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沉:60年前,上海監獄工作者把107萬根毛竹運往上海……

2020-12-22 澎湃新聞

鉤沉:60年前,上海監獄工作者把107萬根毛竹運往上海……

2020-07-05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苦不苦,想想閩北砍毛竹;累不累,想想創業老前輩;難不難,想想遷場那一年……」五角場監獄民警韓磊開場就很高亢,這句話背後,是60年前,上海監獄工作的初創者們「為了上海遠赴閩北」的一段歷史。

7月1日下午,上海市司法局結合「四史」學習教育,開了堂專題黨課,全市司法行政系統黨員幹部近3000人上了這堂黨課。韓磊等幾位黨員為大家講述了上海司法行政工作發展的一系列故事。

(閩北農場舊址)

作為域外農場型監獄,軍天湖監獄的創始和發展有著特殊的時代印記。1958年3月,上海市委作出「去福建省境內建立勞動教養農場,發展原料基地,為上海市工業服務」的決定,在毛澤東的關心下,與福建協作商談後確定在福建北部籌建農場。

1958年6月18日,先遣工作組50名民警從上海北站出發,前往閩北勘察資源和選定場址。80餘裡崎嶇山路他們走了一天一夜,夜宿三角棚,暗點小油燈,餓了啃乾糧、渴了喝溪水;衣服溼透了,擰乾再穿上;腳板起泡了,挑破繼續走。

首批民警到閩的第三天,就帶領改造對象開荒種田、植樹造屋,還上山砍毛竹,三天砍下了2萬餘根;之後的四年裡,他們開發耕地就1.8萬餘畝,累計砍毛竹166萬餘根,其中有107萬根運往了上海,支援了上海的城市建設。

(軍天湖農場幹部墾荒)

後因戰備需要,閩北農場需要在短時間內遷至安徽省宣城縣境內,400餘名民警押送近7000名改造對象,攜帶檔案、物資,水路、公路、鐵路幾經輾轉,經由多省全部安全抵達安徽南部的新場址。因為組織工作嚴密有序,以至於福建人驚嘆地說:「一天之間,上海人突然都不見了」。

講到負責人魏林生同志就靠一把油紙傘、一根拐杖、一雙解放鞋,穿山越嶺到各個分場部門走訪調研,遷場搬家時只顧著農場,甚至忘記帶走自己的女兒,後來積勞成疾倒在工作崗位上時,韓磊有些動容。

作為警三代,他的外祖父也曾親歷閩北農場這段歷史,韓磊的爺爺和爸爸都是軍天湖監獄的老民警,他自己從小是在軍天湖長大的,在這裡工作過五年,所以對這裡有天然的親切感。監獄民警的工作很辛苦,父母不太希望他「承父業」,可他還是做了這個選擇,因為「家裡都是監獄系統的,從小我也很喜歡,把一個壞人教育改造好了,意義很大,所以一直堅持了下來。」

據悉,除了這堂黨課,整個7月,上海市司法局還將舉行「學四史、守初心」知識競答、精品黨課評選等多種學習活動,著力提升「四史」學習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軍天湖農場舊址)

來源: 上觀新聞

作者: 劉雪妍

歷史圖片來源:上海市監獄管理局檔案資料

為您推薦(點擊閱讀)

