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猶龍派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有何不同

2020-12-24 我的武林

武當嫡傳猶龍派太極拳窺秘

當今盛傳之太極拳法,門派林立,然縱觀其源,皆出自武當一脈。此武當之太極拳法,雖久已聲彌宇內,然無緣者,難窺其一斑。

此武當猶龍派太極拳與今世之所傳各派太極拳術大不相同。因其左右擰轉,上下前後一線居中,相互呼應,鬆軟纏繞,連綿不斷,動若遊龍,給人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故又名為龍形太極。

圖與內容無關

此派太極之手、眼、身、法、步等亦與當今各派要求不同。

其手法,講究內具五訣,身應五星,出手成訣,其機要皆在手指。蓋五指乃諸經之端,帶訣練拳,更易打通經絡,增長功力。故云:「太極者,無訣不成也。」其訣為門內歷代秘而不宣之秘,非入室弟子難窺其秘,如有緣者,求得明師指點,必受益非淺,若不得明師,盲修瞎練,非有其益,反為患也。

其眼法講求凝神睨神,亦即目光回收,雙目微垂,收視吾身,目隨手運,目不離手。拳訣云:「眉梢眼角有情緣」也。蓋神發於二目,二目凝神,並要做到凝而不眩。如若目光散亂,則神必無主,亦即拳訣中所云:「神顯易奪」,如此臨陣對敵,敵未攻,而己先亂矣!」

其身法多重下盤,講求「斜旋猱進」「迎不見其手,隨不見其後,」有神龍在天之勢。

其拳勢團圓緊湊,往返摺疊、翻纏、捻繞、擰裡、抻筋拔骨,動若繞柱之龍,九曲之珠,盤曲而行,全身一動即擰,身體四肢於行功之中,均皆翻轉擰繞,斜裡寓正,從極不自然中找自然,極不舒服中找舒服,以求「逆則成仙」之境界。

其步法講求高起高落,如「鹿伏鶴行」,其步亦異於各派之太極,講究倒丁步,前後三點一線貫中,即前足處處內扣,以足跟著地。足尖翅起。前腳後跟與後腳前後腳掌成一字線。於每一式中皆以前腳在不依靠後腳幫助可任意起落為度。此種步法可於實戰中靈活轉換而不為敵手察覺。其每動處,皆以身體一側向前,這樣可以減少實戰中的打擊面,而更有利地打擊對手,正如拳訣所云:「生死關頭在順肩」也。

圖與內容無關

除此之外,此拳極重神、意、氣之修煉,認為太極拳法應以神意為先。神生於心,定於泥丸,而發於二目,神為身之帥,意屬土,為神之表。太極為天地陰陽之父母,萬物之根源,陰陽生而萬物生,動靜剛柔為之樞,惟真土(意)為其輪廓,故無論內功、外功,動靜、剛柔、修身、防身皆以神意二字為其要訣。而於動手交戰之時,以用意為要訣。何謂用意,神也。故若無神,則意不動而不靈,故學拳無神不成拳也。

所以無論習拳還是臨陣交手,處處用神,時時留意,使神、意相戀,功久神意自然合一,取一動處皆有諸神之莊嚴肅穆之態,如訣所云:「凝神息氣應恭敬,憨憨厚厚如泥塑(此種神態與呆而無神不可同日而語)。

其用氣之法,更為獨特,其於習拳之時,口常開合,不知者,常以為此拳以口呼吸,實則謬也!訣云:「金蟾開口運神功,能用呼吸妙法通。」蓋此拳極重神意,講求練拳即鍊氣,鍊氣即練拳,功拳合一。

每於練拳之時,必以內之七星對外之七星(如起式之「懶搭衣」實即由道家禹步發展而成,要求足踏七星步以對天之七星)以達天人之感應。

練拳之時,亦即入定、習氣之機。以手之五訣,下合五步,上隨七星,內借五氣以成五連珠之妙。使內外氣機相通,引動口舌,張口以吸天地日月之精華。練久自然「全體透空,各個毛孔均是春。」氣聚周身,感覺甚靈,全身一動皆動,一觸即發人於丈外。

其健身方面,以口舌之屈伸,攪動津液,以提升腎水,使滿口生津,此津乃生精至寶,歷代丹家極重之,服之可益壽延年!

