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挑戰賽#
高血壓,是大家較為熟悉的疾病。提起高血壓與其他疾病的關係,人們會想到,肥胖及血脂異常,會引起高血壓;得了高血壓,會帶來腎臟及心臟功能的損害。但是,有些學者,卻在近日提出了新的概念,腫瘤高血壓。腫瘤與高血壓,有什麼聯繫?防治策略,需要進行哪些改變呢?咱們現在就結合最新的研究結論,介紹相關的觀點。
高血壓,按照發病原因,曾經被劃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等2類。繼發性高血壓的部分類型,存在腫瘤相關因素,比如,多囊腎或者嗜鉻細胞瘤,可以引起頑固的高血壓。此外,曾經有研究發現,高血壓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增加了15%,其中的機制,可能與高水平的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4,GRK4相關,GRK4會導致高血壓,還會存在於乳腺癌細胞中,但是,卻不會存在於正常的乳腺細胞內。
從本星球的疾病統計結果看,高血壓的發病率,在過去40年間,增加了1倍;同時,癌症每年造成960萬例死亡,是全球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於是,有學者開始思考,高血壓與腫瘤,是否存在共同的致病因素?近日,《高血壓》雜誌發表了重要論文,正式提出了腫瘤高血壓的概念。
腫瘤高血壓,這個概念的提出並非空穴來風。首先,有研究發現,高血壓與多種癌症的發病風險增加有關,包括腎細胞癌、結腸癌、食管癌、乳腺癌、子宮腺癌等。高血壓引起癌症風險增加,可能是因為2者之間存在著共同的風險因素,比如肥胖、鈉鹽攝入過多、較少的身體活動等。不過,由於多數腫瘤的形成是漸進式的緩慢過程,而高血壓更為普遍,引起的症狀也較明顯,因此,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血壓防治方面,而腫瘤則可能被忽視。
許多研究已經證實,腫瘤可以引起高血壓。其中的代表是腎細胞癌,這種癌症的細胞系會過度表達某些血管活性肽,導致血壓升高。肝細胞癌患者,也會發生明顯的血壓升高,這些現象提示,高血壓可能是某些類型癌症的併發症。
腫瘤高血壓,引起關注,還與降壓藥有關。學者們分析了27項研究的數據後發現,降壓過程中使用的某些利尿劑,會增加腎癌風險,而且,這些風險與利尿劑使用的時間成正比關係,使用時間越長,腎癌風險的增加越明顯;此外,研究還發現,噻嗪類降壓藥的使用,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血管緊張素ACE抑制劑,會使肺癌風險增加14%。
相關研究發現,癌症患者中,約有38%會發生高血壓,這種現象,在那些年齡較大或者超重及肥胖的患者中,比例更高。此外,相關的觀察性研究還發現,抗癌治療使用的藥物,比如抗微管類藥物或者烷化劑等,可以升高患者血壓,如果聯合使用2種以上藥物,血壓升高的現象更加顯著。相關的機制,主要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有關,VEGF具有促進血管通透性增加及血管內皮細胞遷移等作用,而很多抗癌藥會抑制VEGF信號通路,達到抑制腫瘤發展和轉移的效果。但是,這種抑制作用具有升高血壓的效應,使用某些單抗製劑,發生高血壓的比率可以達到43%。總之,腫瘤高血壓概念的提出,拓展了疾病預防和治療的視野,提醒人們,咱們人類的健康是1個整體,存在著許多相互影響或制約的作用,在疾病預防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把眼界放寬,從多個層面綜合考慮。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