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大運河!偉哉,大運河!」9月30日晚,江蘇大劇院綜藝廳,隨著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的成功上演,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正式拉開帷幕。
19時30分,劇場燈暗,隨著青年指揮家程曄的指揮棒抬起,演出正式開始。揚州民歌《拔根蘆柴花》前三個音提煉出來的大運河主題曲,在兩百人的大團隊合唱中噴薄而出。
音樂會共分9個樂章,以「天下之水」和「長河如歌」兩個概念架構整部作品。「千裡流波」樂章中,以輕快流動和風趣敘事,講述大運河風雨千年、地跨十緯、南北縱橫的風採。這一樂章選取「交響說書」這一獨創形式,擔任「說書人」的男中音,按照歷史和由南至北的次序,全面敘述大運河樂章。
天下之水緩緩流淌,第三樂章「雲帆溪影」中女中音和女高音交織,營造出湖影倒映天上雲朵的景象,讓觀眾有碧波蕩漾之感。兩個音階交替融合,層次感豐富多彩,就像一幅水墨畫,既有濃墨重彩,也有輕描寫意之感。
正當餘音嫋繞之際,全場安靜下來。一位手執摺扇,一襲黑袍的蘇州評彈男演唱者配著江南絲竹管弦,娓娓唱來,吳儂軟語讓劇場溢滿江南風韻。「月彎彎,落河面,星星點點眨眼……如是運河邊,水弄星天。」運河沿岸的許多城市因運河而興旺,音樂領著觀眾在姑蘇運河畔的夜色中徜徉,熱鬧市集、遊船上吹著的小曲、人間燈光與星月交相輝映。
第五樂章「水韻鄉情」是作品最為安寧、也是最深情的升華篇章。人聲隱去,一段長時間的器樂合奏讓觀眾沉浸在水鄉的溫婉之中,炊煙中似能聞見稻花香。緊接著,第六樂章「風雨河殤」急轉直下,猛烈的鼓聲似奔騰的浪花一下子拍醒了觀眾。大雨如注,聲嘶力竭中,大運河顯出粗野殘暴的一面,那些發展歷程中經歷的天災人禍赤裸裸亮在臺上。美好與邪惡,幸福與苦難同臺交織,令人不忍相對。
逝水如歌,水向高處。第七樂章由男中音獨立演唱,是整部作品中最為戲劇性也是最為抒情的音樂宣敘。第八樂章,運河沿線的縴夫號子,一聲聲地砸在觀眾心頭。
「是聽到了希望的呼喚,是看到了長城的夢想。這中國版圖的前胸上的有悠長一脈,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的山河巨構。」最後一章以朗誦者為始,由曲調而終。展現了大運河經歷無數艱難後,攀躍無數個高坎,波蕩蕩,潮漫漫,水向高處流,縱橫南北的雄偉氣概!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 周永金 徐春暉/文 郜煒磊 餘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