圖與內容無關

另外,此派拳法還極重披法、跌法,有「太極拳法儒釋道,披法運行真奇妙。″「練拳全是練跌法,不明跌法往徒勞」之說。

此派太極,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均與各派所傳不同,其上功極快,而從其氣法上看,實即一種上乘內功。然如此難得之拳種,今已瀕臨滅絕。一些學有所成之人,或已不在人世,或已年邁,而此拳之傳承歷來又極保守,拜師學拳者,一、師兄弟間不準談拳。二、不準於公共場所練拳。三、不準筆錄。故使許多問題難以澄清。加之此拳功架極低,既不易為青年所接受,而年輕人又無此耐心下苦功夫,因此長期以來,一直未能廣行於世,故而知者極稀。

(天津)陳慶國口述 項東整理

相關焦點

  • 太極拳申遺成功!武當三豐派傳人有話說
    太極拳申遺成功引發社會各界熱議,今天帶來武當三豐派十五代傳人顧師寧的看法。 顧師寧·三豐派十五代傳人 熱烈祝賀太極拳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八段錦和太極拳的區別
    張三丰真人(圖源:網絡)第二種說法是太極拳為武當張三丰所創,說是一日張三丰外出採藥,忽聽有喜鵲聒噪之聲,走近一看原是蛇雀相鬥,喜鵲暴躁不安扑打翅膀主動出擊,反觀蛇則是昂首貼地紋絲不動,至今在武當山紫霄宮還有蛇雀相鬥的壁畫故事。
  • 昨晚,中國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在武當山有一處名叫遇真宮的道觀。在遇真宮真仙殿內供奉一尊銅鑄鎏金人像。人像身穿道袍,頭戴鬥笠,腳穿草鞋,一派仙風道骨的形象。他就是元末明初著名道士,太極拳的開山祖師張三丰。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的基礎招式和精髓,流傳發展了千百年後,最終確立了中華武術「北崇少林、南尊武當」的格局。
  • 《我的俠客》太極拳武學怎麼搭配太極拳武學搭配攻略
    我的俠客太極拳武學搭配技巧快來了解一下吧,新版本新的武學搭配技巧,太極拳的強度能力非常不錯哦,具體搭配細節內容現在就來告訴給大家吧,希望各位能夠喜歡~我的俠客新版太極拳武學搭配暗金: 太極拳太極劍(必到25,沒到25不帶) 萬象變幻功 純陽童子功 太玄經 烈陽神功 玄陰逆 玄陰真經 冰火相融(不能到30級不帶) 延年益壽 金: 太極神功 黑戶絕戶手 凌波仙子舞 玄機醉步 橙: 八卦掌 烈陽真氣 混元真氣功(在五嶽學,不能到30級不帶) 虎爪功 藍: 武當綿掌(其實加成還挺多) 備選: 暗金――九九歸一,紫雲仙體,易筋經 金:無 橙:武當烈陽功 紫: 遊龍八卦掌 白:武當綿掌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如此龐大的一個系統,自然很難讓所有人全部學會,所以會有嫡傳和學生的區別。第二,武術包含擂臺格鬥,又不同於擂臺格鬥。確切的說很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直接把武術等同於擂臺格鬥,所以武黑的口頭禪就是 怎麼不去打xx?這個xx從90年代初的職業拳擊,泰拳到90年代末的k1,20世紀初的pride,再到如今的ufc。
  • 一個太極拳世外高人談:烏煙瘴氣的太極拳!
    1978年全國武術挖掘整理活動,在經歷政治浩劫後,不少流派紛紛露面,可就是人們印象中的大派武當派乏善可陳,除了金子弢展示的武當太乙五行擒撲二十三式(即太乙五行拳),聲言是得自武當山的道士李合林外,其餘的武當拳均不見武當道士會練,更不見武當所藏書(人可以放下功夫,但拳譜拳經總會以紙面方式留存,少林寺就是如此),即便是太乙五行擒撲,當時也無武當道士會練。
  • 腳趾抓地——武當丹鳳朝陽太極拳的獨門秘訣
    太極拳也是如此,要求上虛下實,腰腿沉穩,步法、身法靈活。武當丹鳳朝陽太極拳在這方面的修煉,有一個獨門秘訣:腳趾抓地。丹鳳朝陽太極拳要求在整個練習過程中,都保持腳趾抓地的習慣。不管是練習站樁,還是演練套路,抑或是練習長拳等基本功,都必須保持這個習慣。並且要求練習者由此逐漸養成在日常生活中也保持腳趾抓地的習慣。
  • 中華瑰寶發揚光大,中國功夫源遠流長,祝賀太極拳申遺成功!
    太極是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學思想之一,太極拳基於太極陰陽辯證之理念,用意念統領全身,通過入靜放鬆、以意導氣、以氣催形的反覆習練,以進入「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的境界,達到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關於太極拳的創始,目前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 話說太極拳|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太極拳好!(完)
    但此時武術在民間已經有廣泛群眾基礎,加之在當時存在許多反清復明的組織,人民群眾習武練功以圖推翻滿清統治,反而使各種流派的武術更加紛呈於世。以地區分有南派,北派;以山川分有少林派,武當派;以宗教分有佛家的外功,道家的內功;以門類分有太極門,形意門,八卦門。還有長拳類和短打類。武術流派林立,象徵著武術事業的興旺發達,但也存在各派之間缺乏交流不能相互彌補的不足。
  • 歷史上存在的幾種太極拳
