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 記者/王燁 攝像/張晉寧 剪輯/王旑文 " 江南北國脈相牽,隋代千年水瀠漣 。"作為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裡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一代一代運河兒女在它的護佑下繁衍生息。
從古至今,大運河的故事都在不斷地被講述,大運河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生活情感和生命精神也一直被弘揚,而今,這種講述和弘揚擁有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合唱交響音樂會。
在今年的紫金文化藝術節中,一部專門圍繞中國大運河打造的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橫空出世——《大運河》,它以交響性的藝術構思和音樂表現手段表白運河,將於 9 月 30 日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開幕演出與觀眾見面。
國家一級指揮、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青年指揮家程曄擔任《大運河》總指揮。他已經是歷屆紫金文化藝術節的老朋友了,在去年的閉幕演出中,他所指揮的交響曲《大江南》也一度引起轟動,收穫掌聲無數。
程曄接受我蘇網記者採訪
同樣是交響作品,同樣和江蘇這片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程曄卻說:「《大江南》和《大運河》完全描述的是兩個不同的事情。」
在他看來,《大江南》要傳達的是一個片區的概念,之所以會提出這個概念,是創作團隊希望打破既往大家對於江南小橋流水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協同發展、經濟發達、物美地豐的現代城市形象。
而大運河本來就是一個線條型的東西,可以說更多的是想表達一種貫穿的概念,沿岸城市「依運而生,因運而興」,大運河集中體現了老百姓們的智慧結晶,也給從古至今的沿岸百姓帶來希望。
儘管兩部作品的內涵大相逕庭,但想表達的情感卻又出奇一致。程曄說:「雖然這兩個作品講的不是同一個地理概念,但是它們都表達了我們希望祖國母親越來越繁榮昌盛的美好願望。」
大型交響樂隊及男女高音、中音、低音等領唱混聲合唱團,總計200人的演出陣容,程曄說:「用『震撼』來描述這場演出的特點毫無疑問,因為這個作品一上來就是非常氣勢宏偉的作品,但光『震撼』還不夠全面,它還有細膩的一面。」
在《大運河》中,說書、朗誦、評彈等形式也被運用來抒發細膩的情感。「我們利用說書給大家較為細緻的介紹,利用評彈描繪運河晚間漂亮的場景,利用清唱表白對運河的深情,還有純樂隊的片段講述運河過去經歷的磨難。」
程曄認為,大部分觀眾都來自運河不同流域,他們可以通過這部作品感受自己內心深處對運河的情感,與作曲家產生共鳴。「我們作為樂隊演奏者和指揮,其實是搭建了這麼一個橋梁,我想聽眾一定能夠在聆聽的過程中感受到作曲家所描述出來的運河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