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鑑砌閘,浙東大運河第一座大型砌閘,京杭甬大運河備份航道

2020-12-22 攝遊蜂

京杭甬大運河甬東段重要的水利設施,始建於宋代。復建前是這樣子的:

現在是這樣子的:2016年9月開始建設,2018年6月15日啟用

鄰甬江的一段

鄰陸地的一段,不遠就是一座大橋,下面的河流稱為中大河

張鑑砌閘對於鎮海古城和浙東大運河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防旱排澇,控制中大河及古城區水域,防止海潮灌入,避免內水泛濫造成水災。二是作為大運河備用航道中大河提供水量支持,當需要啟用中大河運輸時,放閘蓄水,保證中大河有足夠的供船隻行駛的水量,確保古城生活及遠航所需。

當地人俗稱這裡為「大閘」。這裡與沿江景觀帶之間是隔斷的,不相通,需要繞路才能過去的。

旁邊就有一個大型造船廠,最近幾年內發生過一次很大的火災,當地人記憶比較深刻。

相關焦點

  • 杭甬運河告別內河船不能達海歷史 直達東海
    至此,杭甬運河乃至整個錢塘江、京杭運河航道網告別了內河船不能達海的歷史,與東海實現「無需換乘、一船直達」。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的杭甬運河,古稱浙東運河,因年久失修,只能斷續通航幾十噸的小船。2000年10月杭甬運河改造工程啟動,2013年底全線開通,可開行500噸級的內河船。
  • 河海聯運 一船直達 杭甬運河內河船不能達海成歷史
    一艘船的航跡開啟了浙江內河河海聯運新篇章——12月2日下午3時許,載有500噸機制砂的「新金增2」江海直達型船,穩穩靠泊杭甬運河寧波段姚江畔的必利盛碼頭。這趟「河海直達」之旅,兩天前起自舟山老塘山港區。至此,杭甬運河乃至整個錢塘江、京杭運河航道網告別了內河船不能達海的歷史,與東海實現「無需換乘、一船直達」。
  • 未來京杭大運河將添「雙龍騰飛」新景觀
    記者 張孔生記者昨天在萬福快速路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經過施工人員的奮戰,萬福快速路建設重點節點工程跨京杭運河大橋,完成兩側鋼桁架吊裝,開始吊裝中央部位鋼桁架,萬福快速路跨京杭運河大橋上部鋼結構施工迎來新階段。跨京杭運河大橋為揚州萬福快速路項目的節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224米,設計時速為80公裡,為連續下承式鋼桁架拱橋。
  • 許昆林乘船考察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精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
    12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專題調研大運河文化帶和水環境建設工作,沿大運河蘇州段由北向南,乘船考察了兩岸風貌和稻香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橫塘驛站、寶帶橋等五個規劃建設中的蘇州「運河十景」景點。
  • 京杭大運河如何穿過長江黃河?貫通中國五大水系,為何不全線通航
    42.74千米,而長江更是流經該區域103.7千米,當我們站在京杭大運河和長江的交匯地點,滾滾的長江水和運河上曾有5個入江口的諫壁船閘都會盡收眼底。之所以實現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並不是那麼難,主要是因為兩者之間的河床高度不大。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圓滿落幕,取得五大重要成果
    五方將通過主辦京杭對話、定期開展運河沿岸媒體採風、不定期聯合舉辦京杭大運河影像展等方式,彰顯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合作共識,多平臺、多渠道加強運河沿岸的城市合作,挖掘與傳承運河文化,共同講好大運河故事,努力將「京杭對話」建設成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開放平臺、國際平臺、傳播平臺、示範平臺。
  • 杭甬運河上的三口之家:丈夫是船長 妻子是輪機長 女兒是水手
    水上人家常見夫妻檔,一家三口在一條船上跑運輸,在杭甬運河上這是獨一家。2020年,杭甬運河寧波段通航船舶21858艘次,貨運量5466691噸,這離不開無數「跑船人」的辛苦付出。當天,「天統10」滿載500噸煤炭從寧波鎮海港埠公司碼頭出發,要在杭甬運河上航行2天,通過4座船閘,然後到達紹興濱海電廠。卸完煤後,再從紹興港裝載20個貨櫃返回寧波。
  • 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即將亮相紫金 總指揮程曄:《大運河...
    作為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裡程最長、規模最大的運河,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工程,一代一代運河兒女在它的護佑下繁衍生息。   從古至今,大運河的故事都在不斷地被講述,大運河所承載的中華民族生活情感和生命精神也一直被弘揚,而今,這種講述和弘揚擁有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合唱交響音樂會。
  • 京杭大運河杭州景區歡迎您!
