄉村規劃、壯大優勢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開展健康文化活動、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打造美麗宜居村莊「八個重點」,強力推進富在鄉村產業升級、學在鄉村人才升級、樂在鄉村文明升級、美在鄉村生態升級、強在鄉村組織升級「五個升級」,努力建設富裕、活力、文明、宜居、和諧「五個鄉村」的「855」鄉村振興「四梁八柱」框架體系。
  • 黃淮學院鄉村振興學院落戶駐馬店市驛城區
    12月2日,黃淮學院黨委書記李國勝一行,深入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蟻蜂鎮魯灣小鎮調研指導鄉村振興學院規劃建設工作。驛城區委書記畢啟民,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副主任魏領,驛城區副縣級幹部李文清陪同。李國勝一行走進驛城區蟻蜂鎮魯灣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基地實地調研,並對魯灣小鎮目前的建設給予充分肯定,同時,也對魯灣小鎮田園綜合體項目的改進和鄉村振興學院規劃設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在小鄧莊孝善文化園,黃淮學院專家學者團隊認真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民風習俗、村容村貌以及特色農產業的發展,就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鄉風文明建設提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
  • 廣袤沃野育瀟湘——「十三五」全市鄉村振興工作綜述
    「十三五」以及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永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定不移推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力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取得初步成效。
  • 青平: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今年來在黨和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脫貧攻堅取得突出成就。從整體來看,脫貧攻堅是一個連貫性的過程,包括前期脫貧、中期鞏固、後期振興。為接下來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激發內生動力,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    後期著重於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後期,貧困地區蓄力發展成為當前較為緊迫的工作。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我們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實現。
  • 湘南學院:打造高端特色智庫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紅網時刻4月19日訊(通訊員 鄧婧怡)為落實黨中央鄉村振興戰略,服務地方發展,湘南學院成立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院,著力打造高端智庫,助推鄉村振興。近日,湘南學院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學院召開工作推進會議,提出圍繞南嶺走廊鄉村振興,創新性開展特色科研和人才培養,著力打造高水平特色智庫和人才培養高地。近日,湘南學院南嶺走廊鄉村振興研究學院召開工作推進會議。會議指出,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
  • 鄉村振興:促人才回流,推跨界融合
    12月4日,本屆論壇嘉賓、河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長江學者馬恆運在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很多年,要素外流嚴重成為鄉村振興難點,如果能夠通過政策或其他相關設計引導要素流向鄉村,鄉村振興才會真正變成現實。  2018年,中央明確提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  功能區,鄉村振興的任務尤為艱巨。
  • 「十三五」成就巡禮|威海「三農」成績單來了
    12月22日上午9:00,市新聞辦舉行「『十三五』成就巡禮」第五場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孫玉建,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學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李志傑,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支隊支部書記牛樹恩,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市畜牧業發展中心主任張輝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威海市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 【「十三五」回眸】「十三五」時期,我市重點項目招引、重大項目...
    「十三五」特別是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以來,全市上下牢固樹立「經濟發展項目為王」理念,狠抓項目、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從嶽池一隅看廣安全市——「十三五」以來,各區市縣、園區圍繞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等主導產業靶向攻堅、精準發力招引項目,引進一大批好項目、大項目,推動了產業集聚集群發展。生物醫藥企業集聚嶽池,生物醫藥產業由原料藥向醫藥製劑、醫療器械拓展延伸。
  • 回村知青「農場主」……新發展格局中,鄉村振興有哪些著力點?
    大眾日報記者 王志浩 黃露玲「十三五」時期,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取得了哪些成就?「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會在怎樣的大背景下鋪展開來?未來,農業要往哪個方向發展?點擊連結查看原文《老知青重回故地變身「農場主」》專家學者:構建新發展格局,鄉村振興應從這些地方著力12月4日-5日,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
  •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完善交通網 打通致富路
    【十三五成就巡禮】平壩:完善交通網 打通致富路 2020-12-09 17: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有力支撐起世界最大規模教育體系——「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2020-12-2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