    首先講武當太極拳,武當太極歷來比較神秘,主要在武當山上流傳,原名長拳十三式,後來又叫武當太極十三式和三豐原式太極拳。有說法十三式是十三種勁力用法沒有固定套路,有說就是十三個動作組成一套拳。民間還有兩支武當太極傳承,其中有一支為顧姓武當道人傳下來的所以叫顧氏太極,另一支我忘了。
  • 寶雞金臺觀與張三丰太極拳史話
    明太祖朱元璋聽說張三丰居住在寶雞金臺觀,就馬上派人赴寶雞山中尋覓,張三丰避而不見。即使是朱元璋為清理和整頓道教而想請張三丰任道司之職時,他仍然避而不仕。明成祖朱棣也派寶雞醫官蘇欽等人遍訪名山,十年而不遇。據說張三丰以詩詞託孫碧雲轉奏皇帝,表明自己隱逸修道不喜熱鬧的心跡。明代數位皇帝先後封張三丰為「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等名號。
  • 太極拳申遺成功,有一個人功不可沒 …
    愛太極 尚自然 樂健康 享生活 說到太極拳,大家可能首先想到河南陳家溝發源的陳氏太極、河北永年發源的楊氏太極、湖北武當山發源的武當太極……其實早期時太極拳並不叫太極拳,而是叫長拳、綿拳、十三勢、陳家拳…… 「太極拳」名字的由來
  • 太極拳申遺成功 申遺最終目的是讓更多人熱愛太極拳
    溫縣正在建河南太極拳學院,一期工程規劃512畝土地。  另外,焦作對太極拳相關歷史文獻和珍貴史料進行挖掘、收集、整理,建立了太極拳資料庫。  新京報:未來向世界推廣太極拳,你有哪些建議?  嚴雙軍: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溝通解釋太極拳,仍然存在很大障礙。我希望太極拳傳承人以後也要學習其他語言,把中文的意思用準確的外語來表達。
  • 楊式太極拳的傳承和創新
    孫祿堂授徒眾多,次子存周、三子務滋、小女劍雲均能承繼家學,其他主要弟子有齊公博、孫振川、孫振岱、柳印虎、李玉琳、朱國福、胡鳳山、高振東、鄭懷賢、顧汝章、靳雲亭、朱國禎、金一明、曹晏海、章啟東等。他的拳架緊湊,步法靈活,開合有度,進退相隨,人稱開合活步太極拳,世稱孫式太極拳。 楊露禪在京城授拳之間,據傳某王府管家王蘭亭、富周等得繼其藝。
  • 保定府內派太極拳全國僅有 走進清華大學 還是非遺項目
    保定府內派太極拳全國僅有 走進清華大學 還是非遺項目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是楊祿禪老先生在清王府內傳給掌握重權的載濂、載漪、富周的一系列太極功法,由府內派傳人蕭功卓中興於保定府內派傳統楊氏太極拳是一套系列功法,包括:《十三總勢》、《大架》、《老架》、《小架》、《小九天》、《後天法》、《三十散手》、《太極長拳》、《太極劍》、《武當養生功》、《太極推手》等。功法內容和動作規格要領與其它太極拳有明顯不同,具體表現在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等方面。
  • 太極拳的招式練好之後,還需要學會散手和打手才能談技擊
    有不少拳種說自己「一年打天下」或「一年打死人」,而太極拳是「十年不出門」,這是真的嗎?很多學太極拳的人為什麼碰到練拳擊的不是對手?這裡面的原因世人少知,且讓我一一道來。太極拳是武當的一個拳種,張三丰祖師當年出少林而創立武當派,那麼武當功夫中自然也會有少林的那種冷、脆、快、急的風格在內。如果一個人練太極拳只會鬆緩柔和的練法,只能說明他的傳承不全。當然這種冷脆快急是建立在練好鬆緩柔和的基礎上的,並不是在套路裡加上發勁,跳躍、跌叉等動作就算冷脆快急,這不是一回事。
  • 熱烈祝賀中國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圓滿成功——釋延龍
    太極拳,是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太極」理論指導下,依據武術的形體運動而形成的拳術。它不僅有「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的技擊特點,更具有健身、養生之功效。太極拳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之一,隨著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在中國和世界的傳播日益廣泛。
  • 《我的俠客》太極拳怎麼獲得
    《我的俠客》太極拳怎麼獲得 《我的俠客》太極拳怎麼獲得?
  • 中國再添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拳十二年的堅持,終於申遺成功
    太極拳而說起太極拳的創始,其實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太極拳創自陳王廷」,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便帶有家傳武術,為了保衛桑梓,村裡成立了武學社另一種說法就是,張三丰創建了武當派,創始了
  •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
    中國太極拳成功申遺!太極拳申遺有何重大意義?一是更加堅定文化自信。太極拳起源於我省,傳播於世界。太極拳列入代表作名錄,必將更加讓國人堅定文化自信,有利於在全社會營造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