    京杭大運河過餘杭塘栖進杭州,經過拱墅區、下城區和江幹區,最後由三堡船閘匯入錢塘江,大運河杭州段全長39公裡。運河杭州段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在千百年的歷史中,融匯了中國南北各地的特色物產、飲食服飾、風情民俗、官民禮儀等,留下了諸多歷史人文景觀。
  • 地圖看京杭運河的前世今生(江蘇段)
    1夫差在揚州開挖京杭運河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吳王夫差築邗城(古廣陵,今江蘇揚州),為了北伐齊國在附近開溝,揮動運河開挖第一鍬,引江水北出武廣(今邵伯湖)、陸陽(今江蘇高郵南)兩湖之間,下注樊梁湖(今高郵湖),東北流至博芝、射陽兩湖(今江蘇寶應東),再西北到現在淮安北古末口入淮,以通糧道。
  • 京杭大運河沿線曾經是「巔峰」的四大城市,現今卻都經濟「沒落」
    據推測,每個人都聽說過中國京杭大運河,但是那些給出最差評價的人,例如拯救人們的面孔,人民的勞動和人民的財富以及環境破壞的項目,但我也必須承認這一點,古代人的智慧當時,這種運河的成就是空前的,甚至更令人不愉快的,即使更多的人不喜歡大運河,但大運河仍然存在,並且對當時的中國南部經濟至關重要,發展非常有益。
  • 大運河,延續泱泱中華流淌的文脈……
    其中跨度最廣、河道最長、名聲最響、工程最大、穿越城市最多、沿河兩岸最富,對中國影響最為深刻的一條即是京杭大運河。它縱貫南北,1794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比在中學課本上大名鼎鼎的伊利運河(584公裡)、法國南運河(240公裡)、蘇伊士運河(190公裡)、巴拿馬運河(130公裡)加起來還長得多。
  • 京杭大運河上兩千年歷史的村莊,水鄉古城,乾隆御賜天下第一莊
    京杭大運河上兩千年歷史的村莊,水鄉古城,乾隆御賜天下第一莊,臺兒莊,很多人知道這個名字在中國近代史中是抗戰時期的「臺兒莊戰爭」,那場戰鬥對抗戰起著很大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臺兒莊之戰也摧毀了臺兒莊的千年古城, 歷史上的臺兒莊古城始於秦漢,形成於唐宋,繁榮於明清,被幹隆皇帝授予
  • 「大運河之旅」迎來新機遇「大運河生態圈合作論壇」在蘇州舉行
    作為東道主的蔡會長表示了對所有來賓的歡迎和感謝,高度讚賞本次大運河之約論壇,打通大運河文旅動線是沿線城市的責任也是未來發展的希望。隨後,吳橋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秀梅上臺發言,推介了吳橋的雜技文化旅遊資源。吳橋被稱為「人間遊樂無雙境,天下雜技第一鄉」,是全國首批文化產業示範縣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 《大運河》將於30日晚上演
    2500多年來,大運河在維護國家統一、繁榮社會經濟、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出品、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創排,江蘇省演藝集團歌劇舞劇院合唱團、交響樂團共同演出的大型合唱交響音樂會《大運河》將於9月30日19:30在江蘇大劇院上演,這也是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的開幕式演出。
  • 杭州繞城西複線明日通車,運河大劇院明年6月投用
    目前,杭州繞城東複線還有兩段未建成通車,待其建成,二繞還將連接起滬杭、杭浦、杭甬、杭紹甬(在建)等多條高速公路。杭州運河大劇院明年6月投用,已與浙江演藝集團籤約位於杭州大運河畔的文化新地標——運河大劇院將於明年3月竣工,6月交付使用。
  • 「京杭對話」北京開幕,詩詠京杭大運河北京遺產點
    近日,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開幕,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中國大運河包括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和浙東運河三部分。
  • 央視節目《大運河》聚焦常州,講述常州運河故事
    央視節目《大運河》聚焦常州,講述常州運河故事唱響「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11月30日-12月2日,中央電視臺4套國際頻道《遠方的家》大型系列節目《大運河》連續聚焦常州,播出《古韻常州 運河詩情》《運河變遷
  • 你來或不來,運河都已美成壁紙!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也是中國的「生命長河」之一。其中,被稱為「儒風運河」的山東段——魯運河,留有許多珍貴的遺存,是整條大運河的重中之重。攤開山東的地圖,你就會發現,這條悠長的運河,鐫刻了山東運河歷史的文化長廊。自德州、穿聊城、過東平、進濟寧、抵棗莊,運河沿岸城市都受其滋養。
  • 一河貫南北 文脈流古今 浙報親歷版關注流經嘉興的這條河
    這座全長72.8米的三孔石拱橋,400多年來雄踞兩岸,成為浙江北大門的「守護者」。登橋遠眺,北面的江蘇吳江盛澤,南面的嘉興北門外,均隱隱可見。傅崢嶸告訴我們:「長虹橋所在的王江涇鎮,是蘇浙邊界的戰略要地,傳說是春秋吳越舟戰的古戰場,吳國曾在此地築有軍事要塞——射襄城,而該河道可能就是百尺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