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鄭栩彤報導 時隔19個月,CPI同比漲幅重回「1」時代。國家統計局10月15日發布數據顯示,9月CPI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豬肉價格顯著回落,以電影業為代表的線下文娛產業迎來復甦。
食品價格漲幅回落是9月CPI漲幅縮窄的主要原因。9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9%,漲幅比上月回落3.3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1.69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
9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上漲25.5%,漲幅比上月大幅回落27.1個百分點,帶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至7.9%。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存欄不斷改善,儲備豬肉投放增多,市場供需狀況總體穩定。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國內瘦肉型白條豬肉出廠價格已連續12周環比下降。今年6、7兩月,生豬生產恢復相繼出現重要拐點,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先後實現同比增長。8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5%,連續11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7%;生豬存欄環比增長4.7%,連續7個月增長,同比增長31.3%。
分析人士稱,豬肉價格下降還受中央和地方在「雙節」前加大了凍豬肉投放影響。截至目前,今年已經投放35次中央儲備凍豬肉,年投放總量預計將達60萬噸。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分析,「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9月農業部口徑豬肉批發價已開始波動下行。
多家生豬養殖企業則通過銷售放量對衝豬肉價格下滑。9月份,牧原股份和新希望生豬銷售價格分別環比下降6.8%和5.9%,銷售數量則環比上升16.2%和29.7%。由於豬周期下行,牧原股份、雙匯發展等豬肉概念股股價近日也開始下行。
此外,9月份衣著、教育文化和娛樂的價格分別上漲0.9%和0.8%。董莉娟表示,新學期開學,課外教育及部分民辦學校收費上漲。隨著文娛消費逐步恢復,觀影人數增加,電影票價格則上漲4.1%。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在國慶檔電影的帶動下,截至昨日零時,年內中國電影票房累計達129.5億元,標誌著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趕超北美而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