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唱大戲,「大運河圖卷」動起來,剛過去的這個雙休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長三角文博會」)上,江蘇展區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本屆文博會江蘇共有近百家文化企業參加,不僅顏值高、有創意,還非常酷炫,和觀眾的交互性很強。
機器人會唱戲,「數字戲曲人天團」酷炫
眉眼間都勾勒了精緻的油彩,身穿絢麗的戲曲華服,20個萌萌的機器人揮舞著手臂,邁著穩健的臺步,唱起大戲……這可愛的一幕,不但吸引了戲曲愛好者,更讓許多年輕人和孩子紛紛前來圍觀。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如何大力振興戲曲藝術?長三角文博會上亮相的「戲曲機器人」,勾勒了一幅現代科技和傳統文化交融、普及戲曲藝術的美好畫卷。
機器人表演在戲曲方面的嘗試「鮮有人為」。據江蘇演藝藝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計華介紹,這次亮相的「戲曲機器人」是我國機器人技術在戲曲文化中的首次應用。機器人怎麼唱戲的?技術人員通過對戲曲人物的動作捕捉建立資料庫,完成數字版權登記確認後,進行細緻的創作和調整。目前,三代機器人已經基本調試完畢,它們從二代的15個關節增加到25個,肢體動作更加豐富逼真。
這些機器人還成立了一個「圖靈藝術團」,在長三角文博會上,這個藝術團實現了三代同臺獻藝。二代在原有基礎上已經可以完成街舞動作,三代已經可以通過細節動作演繹崑曲《遊園驚夢》,柔美的身姿讓觀眾感受崑曲的魅力。「希望在戲曲版權數位化再利用平臺不斷的完善下,『圖靈藝術團』 不僅走進劇場、走上舞臺,未來還能組建家庭戲曲樂隊,真正打造數字戲曲人天團。」計華表示,通過機器人變得可觸可視可互動,讓孩子更主動地走進傳統戲曲世界,讓成人更直觀地體會現代科技和傳統文化的完美交融,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帶你置身山水間,數字版「大運河圖卷」讓人驚豔
一幅潑墨「捲軸」徐徐展開,河水潺潺流動,船隻往來,耳邊是飛鳥掠過的聲音,眼裡是萬裡山河的美景……一走進長三角文博會江蘇展區,長135米、高3米的數字版《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就讓人驚豔。站在它面前,人們可以體驗「融入山水」的感覺。
2018年10月,江蘇省文旅廳組織大運河沿線8省市15位藝術家實地考察、寫生,歷經一年半時間,創作完成氣勢恢宏的《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圖卷長135米,高3米,上卷《中國古代偉大創舉》描繪運河歷史人物,下卷《新時代輝煌篇章》描繪兩岸山川新貌,千年運河之美躍然紙端。
數字版《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圖卷進行數位化掃描與加工,將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等40個「運河最美地標」、300首大運河古詩詞、運河沿線水文信息等「運河大數據」有機整合到畫卷中,畫中雲氣流動、水波蕩漾、船舶徐行,運河地標伴隨著一首首經典古詩詞徐徐展開,充分彰顯致富河、幸福河的深厚文化底蘊。
相關負責人介紹,數字長卷未來將融入更多運河文化資源,實現圖像、影像、數據的可交互式體驗,成為感知運河、了解運河、研究運河的重要數位化載體,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國際運河城市論壇等重要文化地標和活動現場展示。
(文章來源: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