1、 鐵流

2、

3、

申語軒

原標題:《鉤沉:60年前,上海監獄工作者把107萬根毛竹運往上海……》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了上海,遠離上海:從閩北金溪河到皖南軍天湖的監獄故事
    原創 滬司宣 上海市司法局 來自專輯尋跡上海司法行政從閩北金溪河到皖南軍天湖苦不苦,想想閩北砍毛竹;累不累,想想創業老前輩;難不難,想想遷場那一年。這句話,是老一輩上海監獄民警們常常用來相互勉勵的警句,也凝結了解放後上海農場監獄聽黨指揮、迎難而上的創業史、發展史和使命擔當。
  • 上海監獄的前世今生
    近日,上海市監獄管理局開展了「四史」學習教育。通過了解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監獄的發展歷程,體會上海監獄的一路坎坷,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監獄的一路輝煌。讀史以明志,不忘初心回首來時路;鑑往而知來,牢記使命開啟新徵程。
  • 這裡也是「上海」
    編者按 它們是名副其實屬於上海管轄的地域,卻距離上海超過300公裡;他們是上海監獄系統的人民警察,為了維護安全穩定,卻只能和心愛的人持續上演「雙城記」。 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東方網·縱相新聞通過實地走訪上海域外監獄,向那些奮鬥在監管改造一線,維護上海安全穩定的域外監獄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 連日來,我們已推出了三篇:《》、《》、《》,今天縱相新聞推出系列報導最後一篇:軍天湖監獄。
  • 鉤沉|西僑青年會大樓: 上海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搖籃
    鉤沉|西僑青年會大樓: 上海現代體育運動發展的搖籃 2020-08-19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鉤沉|20世紀20年代上海魚市場
    鉤沉|20世紀20年代上海魚市場 2020-12-03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鉤沉|周恩來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鉤沉|周恩來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2020-12-02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海監獄戰「疫」英雄榜
    上海監獄戰「疫」英雄榜 2020-03-30 2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鉤沉|臺盟曾在此辦公,鐫刻在上海大廈的統戰記憶
    鉤沉|臺盟曾在此辦公,鐫刻在上海大廈的統戰記憶 2020-07-14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根毛竹撐著經濟飛躍 竹業產值創造的奇蹟
    安吉縣山川鄉毛竹現代科技園,約1.25萬畝的大竹海中,一幢依山而建的「小木屋」十分吸引眼球———    紅棕色的外牆、旋轉式樓梯、門框、窗臺、地板……無不透出優質木材的天然紋理,細膩、結實。    「如果你真以為這些都是木材做的,那就大錯特錯了。」
  • 上海抗疫暖心熱線!「12345」這樣接聽60萬個電話
    2月25日,上海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例。這是三天來,上海新增的第一例確診病例。疫情漸穩,經濟社會運轉逐步恢復。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初現的那一個多月,化解上海市民的惶恐與擔心,有串數字功不可沒。1月24日除夕,上海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
  • 疫情期間上海監獄什麼樣?服刑人員畫漫畫記錄獄中生活
    上海監獄服刑人員手繪了一組戰疫漫畫。3月19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監獄局獲悉,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監獄實行全封閉管理,監獄民警堅守在崗位上,對服刑人員進行防控、管理、教育和感化。近日,服刑人員拿起畫筆,用漫畫的形式描繪了在這一特殊時期內的服刑場景,表達對監獄民警堅守的感恩、對祖國戰勝疫情的信心。以下是漫畫的具體內容。
  • 上海又一歷史街區走紅,曾是監獄的代名詞,80年前卻是猶太人的諾亞...
    喜歡上海的理由很多,不僅在於浦江兩岸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也不在於南京路上通宵達旦的霓虹閃爍。上海真正的迷人之處,還在於大街小巷,磚瓦樓閣之間、那些曾經發生的盪氣迴腸的故事。上海目前劃定了12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虹口的提籃橋歷史文化風貌區就是其中之一。
  • 今冬首波寒潮,上海會再現5年前大規模水管爆裂、水錶凍壞嗎?城投...
    今冬首波寒潮將在新年來臨前來襲,此次寒潮會再現5年前大規模水管爆裂、水錶凍壞嗎?獲悉寒潮即將到來的消息後,市民紛紛打電話到供水部門諮詢相關情況。 城投水務集團供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今天回應:雖然這波寒潮對本市的影響較大,但出現5年前大規模水管爆裂、水錶凍壞情況幾乎無可能。
  • 上海公務員招錄107人!工作地點在宣城……
    其中上海市軍天湖監獄(宣州區)、白茅嶺監獄(郎溪)都在招錄,共招107人!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錄崗位及詳情(宣城)上海市軍天湖監獄(宣州區)和白茅嶺監獄(郎溪)共招107人!
  • 上海監獄各監所民警奮戰一線
    本報訊(勞動報記者李嘉寶)在抗擊疫情戰鬥中,上海各監獄調整了值班備勤制度,實行全封閉管理。全體民警奮戰在一線,而在他們身後,上海市監獄管理局工會也在行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市監獄管理局工會主席帶隊,四處奔走,聯繫口罩資源、落實防疫物資,下發通知要求基層工會切實關心一線民警心理健康……將「娘家人」的溫暖送到每一位民警身邊。
  • 上海「最討喜」的古鎮,以羊肉而聞名,號稱「上海之根」!
    上海」最討喜「的古鎮,以羊肉而聞名,號稱「上海之根」!上海,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現代的經濟也是非常的繁榮,作為一座海濱城市,這裡成為我國著名的一線城市,這裡有著「魔都」的稱號,同時也是現在年輕人最嚮往的城市之一,都希望在這繁榮的都市之中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
  • 布魯可直送愛心積木至上海瑞金醫院,關懷更多醫務工作者家庭
    突發疫情後不久,作為國產精品積木品牌,布魯可團隊迅速決定,宣布為醫務工作者孩子直送價值1億元,共計30萬套專為1-6歲兒童設計的高品質積木。2月26日一早,布魯可300套愛心積木又抵達上海瑞金醫院。上海瑞金醫院作為上海三甲醫院中的翹楚,第一時間成為上海疫情定點收治單位,同時,還多次組隊援鄂,布魯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盛曉峰、也前往瑞金醫院,感謝一線醫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
  • 上海這座古城,被稱為「上海之根」,門票免費
    在歷史文化悠久、現代經濟繁榮的上海,作為海濱城市,成為我國著名的一線城市,在這裡擁有著「魔都」的美譽,同時也是當今年輕人最嚮往的城市之一,都希望在這個繁榮的城市裡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裡,有很多有特色的古鎮景點,展示著上海的歷史風貌,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就是有「上海之根」美譽的古鎮,展示著上海古老歷史的一面。古鎮名為「召稼樓」,是以樓名命名的古鎮,坐落於上海閔行區,同時也是一個4A級旅遊景區,它有著近500年的歷史,是上海市區最早墾荒的地區,也是上海農耕文化的發源地。
  • 我國有個「尷尬」監獄,位於宣城境內20公裡處,卻隸屬上海管轄!
    我國有個「尷尬」監獄,位於宣城境內20公裡處,卻隸屬上海管轄!安徽省管轄的有很多,宣城」法時代已經成立,現在開始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內融合,多種文化在這裡,另一個奇怪的現象,這是一個著名的監獄,安徽宣處宣城堡內,距離城20公裡,只歸被分類為上海的管轄,其實現象也被稱為大家合作。
  • 毛竹身價倍增 山中「點石成金」
    10月14日,遂川縣碧洲鎮安子前村村民張文標的毛竹加工廠內一片繁忙,一根粗壯翠綠的毛竹經裁鋸、分選、破竹、衝坯後變成一根根細長的竹絲,張文標正忙著指揮工人晾曬竹絲。「以前毛竹都是低價賣給外縣客商。我在外面搞竹產品銷售,一直想回鄉辦個毛竹加工廠。」